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坑少女为什么沉迷汉服不能自拔
汉服的一种可能的定义
汉服,在很多定义里是汉族的传统民族服饰,不能与“和服”、“韩服”相混淆。以下是汉服圈子里对汉服沿革的一种说法,或许还有其他说法,大家想吵架可以去评论区。
从黄帝即位至明末的四千多年时间里,华夏人民(汉族)服饰的最主要形制,“交领右衽, 上衣下裳”的特点始终没有改变,这一时期汉民族所穿的服装,被称为汉服。
汉服体系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是通过历代汉人王朝推崇周礼、象天法地而形成的礼仪衣冠体系。
汉民族凭借自己的智慧和信仰,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汉服文化,发展形成了具有汉民族特色的服装体系。日本、朝鲜、越南均曾颁布法律效仿汉衣冠制度。
汉服延续几千年,其中以汉、唐、宋、明为代表。因不同朝代各有特色,汉服也演变出了不同的姿态。
汉朝的衣服,主要有袍、襜褕(直身的单衣)、襦(短衣)、裙。汉代织绣工业发达,所以有钱人可以穿绫罗绸缎,而一般人家穿的是短衣长裤,贫穷人家穿的是短褐。
汉朝妇女服饰中的裙子样式很多,其中最有名的是“留仙裙”,这种女装通身紧窄,长可曳地,下摆一般呈喇叭状,行不露足,充分显现女性的文静与优雅。汉代时兴穿“三重衣”,即穿几件衣服就露几层领子。
时至唐朝,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形制更加开放,服饰愈益华丽。
唐代的女子以丰腴为美,礼服多以合宜的袒胸、低领、大袖为主,走起路来大袖翩翩、华带飞舞,显得格外飘逸。
也是因为身材微胖,唐代女子尤其喜着宽松的裙装,多为上身着襦,下身着裙。襦要短且小,裙要肥且长。裙系高腰至胸部,甚至系在腋下,系扎丝带,颈部与胸部的肌肤露在外。
同时,在唐代,只有有身份的人才能穿开胸衫,歌女可以半裸胸以取悦于统治阶级,而平民百姓家的女子是不许半裸胸的。
宋代由于“程朱理学”的思想禁锢,服饰文化不再艳丽奢华,而是简洁质朴。
宋代的女装上身穿窄袖短衣,下身穿长裙,通常外罩一件小褙子,很像现在的背心,褙子的领口和前襟,都绣上漂亮的花边。整体风格偏拘谨保守,色彩淡雅恬静,襦衣、褙子的"遮掩"功能较强。
男装多是交领或圆领的长袍,做事的时候就把衣服往上塞在腰带上,衣服是黑白两种颜色。
明朝立国不久,就下令禁穿胡服,法服与常服又得以并行了。
明初褶裙盛行,有细密褶纹,也有大褶纹,褶纹装饰十分讲究,如彩条裙,每条选用一种颜色缎,每条色缎上绣出花鸟纹饰,带边镶以金线可成为独立的条带,将数条这样的各种彩条拼合在腰带上, 就成为彩条飘舞的裙子,因此取名“凤尾裙”。
1644年清军入关后,满清统治者下令全国剃发易服,汉服体系遭到破坏,汉服从华夏民族的日常生活中消亡。
汉服运动:从小众审美到大众认同
公众对汉服的印象多停留在电视剧中的概貌,公众汉服知识的缺失成为汉服运动的重要动力。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汉服运动目前仍是一场民间发起的“草根运动”,但这丝毫不影响汉服爱好者对汉服文化的进一步深化与推广,如推动汉服成为日常生活服饰、学位服、推动传统节庆礼仪复原等,最终得到某种程度上的认可。
譬如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典礼采用汉服为礼服;武汉市把每年的5月16日确定为“武汉市成人节”,为18岁的“新成人”“加衣冠”,并举行“敬师长”、“敬父母”等仪式。
官方媒体也下场为这场运动添一把火:央视频与CGTN联合打造了传统服饰及礼仪科普类节目《国风遇见新春》;2022年北京冬奥会,系列微电影《国风遇见冬奥》,以唯美国风推介冬奥赛事,为全民提供了全新的“国潮”视角。
