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永深度报告:拆解719家上市公司,重新认识“专精特新”【附下载】| 智东西内参
“专精特新”中流砥柱,719家专精特新公司最新解读。
编辑 | 智东西内参
自201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信部企业[2013]264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发展就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关注的重点之一。
到目前为止,一共公布了4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第一批248家(2018年),第二批1744家(2020年),第三批2930家(2021年),以及最近公示的第四批4357家(2022年)。现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期的智能内参,我们推荐安永的报告《专精特新上市公司创新与发展报告(2022年)》,围绕719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公司,重新深入解读“专精特新”特征。
来源 安永
原标题:
《专精特新上市公司创新与发展报告(2022年)》
01.
1、“专”字诀
中国经济在过去这些年的高速增长,为企业提供了海量的增长机会。对于企业家而言,如何捕捉市场的增长机会,不辜负这个时代所赋予的机遇,就成为它们经常思考的命题。由于这种增长在宏观意义上延续了很长时间,因此不论是外在呈现上还是在企业家的视野里就成为一种宏观层面的整体趋势。
这就如同时代形成的浪潮或者是风口,当你发现周围的人借助于这些浪潮和风口获得了短期的快速发展,你会如何选择往往变成一个挑战:是即使需要放弃一些短期的业务增长机会,也要以长期主义的方式走向未来,还是选择乘风而起,尽最大可能抓住外部的野蛮生长机会?这就像一句人们经常提及的话:“我们经常在正确的事情和容易的事情之间做选择”。这样的选择从字面来看似乎是很容易的,当然是应该做正确的事情而不是容易的事情,但是在面对现实世界里的选择时,那些容易的事情(或者说短期增长的诱惑)是非常难以抵御的。
就此而言,“专”意味着长期主义。在容易的事情与正确的事情之间,秉承“专”字诀的企业会在大多数时候选择做正确的事情。具体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情境,“专”与“专业化”是密切相关的,而专业化之所以被称之为专业化,是因为对专业的坚守。所有的被称之为专业的东西,背后都高度依赖于一些需要耗费时间和精力去沉淀的技能(skills)和专长(expertise)。没有长期主义的坚持和坚守,专业化背后的技能和专长是很难随时间沉淀达到相当的深度。
“专”还意味着在战略意义上的聚焦,尤其是在业务布局上的聚焦。“小巨人”企业在起步阶段通常是选择在细分市场建立自己的生存基础,这是因为这种策略可以有效地避开那些已经拥有较强的综合性优势的头部企业,也可以针对细分市场的需求来提供产品和服务并进而逐步建立起特定的专长。
“专”的意义还意味着是否将为客户带来价值视为长期坚持的原则。我们常说,“专业创造价值”。秉承专业化原则的企业会真正相信专业化在客户价值创造上的力量。这意味着,它们在产品和服务设计以及在业务运营过程里,会非常注重对客户需求的洞察,并且以这种洞察来牵引自身的产品发展和业务运营。由于有相当一部分“小巨人”企业是深耕于To B业务,因此它们通常理解这样的一个事实:为To B所提供的产品,真正的价值源泉是帮助自己的客户提升生产率,进而帮助客户更高效率地、更好地为“客户的客户”创造价值。
2、“精”字诀
所谓的“精”,首先体现在为客户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上,虽然这些产品是不会说话的,但是会无言地诉说它们的价值。以“精”为原则的企业,会在产品和服务上尽其所能地实现精细化,不断打磨和雕琢,以艺术品作为产品的终极境界。这就意味着它们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与市场上绝大多数竞争者相比,会存在着显著的品质门槛。作为这种品质门槛的结果,它们在产品上也就相应地获得了更高的盈利水平乃至定价权。因为在一个存在着有效竞争的市场体系里,人们是愿意为品质支付更高的价格的,这也是“一分钱、一分货”这样的俗语背后反映的逻辑。
显然,“精”的实现是以能力为基的。产品的品质会在企业的每一次交易里被客户所检验,也会在客户的每一次使用中被验证,“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这将考验这些产品在技术、设计和制造上所需要动用的企业能力。企业可以被视为是能力的集合,每一种能力都不是自动获得的,都需要以“水滴石穿”的精神逐渐建立起来的。
