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二战后美苏的第一次交锋zt
avatar

二战后美苏的第一次交锋zt

头发与财富成反比
楼主 (文学城)

 

 

 

1948年6月28日,美国总统杜鲁门下令将两个中队的B-29轰炸机派往德国。

B-29是美军1942年服役的新锐轰炸机,二战中曾大放异彩,被誉为“超级空中堡垒”。

大战过后,它还有另外一重为全世界所熟知的身份——原子弹投放载具。

经过广岛长崎两次原子弹轰炸任务,B-29的名字与可畏可怖的原子弹紧紧绑定在了一起。

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1948年时纳粹德国早已作古。

美国人把大批B-29布置到西欧前线,目标当然只有一个——苏联。

事实上,投放原子弹的B-29需要经过一番特殊改装,而派往德国的飞机既没有被改装也没有携带原子弹。

不过除了美国高层其他人并不知道这个秘密。

杜鲁门此举是为了用最强硬的态度来震慑斯大林,以保障其即将进行的宏大计划顺利开展——柏林空运。

1945年5月,苏联红军攻克柏林。

凭借着显赫的战功,苏联人在战后瓜分德国的方案中斩获颇丰——苏占区面积达全德的40%,人口占36%。

这使得苏联具备了以一敌三(美、英、法)的底气。

在对德国首都柏林的划分中,苏联拿下了一半的地界和1/3的人口。

其他一半和另2/3的人口(约250万)由美、英、法三国获得。

即此时的西柏林是一种“飞地”的局面,完全处于苏占区之中。

按照最初的设想呢,大家是要商讨出一个方案的,共同实现对德国的管制。

可随着双方分歧越来越大和“马歇尔计划”的推动,苏联发现西方国家已经在其占领区搞起了“币制改革”等深层次政策措施。

与苏占区渐行渐远。

而当苏联外长莫洛托夫重提“全德民主政府”的方案时,美国国务卿马歇尔付之一笑道:

“在目前德国被占领政策分裂的情况下,成立任何政府来管理这样的国家都是欺骗和幻想。”

 

币制改革是电视剧《北平无战事》里的一个重要话题

其实苏联是真的想缓和。

为什么呢?

因为与二战期间消耗甚少、国力鼎盛的美国相比,刚刚打完仗的苏联百废待兴。

除了几百万钢铁洪流和产能过剩的军工企业外,其他各行各业都十分萧条。

莫斯科哪有钱去和美国比拼“马歇尔计划”?

现在仗打完了,大家在意的是战后重建、经济发展以及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轻工业。

你总不能让莫斯科去援助这些东欧国家坦克和火箭炮吧……

只可惜,美国方面对于苏联的种种提议并未予以理睬。

杜鲁门认为这些和平建议不过是苏联的宣传口径,于是继续大力推动“马歇尔计划”。

斯大林很生气。

了解冷战历史的朋友很容易联想到,此时的苏联与《金门炮战》前中国的心态有一点类似——

抛出缓和信号却被美国无视,遂决心采取激烈措施。

有那么一点“政治战”的初衷。

1948年6月19日,苏联占领军长官索洛科夫斯基发表“告德国民众书”,书中称英美法三国欲分解德国。

五天后,苏联以“技术上的困难”为由全面切断西柏林的一切地面交通。

6月30日,水路运输也被终止。

切断的同时,苏联提议由苏方全面负责西柏林居民的粮食供应和用水用电等民生问题,遭到西方国家强势拒绝。

美苏冷战的第一次高潮正式爆发。

柏林危机的经典画面:众多西柏林居民站在一片废墟上对飞机翘首以盼

西柏林位于苏占区(东德)的腹地,当时是一片废墟。

这座250万人口的城市面积仅400多平方公里,面积和北京海淀区差不多大小。

与其他消费型城市一样,西柏林根本不生产食物或其他生活必需品,完全依赖外运。

按照最低要求,每天至少需要运送4000吨物资方能保持西柏林人民活命。

按照正常运转要求,每天需要约8000吨的各类物资。

而当时美军主流的C-47运输机运载量只有10吨左右,如果依照后者的标准相当于每1分48秒得落地一架飞机。

航空运力、费用成本、人员物资、后勤保障……

每一个都是天文数字。

面对苏联人抛过来的难题,以美国海军部长福莱斯特尔和陆军部长罗亚尔为首的军方“强硬派”主张直接对苏联发动核战争。

另一边的“缓和派”则提议撤出在西柏林的驻军,与苏联谈判。

杜鲁门总统很快做出一个折中的决策——尽最大努力用空运保障西柏林物资供应。

“我们留在柏林,没什么好说的。”

