什么样的葡萄、苹果更甜?颜色鲜艳的,因为……
太长不看版
有没有虫眼,跟果蔬安全关系不大;
鲜艳的水果很可能更好吃;
歪扭的果蔬不一定更好吃;
坚持丑果蔬更安全更好吃的人,可能是怀旧,也可能是善良。
虽然说每个人的审美标准有差异,我们尊重多元审美,不过有人在一件事上坚持“丑即是好”“越丑越好”,这件事就是挑选蔬果。
有虫眼?天然好菜!
歪歪扭扭?滋味浓厚!
颜色鲜艳?哼,中看不中吃!
以貌取人是不道德的,以貌取菜不能说没道德,但是没道理。
虫眼≠安全
犹记得我小时候初习买菜技能时,长辈传授给我一个心得:挑有虫眼的菜买。理由很质朴:虫眼菜没农药,毕竟虫都能吃的菜,人吃了也不会有啥事。
后来我长大了,明白了一个道理:有没有虫眼、用没用农药,跟蔬菜好不好,根本扯不上关系啊!
农药会自己消失
就像人吃了药之后,血药浓度会慢慢上去、再慢慢被代谢掉一样,每种农药都有一定的残留期,在经过日晒雨淋、自然分解后,在农作物上也剩不了多少了。
想喷了农药管到天长地久?想得美!
另外,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各种果蔬上市时都有农药残留限量。如果超出了上限被发现后,生产或销售方是可能构成犯罪的[8]。
所以,为了让农作物在收割时农药残留尽可能少,农民会提前撒农药,给农药一个充足的挥发降解期。买菜也最好去正规的菜市场,才有安全保障(吃出问题也好找人)。
虫眼是战场
没虫眼的果蔬不一定农药残留超标,那有虫眼的,就一定是好菜吗?
很可能不是。有虫眼,意味着果蔬遭受过虫群袭击;有虫群袭击,多半需要用更多农药。如果在没有监管的路边摊、农家自产店里买到虫眼果蔬,可能更不安全。
再说瓜果这种大个头,有虫眼的话,说不定里面还有虫子和虫子便便,你……想吃?
苹果蠹蛾在苹果内窜食并排下粪便丨netreefruit
套袋果蔬,真没虫眼!
老人家买虫眼菜的执念,也有落后于时代的因素在里面。
目前为了防虫害,除了使用农药外,还可以给蔬菜水果套袋。这样虫咬不到、风刮不着、雨淋不着,蔬菜水果表面光滑干净。你敢说这样的农产品就比有虫眼的差吗(狗头)?
苹果套袋丨entomology.ca.uky.edu/ef218
丑丑的菜才是好菜?
除了虫眼这种外伤,在食材选择上,很多人偏好天然丑,比如歪歪扭扭的果子、颜色暗淡的水果、小个子的蔬菜水果等,认为这才是纯天然,会比漂亮的同类好吃。
其实这个想法同样没啥道理。
鲜艳的水果更甜
苹果的酸甜口味主要来自葡萄糖、蔗糖、果糖、苹果酸;而苹果表皮颜色取决于叶绿素、类黄酮、类胡萝卜素、花青苷四种色素的含量和比例,其中花青苷决定了苹果颜色是否鲜艳。
花青苷是在糖代谢的基础上合成的,花青苷的合成要有足够的糖为条件。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糖会促进花青苷的合成,颜色鲜艳的苹果很可能比颜色暗淡的苹果更甜。
用牡丹做实验,发现用葡萄糖处理的牡丹鲜切花(左4,左5)颜色比对照组更鲜艳(左1),表明糖确实可以促进花青苷的合成丨参考资料[5]
葡萄也是。“玫瑰露”葡萄品种的糖含量要达到14%着色才好看,而“康可”葡萄品种糖含量低于18%甚至不会着色。灰蒙蒙的葡萄,我赌5块钱不甜。
可见,糖分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果实的着色。所以在购买水果的时候,你看到颜色鲜艳的,你大可放心地去买。
歪扭的果蔬受过伤
再说形状和口味的联系:裂了口的番茄更好吃吗?扭曲的黄瓜更脆爽吗?
公布答案:联系就是没联系。
如果番茄的皮裂开了,并不是它“才华横溢”冲破了表皮桎梏,而是由于果皮长得比果肉慢造成的,跟妊娠纹的形成有点像。而造成果皮生长慢一步的原因很多,生长期间遭遇大雨或者大水灌溉,都可能让果肉吸饱水,快速膨胀,撑破表皮。跟口味实在没关系,只是影响到了颜值。
歪歪扭扭的黄瓜也差不多。它在生长过程中,每个部分受到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不同,就会长得七扭八扭。品种还是那个品种,不至于吃起来有差别。
“连体樱”是花器官形成时果园的温度过高导致的,吃了不会有害,但也不见得更好吃丨截图自文献[7]
为什么有人爱丑果蔬?
总结一下:在不讨论品种差异的情况下,果蔬外表上的虫眼、颜色、形状,跟它好吃不好吃没啥关系,丑丑的果蔬不代表更好吃。
为什么有人钟情丑丑的果蔬呢?
个人猜想,可能是很多年以前,农业技术还比较原始粗放的时候,种出来的果蔬难免干瘪歪扭暗淡。但仗着怀旧情绪、以及小时候吃啥都好吃的特性,人们在现在也会追求童年的食物,偏爱丑丑的水果和蔬菜。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出于同情心,就好像我们说双下巴是有福之相一样,说丑丑的水果蔬菜更好吃,也可能是想安慰丑果蔬吧。
但农业从业者为了让农产品跟更好吃、更安全、更高产、更好看,真的花了很多心力,也希望大家在买水果买菜的时候,要领农业从业者的心意啊。
参考文献
作者:虎小晨
编辑:李小葵
题图来源:pixabay
一个AI
卖相好的更贵的话,当我没说。
本文来自果壳,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