更深层次的“精”(精细化)是管理的精细化,而不仅仅是产品和技术的精细化。正如我们在前面所讨论的,精细化是以能力为基石并且需要在产品上稳定地复现的,这意味着离开管理体系的支撑是难以持续稳定地实现的。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在精细化维度上将那些持续成功者与其他竞争者区分开来最为关键的因素是前者以体系来支撑产品的精细化,而后者则依赖于企业内少数个体的努力。追求管理精细化的企业,会以“日拱一卒,功不唐捐”的精神,通过对管理体系与业务流程的持续改进,最终在效率上获得体系性的优势。
3、“特”字诀
“特”反映的是特色化或者说差异化。由于产品及服务是将价值传递给客户的直接载体,能被客户直接感知,因此产品层次的差异化是最易于被外部所观察的。需要指出的是,这种产品差异化并不是(或者说不完全是)作为价值提供者的企业来呈现自己在技术上的差异性,而是站在客户价值感知的视角来提供和塑造具有显著差异性的价值提供。所以,我们会经常听到这些秉承“特”字诀的企业这样来表达其对于竞争的思考:“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要实现产品或服务层次的“特”,背后会体现在对战略和实现方式上差异化的需要。战略虽然是一个较为抽象性、系统级的概念,不过战略上的差异性最终会呈现在资源配置策略上的差异性,而资源配置的长期累计结果就是反映在企业资产结构(也就是财务意义上的资产构成)的差异性上。而在差异化的实现方式层面,产品、服务或商业模式的差异化是最为基本的三种形态,正因为如此,“精”字诀的根基就与企业在技术专长与商业模式上的差异化密切关联起来了。正如一叶可以知秋、管中可以窥豹、细节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素养,我们也可以透过技术专长或商业模式这样的窗口,得以窥见企业差异化或特色化。
差异化会为企业带来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不过,市场竞争并不是一次性的博弈游戏,它是永不止歇的浪潮,不断地冲刷身处其中的企业。竞争者不断地尝试模仿那些差异化,或者是用不同的差异价值来替代已有的差异点,并最终侵蚀企业已经建立的差异化优势。
这就要求追求“特”的企业要构筑起对自身差异化优势的有效保护,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要有“护城河”。在学术意义上,人们已经对“护城河”进行了大量的实践观察和实证检验,我们可以将之称作“模仿壁垒”(imitation barriers),或者是“隔离机制”(isolating mechanism)。然而,几乎所有的模仿壁垒都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差异化优势的侵蚀问题,长期而言,企业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地努力向前,在强化现有的差异化优势的同时,不断地探索构建新的差异化优势的机会和方向。
4、“新”字诀
我们这个时代,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虽然可能会有若干不同的选项,但“创新”一词,必然会在这当中拥有一席之地。正如彼得·德鲁克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书中所阐述的,企业家精神的核心是“创新”。创新对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而言,已经不再是一个选择题,而是成为一道必答题。
“新”,意味着企业将发展视为创新驱动(innovation driven)的结果。为了实现创新驱动,它们愿意在技术、产品和服务的改进上不断投入资源,愿意在创新能力的构建上持续地进行投入。这对于规模尚不够大的“小巨人”企业而言并非易事,因为这意味着要么需要在资源限制的情境里舍弃一部分来自于“容易做的事情”所带来的短期收益,要么意味着需要寻找到更有效地运用资源来进行创新的方法。毫无疑问,这两者都是对智慧和勇气的挑战。
企业沿着创新驱动的道路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里,可以动用的创新方式是具有多样性的,这也是创新这场席卷我们这个时代的勇者游戏中最令人着迷的地方。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或者是商业模式创新,都是可以探索的方向,甚至可以在一些时候以交织的方式或者是以嵌套的方式发生,并最终成为这些创新者可以借助的竞争力量。
02.