除了在国内积极推广汉服文化,汉服爱好者们也乐于向外国人展示我国传统服饰和传统文化。如某视频网站音乐区up主是法国的街头艺人,擅长演奏古筝,无论法国的天气寒冷或者炎热,表演时她都会坚持全套汉服穿搭,身穿汉服用中国传统乐器向外国人演奏国风曲目。就更不用说该视频网站舞蹈区很多up主穿汉服跳舞了,有的up主就是在国外也穿汉服跳国风舞蹈。
当然,该视频网站舞蹈区很多up主会穿汉服跳舞,在哪的都有,这个大家可以自行去看,相信读者朋友们比我熟悉多了。
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报告,综合服装是最受中国消费者青睐的“国潮”品类,其中汉服是典型代表。截至2020年底,中国汉服爱好者已达到526.3万人,以Z世代为代表的年轻群体是主流消费者。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许多年轻人“入坑”汉服源于其对“美”的追求,汉服作为一种个性化穿搭,本身所蕴涵的古典美学以及汉服复兴承载的文化传承能满足Z世代追求自由、个性、沉浸式体验的心理需求。
年轻人的汉服新消费也为城市新经济注入活力,2021年暑假,上海豫园举办首届“夏日江南市集”,将汉服游园、国风展演、寻宝游戏等穿插其中,让年轻人可以更大胆地用汉服展现自我;成都、西安、长沙等城市也纷纷掀起汉服热潮,以更丰富的商业业态和文旅活动创造更多元的汉服体验场景。
在汉服圈里,汉服爱好者互称“同袍”,这一称谓出自《诗经》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当越来越多的“同袍”出现在国内外的大街小巷,而人们不再投以异样的目光,标志着这一曾经的小众审美正在走向大众认同。
汉服经济:从小众品类到百亿市场
2021年,汉服成为淘宝服饰“流行三坑”之一,今年,“通勤汉元素”入围天猫秋冬九大风格趋势,汉服日常化趋势初见端倪。
作为国潮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汉服正从十多年前的小众服装品类逐渐发展成一个庞大的产业。
根据艾瑞咨询的《2022年中国新汉服行业发展白皮书》, 2021年汉服行业市场规模为101亿元,同比增长 6.4%,增长速度相对以往明显放缓。
根据艾瑞统计模型核算,当前汉服市场规模仅占中国服装行业的0.8%,但远期渗透率有望达到约5%,真正迎来千亿时代。
从供给端来看,近几年汉服的快速发展,造就了一批优秀的汉服生产制造企业,也培养了一些地区的汉服产业。
目前,江浙地区、山东曹县、川渝地区和广东广州在汉服生产制造方面最为突出,产业集聚效应显著。我们之前就在《曹县,因汉服再次伟大!》里提到,原本做表演服装产业的曹县,近几年转型做汉服,正在形成从创意设计、原材料、款式、制版、印花、生产到电商销售、售后一条完整的汉服产业链。。
线下汉服门店则多分布于西安、成都、杭州等城市。
近几年,汉服在电商渠道的增势也十分迅猛。从2018年开始,“汉服”关键词在天猫的搜索量已经超过“衬衫”,购买人数同比增长92%;2020年天猫汉服品类年成交额同比增长近500%,两家汉服品牌销售破亿,超过1200家服饰品牌新增汉服类目商品。
从消费端调研数据来看,2021年近5成汉服消费者拥有2-4套汉服,以微博、抖音等为代表的社交媒体成为近六成消费者接触汉服资讯的渠道,成为推动汉服走向大众化的重要途径。
野蛮生长十几年后,汉服消费市场正慢慢细分,形成多层次的定位,不同层次的汉服价格可以从几十元到上万元不等。
高端品牌虽然出货少,工期长,但一些考据历史原型的款式展示了传统服饰超越时间的魅力,不乏拥趸。如明华堂定制化的女士套装售价最高达9400元,官网显示服饰工期已经排到了2022年12月底。