他在白宫阁员会议上如是说道。

美国空军上将李梅

空运决策提出之前,当时的驻欧美军指挥官专门打电话给驻欧空军负责人李梅将军,询问其是否能空运煤炭去柏林。

李梅的答复是:

“空军能运送任何东西去柏林”。

熟悉二战史的朋友对李梅的名字并不会感到陌生,作为美国战略轰炸思想的重要提出者和实践者,大名鼎鼎的“火攻东京”便是他的杰作。

1944~1945年担任太平洋战区战略空军参谋长期间,李梅用燃烧弹烧平了日本多座城市数百平方公里的土地。

造成近50万日本人死亡,800万人无家可归。

颇为讽刺的是,1964年李梅还曾获颁日本最高级别的“勋一等旭日大绶章”。

妥妥的闹剧。

被格式化的日本城市

话题回到柏林。

在被苏联封锁两天后,1948年6月26日,第一架C-47运输机抵达西柏林。

从6月29日开始,大规模空运全面展开。

担任美英联合空中补给线小组总指挥的是威廉腾纳尔将军——曾经“驼峰航线”的负责人。

1942~1945年间,由于中国海运港口和滇缅公路均被日军封锁、抗战大后方战略物资奇缺,使得盟军方面必须采用代价高昂的空运维持对中国的物资补给。

于是便有了这条以印度阿萨姆邦为起点、横越喜马拉雅山脉至中国昆明的驼峰航线。

两年多的时间里,美军在深山峡谷、雪峰冰川间一共摔了约600架飞机,前后运送了65万吨航空燃油等重要抗战物资。

驼峰运送行动一度被认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空中战略桥梁。

怎料其“世界之最”的头衔仅仅维持了四年,便被柏林空运行动打破。

从1948年6月26日开始后的一年里,美英等国向西柏林派出277728架次的运输机,空运货物211万吨。

日最高运输量达1.2万吨。

在最寒冷的冬天里,美国人除了食品、煤炭等必需物资外,连圣诞树都一起送去了西柏林。

强大的战略运输能力让人叹为观止。

美军运输机在前往机场的航线上空投装有糖果的小型降落伞

除了官方层面的支援与宣传外,柏林空运中美国最为出彩的“统战行动”是一名叫霍尔福森的飞行员自行发起的。

话说当霍尔福森驾驶飞机向机场降落时,发现有很多德国小朋友满怀期待的仰望着空中的飞机。

于是霍尔福森便自掏腰包买了一些糖果和巧克力,用小降落伞投送给他们。

很快,霍尔福森被西柏林的小朋友们赋予了“圣诞老人”、“巧克力飞人”、“振翅膀叔叔”等一系列称呼。

只要他的运输机机翼轻轻一晃,糖果、巧克力还有其他各种甜点就会从天而降。

自二战末期开始,柏林的小孩子们已经有好几年没有见到一块巧克力了。

霍尔福森一下子成为孩子们心目中的英雄。

“巧克力飞人”的故事传回美国国内后,成千上万个挂着糖果的降落伞被寄到德国来,请参与运输的飞行员们投递下去。

甚至有美国糖果公司的老板主动联系空军,希望与军方进行“糖果战略合作”。

至此,美国人的柏林空运行动获得了政治上和舆论上的空前成功。

其实早先美国的形象在西欧国家这边是欠佳的。

无论一战还是二战,都有隔岸观火的嫌疑。

对于美国人绑定各种附加条件的“马歇尔计划”和所谓的军事援助承诺,欧洲人民半信半疑。

但柏林空运的发生使得欧洲坚定了对美国这个盟友的信心,为日后美欧战略同盟的建立和美国全面渗透欧洲奠定基础。

蒋介石与马歇尔

考虑到封锁并不能阻止建立西德国家的进程以及舆论上的巨大被动,苏联在1949年5月12日宣布撤销封锁。

第一次柏林危机结束。

不久,西德通过“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定都波恩;东德宣布“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宪法”生效,定都东柏林。