特征分析
以“专精特新”特征词及其词频总计数生成词云,可以发现“持续”“创新”“工艺”“长期”“优化”是频数最高的5个特征词,出现次数分别为12525次、9896次、7444次、5239次以及4332次,占总词频分别为15%、12%、9%、7%以及5%。其中,持续和长期为“专”的核心特征词,反映企业对于其深耕领域不间断和长时间的专业努力;工艺和优化为“精”的核心特征词,反映企业对于其产品服务以及企业管理的精细化打磨和改进;创新作为第二高频词,为“新”的核心特征词,反映企业对于创新的高度重视,将创新视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专精特新”四维特征词谱图
在企业“专精特新”四维度的词频分布中,属于特征维度“专”的词频最大值为334次,均值为34.8次,中位数为28次;属于特征维度“精”的词频最大值为262次,均值为32.2次,中位数为23次;属于特征维度“特”的词频最大值为115次,均值为8.8次,中位数为4次;属于特征维度“新”的词频最大值为204次,均值为37.9次,中位数为28次。
对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而言,“专、精、特、新”这四个维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我们检验了这四个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可以看到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都具有统计显著性。
“专”特征词词频与“精”、“特”以及“新”特征词词频相关性分别为0.527、0.311和0.630;“精”特征词词频与“特”以及“新”特征词词频相关性分别为0.440和0.543;“特”特征词词频与“新”特征词词频相关性为0.399。这说明在整体意义上,企业在“专精特新”四个战略方向上并不是分割进行考虑的,它们彼此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相互融合的关系,共同促进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在各行业“专精特新”四维度特征的平均词频统计中发现,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是“专”“精”“特”“新”词频总数最多的三个行业。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在维度“专”的词频数为41.8次,维度“精”的词频数为33.1次,维度“特”的词频数为9.2次,维度“新”的词频数为44.9次,共计129次;专用设备制造业在维度“专”的词频数为42.8次,维度“精”的词频数为38.8次,维度“特”的词频数为10.8次,维度“新”的词频数为10.8次,共计103.2次;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维度“专”的词频数为32.9次,维度“精”的词频数为45.8次,维度“特”的词频数为8.5次,维度“新”的词频数为8.5次,共计95.7次。
▲各行业“专精特新”四维特征平均词频统计图
各行业战略认知中对“专精特新”四维度关注的平均值分别为1.44、1.20、0.33以及1.52次/页(通过对上市企业年度报告“管理层讨论分析”的篇幅来处理词频之后的数据)。为了避免尾部企业数量较少的行业影响行业对比效果,我们选取了企业数量在中位数以上的行业进行了行业单独“专精特新”四维度的分析。
其中,企业数量最多的行业为专用设备制造业(106家),“专精特新”四维度关注平均值分别为1.54、1.29、0.36以及1.61。其次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95家),“专精特新”四维度关注平均值分别为1.62、1.21、0.33以及1.68。第三是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63家),“专精特新”四维度关注平均值分别为1.31/1.20、0.91/0.99、0.26/0.47以及1.34/1.33。
▲各行业“专精特新”四维特征词关注平均值
在“专精特新”四维词频Top5行业分布中,维度“专”的Top5行业分别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以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维度“精”的Top5行业分别为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医药制造业以及专用设备制造业;维度“特”的Top5行业分别为通用设备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以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维度“新”的Top5行业分别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仪器仪表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以及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通过观察Top5行业“专精特新”战略认知组合情况,我们可以发现,不同行业在战略关注维度组合上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性。
03.
