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去哪儿》最让人心疼的孩子,如今变成这样!被“凶”大的娃,才能长成男子汉?
谁说男孩子就不能打扮得漂漂亮亮,喜欢毛绒娃娃呢?
这也让我们想起了最近有新片上映的胡军,和他的儿子康康。
过去的胡军,对儿子粗暴对待
很多家长大概会觉得:是男孩,就尽量不要哭,男孩儿要有男孩儿的样子。
胡军曾经也是这样。2019 年,他接受《鲁豫有约》的采访,谈起康康小时候,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一度比较粗暴。
对比给女儿的温柔呵护,儿子这边简直就是泥石流般的世界。
胡军说,这种区别对待,和自己的父亲也有关系。他的父亲经常说:儿子要穷养、女儿要富养。
所以那时候胡军就是女儿说什么就是什么,儿子不行。
他给女儿买了一身的名牌,儿子一件都没轮到。儿子要在他身上起腻、撒娇,他还会一把推开。
康康 4 岁那年,有次淘气用彩笔在刚买的布艺沙发上涂鸦。胡军当时气炸了,狠狠把儿子训了一顿。
后来,妈妈和姐姐给胡军专门开了一个会,告诉他不能再这么对康康了,康康都有点嫌弃爸爸了,他的态度才开始有了变化。
靠“不准哭”“不准喜欢娘娘腔的东西”这些,
就能培养一个好的男人么?
哎,过去的胡军养儿子的态度真的太真实了,很多当爹妈的想法是一样的:
男孩一定要有男孩样子,如果有不符合“直男设定”的行为和苗头,就得打压和矫正。
我们听到过,有妈妈因为给 4 岁的儿子擦了防晒霜,就被婆婆制止:不要擦了,男孩子糙一点没关系的。
同事家刚小班的男孩,摔倒后疼哭了,但之后第一句话就是跟妈妈说:“千万不要告诉爸爸我哭鼻子了啊。”
——因为爸爸从来不许他掉眼泪。
这些想法,我们能理解,毕竟每个爸妈都希望儿子成长为一个有担当、坚毅的男子汉。
但这样的品质,一定要靠“不许哭”“娇滴滴个啥”“像个女孩子”这样的打压和否定来引导么?
胡军之所以及时刹了车、调整了自己的态度,是因为他发现之前的教育方式,让儿子变得很别扭,让自己和儿子的关系变得非常紧张。
在《爸爸去哪儿》之前,胡军甚至都不知道如何跟儿子长时间相处。
就连去上这个节目,他也是浑身抗拒的,直到女儿和妻子找他谈了次心。
“你知道吗?你现在说啥做啥,你儿子都是摇头。他觉得你只爱姐姐,不爱他。隔阂和抵触情绪超严重。”
那个时候,他才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都没从儿子的角度出发,只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他身上。
一个被“男孩样儿”“担当、气魄”所绑架的孩子,或许能勉强迎合父母和世俗对他们的性别期望,却根本没有被好好引导过。
他们不知道该怎么接受真实的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和他人更自然的相处。
很多大人经常会忘了,男孩说到底是孩子,有自己的发展特性和需求。
胡军后来意识到,只是一味和儿子强调“男孩要有男孩样”,是会出问题的。
不被逼着走“男子汉”人设的康康,
变成了更好的男孩
之后的胡军,从偏爱女儿变得同样重视儿子,变得愿意去倾听儿子的心声、呵护儿子的温柔。
这个在《爸爸去哪儿》里面就体现出来了,那时候胡军扮作牛魔王,问康康爱不爱爸爸,康康说还好的时候,他蹲下来耐心继续追问:“那爸爸怎么样,康儿才会更爱他呢?”
一向酷酷只说俩字的康康,就说:“我希望爸爸多陪我。”
当时胡军的眼睛就有点泛泪光了,他最后还跟康康表达了歉意,康康当时就欣喜地笑了。
当然,也是因胡军对他一直以来的教导,康康在节目中的表现非常成熟,很有礼貌,总是默默地照顾弟弟、妹妹,还会帮忙系鞋带。
节目之后,康康很长一段时间没怎么出现在公众镜头中,但我们还是能通过他爹妈的微博,看到他的成长。
他变得更加阳光了,时而是研究昆虫和花园百科的小书虫,时而是身姿飒爽的赛车手:
既能勇猛到一个人坐飞机去给老爹探班、又能细心地把自己的小睡衣铺得齐齐整整。
过去的康康一度被网友们称为:康总
康康的变化和胡军作为老爹的进步密不可分:更主动地夸儿子,赞美儿子贴心,主动表达他想儿子,和儿子像伙伴一样的去玩、去疯闹。
康康和爸爸的关系更好了,也更愿意表达自己了。
前段时间,13 岁的康康还曝光了一组大片,和妈妈、姐姐在杂志上帅气、硬汉味十足的样子,让大家不由感慨:这还是原来那个一脸委屈的小男孩吗?
是啊,尊重孩子的天性,才能让他们得到很好的成长。
就像发糕,就算不戴发箍,也经常被人说穿得像个小姑娘一样,但小孩子的打扮本来就是比较可爱、中性的。
糕妈给了发糕的成长很大的自由,才让他成为了大家眼中那个最快乐、聪明的孩子。
穿衣方面,糕妈家的自由度一向很大。糕爸也经常穿暖色系的衣服,但一点不影响他的钢铁直男人设。
说到底,衣服就是衣服,不需要被赋予特别的意义,挑适合自己的就很好。
最后说一句,大人们真的没必要急着用刻板的性别标签和自顾自的养成大法,去过早钳制和定义一个孩子。
在长成一个出色的男人或者女人之前,他们得先成为一个健康快乐的孩子,不是么?
(本文配图源自网络)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