相对平价的品牌让爱好者以较低的成本一窥汉服之美,比如十三余淘宝旗舰店大部分单品价格在100-200元之间。
市场的热情、商家的激增、传统文化热的助推正在让这一曾经的小众品类成长为最具潜力的“国潮”新赛道,且逐渐涌现出一批头部企业,引领行业发展风向,如广州的汉尚华莲、成都的如梦霓裳、重回汉唐。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国人文化自信的回归,激发了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
而汉服是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汉服的兴起是传统文化同现代生活交融的示例,传统文化复兴也将是汉服相关产业发展壮大的良好契机。
国粹经典破圈的困境
然而,市场的扩大并不意味着生意就好做。
汉服生意看似一片蓝海,其实现实远比理想更加“骨感”。有人带着野心与热情入场,成立品牌,试图为汉服开辟更广大的市场,却无奈折戟于产业链不完善,并寻求新出路。
具体来说,产业链不完善体现在,汉服的生产制造过程对“绣花、印染、裁剪、材料”等方面要求较高,而现有产业链并未发展到基本解决以上各环节问题的成熟阶段。
以头部品牌十三余为例,由于汉服通常会设计大面积的纹样,绣花、印染工艺十分复杂,最初市面上没有绣花工厂接他们的订单,后来他们向小工厂寻求合作,一起购买、改造机器,才逐渐建起了绣花、印染的供应链。
但是不是所有的汉服品牌都像十三余这么“幸运”,很多品牌在被人们熟知之前就悄无声息地消失了。
一面是汉服在日常生活中快速渗透带来了百亿市场,一面是产业链亟待完善,行业的生产能力与市场的需求不匹配,二者的矛盾催生了诸多问题:
高制造成本挤压盈利空间。由于汉服特有的刺绣、剪裁等工艺,不少生产环节人工因素较高,而且汉服当前的受众范围还不足以支撑其产生规模效应降低制造成本,造成毛利难以提升,进一步导致品牌没有资金去做研发,形成恶性循环。
同质化现象严重,差异化竞争不足。除少数头部品牌具有较强的设计能力,大部分产品高度同质化,缺乏创新能力的品牌只能重复做老款甚至抄袭,使得行业陷入恶性竞争中。
资本的入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以上问题。
2020年9月,重回汉唐宣布完成数千万的战略投资融资,十三余则分别在2020年10月、2021年4月完成数千万元pre-A融资以及过亿元A轮融资,“金主爸爸”们包括B站、泡泡玛特等喜欢琢磨年轻人喜好的企业。
另外,汉服还有受众上的问题,面对愈发庞大的市场,汉服圈内也非常热闹,针对“什么是真正的汉服”这个问题,圈内部逐渐分化出“改良派”和“形制派”两种不同的派系。
“形制派”遵循古制,认为衣服的形制、面料,乃至配饰、鞋履等严格依照文物或者史书;“改良派”主张顺应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对传统汉服进行改造。
派系之间各执一词,互有褒贬,倒也十分热闹。
当然,这也会引发令人不快的争吵,以至于劝退潜在的入坑者,或者直接把人骂出坑。各位要是吵架请在评论区悠着点,不然可真就有辱斯文了。
当我们回归这场汉服热潮的本质就会发现,汉服的兴起,是国人展现自身的文化自信以及精神信仰的体现,传统文化的传承核心应为“在骨不在皮”,相关从业者也应将创新表达建立在对传统文化资源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从而更好地将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文章用图:图虫创意
本回完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