我们将719家专精特新上市公司样本作为整体分别与主板/创业板/科创板/新三板/北交所的非专精特新企业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专精特新上市公司在盈利能力上具有较为良好的表现。从上市企业年度报告中的ROA(总资产收益率)以及ROE(净资产收益率)两大重要盈利性指标来看,2021年专精特新上市公司的平均ROA与ROE分别为4.01%和8.02%,这一数据不仅高于全部非专精特新上市公司的盈利指标均值,且相较于细分的主板、创业板、新三板上市公司均明显占优6 。这意味着从企业本身资质来看,专精特新上市公司在基本面上整体质量好于其它上市公司,正在逐步成为增强经济韧性的中坚力量。
▲中国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对比(ROE净资产收益率)
我们比较了不同“专精特新”战略类别企业在行业分布上的集中程度。结果表明,在均衡战略组中,企业的行业分布呈现较为明显的集中趋势,拥有企业数量最多的三个行业分别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以及专用设备制造业,占该类别企业总数的54.55%;在专新战略组中,企业数量排名前三位的行业包括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专用设备制造业,共占该类别企业总数的60.93%,呈现十分明显的集中趋势;在精特战略组中,拥有企业数量最多的三个行业为专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占该类别企业总数的41.67%,相较于其他两个战略类别,企业的行业分布较为均匀。
对各战略类别的具体行业构成进行进一步分析,结果如下图所示。其中,专新战略组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I65)企业有32家(占比21.19%),而在均衡战略组和精特战略组中,该行业的企业数量分别为4家(占比4.04%)和2家(占比1.39%),说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企业在“专业化”和“新颖化”两个维度表现突出。
同时,专新战略组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的企业数量及其占比则明显小于其他两个战略类别,说明均衡战略和精特战略更适合于该行业企业的运营和发展。就精特战略组而言,相较于其他两个战略类别,该类别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占比较低,通用设备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的占比较高,总体而言,该战略可适用于较多行业。
技术战略对于专精特新企业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研发和技术创新被视为专精特新企业的基本特征并作为专精特新企业的筛选标准之一;更为重要的是,从专精特新企业的相关政策内容来看,通过推动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来实现补齐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空白与短板,是一个重要的政策目标,这也与技术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那么,专精特新企业通常会采用哪些类型的技术战略?哪些技术战略更有利于企业获取高质量的创新产出?考虑到专利作为一种具有独占性和经济价值的资产,它是企业非常重要的知识资产,通过企业专利行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刻画出企业的技术战略特点,因而我们将基于专利数据分析来回答上述两个与技术战略相关的问题。
我们采用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的方法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技术战略类型进行识别。本部分的聚类分析基于四项与专利行为相关的指标进行:专利集中度(表征企业技术搜索行为的聚焦性)、专利持续性(表征企业技术搜索行为在时间上的连续性)、专利合作比例(表征企业在技术发展过程中对外部资源的利用程度)、专利自引率(表征企业技术搜索行为的累积性)。结果显示,样本企业呈现出四种类型的技术战略:聚焦型战略(focused strategy),持续型战略(persistent strategy),合作型战略(collaborative strategy)以及混合型战略(mixed strategy),聚类结果概况如下表所示。
聚焦型战略表明,有72家企业的技术战略偏向于聚焦特定方向进行深耕。一方面,采用聚焦型战略企业的专利类别横跨程度较低,在技术领域上的分布较为聚焦,因此专利集中度9 指标的均值相对较高;另一方面,这些企业更加注重技术搜索行为在时间和知识上的累积性,通过专利自引用增强企业内部的技术关联,从而在涉猎的技术领域持续进行深耕,因此专利自引率10 指标的均值相对较高。从行业分布来看,专用设备制造业企业占比最高(共11家,占比15.3%),其次是医药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企业(各10家,各占比13.9%);从地区来看,采用聚焦型技术战略的专精特新企业分布在中国大陆的22个省级行政区和51个城市之中。(全国22个省份(包括直辖市)以及51个城市均有采用聚焦型技术战略的专精特新企业。)
采用持续型技术战略的专精特新企业占总样本比例达38%,是除混合型技术战略外被专精特新上市公司采用最广泛的技术战略,在专利持续性指标11 上表现最为突出。企业技术战略的持续性越高,表明这些企业越偏向于在涉猎的技术领域进行长期研发投入和技术搜索,使得专利在时间上的分布具有较好的连续性。从行业分布来看,专用设备制造业占比最高(共53家,占比20%),其次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各35家,各占比13.2%);从地区来看,采用持续型技术战略的专精特新企业分布在中国大陆的25个省级行政区和105个城市之中,其中数量最多的省份是江苏省(共36家,占比13.6%),数量最多的城市是上海市(共25家,占比9.4%)。
采取合作型技术战略的企业在专利合作比例12 指标上有较为突出的表现。从合作伙伴类型来看,共11家企业采用与其他企业合作的方式进行创新,且各企业该类型合作型专利数量占专利总数的比例均值达52.8%;共18家企业采用与其它高校或科研机构合作的方式进行创新,且各企业该类型合作型专利数量占专利总数的比例均值达61.9%。在所有专精特新上市公司中,有119家企业在2019-2021年间有“产—产”模式合作行为,有113家企业在2019-2021年间有“产—学研”模式合作行为,但仅有21家企业表现出明显的合作型技术战略模式,表明合作创新对于大多数专精特新企业而言目前还不是主要的方式。
采用混合型技术战略的专精特新企业共344家,占样本比例49%。从行业分布来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占比最高(共46家,占比13.4%),其次是专用设备制造业(共40家,占比11.6%);从地区来看,采用混合型技术战略的专精特新企业分布在中国大陆的28个省级行政区和143个城市之中。其中数量最多的省份是广东省(共36家,占比10.5%),数量最多的城市是上海市(共22家,占比6.4%)。
不同战略类型的专精特新企业所偏好的技术战略也具有不同特点。总体而言,混合型技术战略以及持续型技术战略在各“专精特新”战略类别中的占比均显著较高,且专新战略组更偏向于采用混合型技术战略,均衡战略组更偏向于采用持续型技术战略,而精特战略组企业对持续型和混合型技术战略的偏好程度相同。
这表明,对于专精特新上市公司而言,在所涉猎的技术领域进行长期研发投入和技术搜索是形成技术优势的普遍策略。同时,对于专新战略组而言,企业更加注重长期聚焦以及持续创新的平衡,因而在四组中聚焦型技术战略占比最高(18.6%);对于精特战略组而言,企业更加注重打造精细化、差异化的产品及服务,拥有较高的品质门槛,因而以持续型为主的技术战略更有助于企业构建能力集合。
▲各“专精特新”战略类别的技术战略分布
04.
719家专精特新企业在省级行政区(仅包含中国大陆地区)上的分布如图8-1所示。样本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省(共80家,约占11%)、江苏省(共73家,约占10%)、浙江省(共61家,约占8%)、上海市(共55家,约占7.6%)、安徽省(共44家,约占6%),这五个省份共拥有专精特新企业313家,占总样本数的43.53%;拥有不低于10家专精特新企业的省份共有18个,该18个省份的专精特新企业总数为670个,占总样本数的93.18%。由此可见,专精特新企业主要集中分布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
各省份积极布局多样化产业,但在主力行业方面各具特色。从各行业专精特新企业的数量分布来看,各省排名前列的行业主要包括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以及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例如,位于广东省的80家专精特新企业中,有34%的企业属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1%的企业属于专用设备制造业;
类似地,在上海市的55家专精特新企业中,超过一半的企业属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分别占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总数量的27%和24%;
另外,在江苏省的73家专精特新企业中,有18%的企业属于专用设备制造业,14%的企业属于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而浙江省和安徽省的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占比前五的行业具有一定的特色,在浙江省的61家专精特新企业中,高达21%的企业属于通用设备制造业,另外还有13%的企业来自于专用设备制造业;
安徽省的44家专精特新企业的行业的分布则较为平均,在其数量占比前五的行业中,首先是专用设备制造业(14%),其次是通用设备制造业(11%),另外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以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各有4家企业(9%),具体下图。
9个省份包揽了“专”“精”“特”“新”榜单的20个席位,综合实力领先。针对拥有超过10个专精特新企业数量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共18个),我们分析了各个省份在“专”、“精”、“特”和“新”四个分项维度上的得分和排名情况。
其中,“专”指的是专业化,排名前五的省份依次为北京市(39.43)、上海市(38.42)、山西省(38.38)、广东省(38.13)和河南省(37.74);“精”指的是精细化,排名前五的省份依次为江苏省(32.55)、上海市(28.03)、湖南省(26.80)、广东省(26.26)和天津市(25.66);“特”指的是特色化,排名前五的省份依次为江苏省(12.25)、广东省(11.18)、上海市(10.45)、湖南省(10.36)和浙江省(9.99);“新”指的是新颖化,排名前五的省份依次为北京市(22.05)、上海市(21.10)、广东省(18.74)、山西省(18.69)和河南省(18.53)。
在四个分项维度上均进入前五名的是广东省(共80家专精特新企业)和上海市(共55家专精特新企业),成为“专”“精”“特”“新”的全能型省市。有趣的是,“专”榜单的上榜省市与“新”榜单完全重合,“精”榜单中亦有四个省市同时位于“特”榜单之中,表明在省份层面,也存在与第4章企业层面聚类结果一致的“专精特新”战略类别:上海市、广东省体现出“均衡战略”的特征,北京市、山西省、河南省体现出“专新战略”的特征,江苏省、湖南省体现出“精特战略”的特征。
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在10以上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共18个),在“增长率”、“效率”和“盈利性”三个绩效指标上的排名情况如表8-2所示。绩效榜单中共包含9个省份,其中有4个出现在“专”“精”“特”“新”四维度榜单中,占比44.44%,说明企业在“专”“精”“特”“新”方面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转化为绩效表现。在上榜名单中,江西省和上海市在三个维度均位列前五名,广东省在增长率和效率两个维度均位列前五名,湖南省在增长率和盈利性两个维度位列前五名。
具体地,在增长率方面,排名前五的省份依次为江西省(0.86)、上海市(0.80)、安徽省(0.77)、广东省(0.76)和湖南省(0.76)。专精特新企业共覆盖155个城市(含直辖市)。图8-7列举了拥有不低于10个专精特新企业的城市。如图8-7所示,拥有专精特新企业数量最多的前五大城市依次为上海市、北京市、深圳市、苏州市和成都市,该五个城市共拥有专精特新企业171个,占总样本数的23.78%;拥有不低于10个专精特新企业的城市共有20个,该20个城市的企业总数为366个,占总样本数的50.90%。
专精特新企业在地理区域上呈现出明显的集中趋势。其中,位于长三角地区的企业有213家,位于京津冀地区的企业有86家,位于粤港澳地区的企业有76家,三个经济区域内的企业占总样本的52.16%。
各城市的主力行业存在差别,但从分布形态来看,大多数城市的专精特新企业集中于少数行业。图8-8显示了专精特新企业集聚城市的行业发展特征,其中剔除了在全部20个城市中企业数量低于10个的行业。各城市的主要行业分布显示出一定的地区特色。例如,上海市、北京市和深圳市作为拥有专精特新企业数量最多的三大城市,行业分布上有所差异:上海市的优势行业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以及专用设备制造业;北京市则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医药制造业分布上领先于其他城市;深圳市则在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集中布局。
基于筛选后的8大行业分析各城市的行业丰富性,北京市和成都市的专精特新企业覆盖了所有8个主要行业,上海市、深圳市、广州市、西安市和杭州市的专精特新企业均覆盖7个主要行业。
“精”“特”榜单中60%的城市来自呈现出“精特战略”特征的江苏省。具体而言,对20个专精特新企业集聚城市分别基于“专”“精”“特”“新”四个维度进行排名。深圳市、北京市和太原市均同时进入“专”维度和“新”维度的前五名,无锡市、苏州市和南京市均同时进入“精”维度和“特”维度的前五名。这一结果表明,专精特新企业在发展的着力点方面呈现出一定的区域特征。同时,在城市层面,第4章聚类分析所得出的“专精特新”战略类别依然适用,深圳市、北京市和太原市为“专新战略”,无锡市、苏州市和南京市则为“精特战略”。
▲专精特新企业集聚城市“专”“精”“特”“新”维度排名
05.
国产替代正在逐步成为中国本土企业正在面临的一个趋势性的巨大增长机会。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如下三个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造就的:逆全球化的趋势迫使中国本土企业需要越来越多地关注业务连续性和供应链稳定性管理;本土企业与西方跨国公司的竞争导致在技术获取上的难度和成本在不断上升;中国本土市场需求的潜力正在随着本土购买力的持续上升而逐渐释放。
为此,我们对专精特新企业的国产替代关注度展开分析。与此前章节所采用的方法类似,我们将719家专精特新上市公司的2021年年度报告作为数据池,根据表9-1的特征词库在各企业年报中“管理层讨论与分析”部分进行搜索、匹配和词频计数,按照词库分类加总形成国产替代的战略视角(企业出于将国产替代作为发展机会而产生的关注)和威胁视角(企业由于面临着外部压力而产生的战略性应对)的词频数量。
从特征词库中可以看出,战略视角和威胁视角分别反映了企业关注国产替代的两种不同角度。其中,战略视角强调企业由于内部自身原因而产生的对国产替代的关注,而威胁视角捕捉到的则是企业感知到的来自外部的相关威胁。接下来,我们将分别从企业层面、行业层面和战略视角对国产替代的这两种视角展开分析。
总的来看,2021年的719家专精特新上市公司中,提到过国产替代的有318家企业,占总专精特新企业数量的44.23%。其中,提到过战略视角国产替代的有275家(占比38.25%),而提到过威胁视角国产替代的有191家(占比26.56%)。绝大部分企业对国产替代的关注频次在1-5次(共182家,占比25.31%),关注频次在6-10次的企业有70家,占比9.74%;11-15次的企业有34家,占比4.73%;16-20次的企业仅有15家,占比2.09%,20次以上的企业有17家,占比2.36%。
我们进一步分析了战略视角和威胁视角国产替代在企业关注上的相关性,发现二者是显著相关的,相关系数为0.542,证明企业采取国产替代战略在相当程度上是与感知到的国际垄断、技术获取的难度增加或技术封锁的威胁相关的。
值得注意的是,几乎在每一行业内,企业所提及的战略视角国产替代的词频数量均明显高于威胁视角国产替代的词频数量,其中战略视角的行业平均词频数量为45,威胁视角的行业平均词频数量为14,总词频的平均数量为59。具体地,从行业分布来看,累计词频数量较高的行业多为制造业,包括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以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等,除此之外还包括少数服务业,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另外,可以看出,有不少行业中关注国产替代的企业占据其行业专精特新企业数量的一半以上,其中研究和试验发展、卫生以及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中的企业占比更是高达100%。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国产替代正在成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所关注的重要趋势。
智东西认为,随着2018年之后逆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中国制造业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需要增强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系统优势。因为在全球环境下这些以国家政策和产业政策形式形成的对中国制造业的遏制政策是单个企业难以通过自身力量来应对的,需要整个产业链尤其是本土产业链的支撑来对冲这种外部不可控风险。在此情形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被赋予了在中国制造产业价值链与供应链中“填空白”“补短板”的使命。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