德国彻底分裂为两个国家。

实际上,苏美双方围绕西柏林飞地的交锋在冷战期间一共发生过三次:

1948年,苏联封锁西柏林,一年后解除封锁;

1958年,苏联发最后通牒要求英美法六个月内撤出西柏林驻军,后收回通牒重启谈判;

1961年,苏联再次通牒要求撤出西柏林驻军,因得不到响应而在东柏林筑起柏林墙。

三次危机均以苏方让步而告终。

被推倒的柏林墙,1989年。柏林墙是德国分裂期间民主德国政府环绕西柏林边境修筑的边防系统,以将西柏林与民主德国领土分割开来。


本篇的最后,聊一聊柏林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如果大家把自己的视角切换到杜鲁门或者斯大林的角度,不难发现,其实对于美国和苏联来说,欧洲亚洲是统一的一盘棋。

在欧洲方向丢了面子后,斯大林欣喜的发现,亚洲竟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斯大林原本对于我党单挑拿下蒋介石抱有的希望不大,甚至还思索着一些悲观预案。

但是从1948年开始,苏联的态度大大改观,开始着手帮助东北根据地修复铁路系统。(《林彪给斯大林的信》)

对比一下时间线,柏林危机的同一时期(1948年6月~1949年5月)正是中国解放战争的决胜时刻。

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都发生在这期间。

而美国方面因为被柏林方向吸引了太多的精力和资源,无暇东顾。

蒋介石和众多国民党高官所期望的“战争后期美方介入”迟迟没有实现。

从这个角度来看,柏林危机似乎又多了一重“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感觉。

avatar
hkzs
2 楼
可惜毛泽东没认识到:美军既然可以用空运供养百万人口的城市,当然就有能力支持10万大军作战而不需要地面交通。

志愿军任何试图在朝鲜包围歼灭美军大部队的愿望都是2维军队面对3维军队的白日梦。

avatar
有言
3 楼
城市一百万人多少天可以和10万大军作战相比?-:)
avatar
hkzs
4 楼
你说呢?一天8000吨,相当于200节车皮或者2000辆次四吨卡车,够不够?
avatar
英二
5 楼
早就知道了,美式装备,运输大队.....
avatar
新手庚
6 楼
老毛会没想到?老毛搞经济不行,论打仗有几个人比他行?在说共军的情报系统是白吃饭的?
avatar
新手庚
7 楼
有言兄早!
avatar
新手庚
8 楼
英兄早!
avatar
hkzs
9 楼
他要能想到就不会沾沾自喜“正围歼中了”明摆着就是找打脸。

看看后来在越南溪山,美军就是不怕被围。没有空中优势,想围歼美军,那是做梦。这就是3维美军对2维军队的降维打击优势。毛泽东之前没体会到,因为蒋介石和日本鬼子的空中力量和美军相比,那根本就不能算空军,充其量空中杂技队罢了。

avatar
puyh
10 楼
吓得你就把祖宗换了。
avatar
caral
11 楼
你这是被忽悠了,如果说老毛搞经济不行,同样逻辑,那老邓搞经济也不行

老邓主持搞经济是胡赵时期,改革失败了。后来的成功,是江朱的功劳

avatar
新手庚
12 楼
我没太明白你的意思。你是说老毛搞经济行?还是不行?不过我们好像在谈打仗。
avatar
caral
13 楼
我经常看到有人说,老邓搞经济行老毛不行。我认为,这俩搞经济实际上是一根绳上的

如果说老毛搞经济不行,同样逻辑,老邓搞经济应该也不行。反之,如果说老邓行,那说老毛不行,那就是政战宣传

avatar
新手庚
14 楼
老邓作为决策者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国策。这个是中国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基础。
avatar
油腻三脚猫
15 楼
不行也得打。不打就只会就范于斯大林的算计了。打输了也是一样。万一打赢了呢,就可以跳出斯大林的圈套。
avatar
新手庚
16 楼
而老毛把打仗的经验用在发展经济上,焉能不败。
avatar
wanderlustnyer
17 楼
第一次交锋是1946年在伊朗。

当时杜鲁门用核威慑逼苏联退兵。参加曼哈顿计划的一些物理学家在这个事件后决定帮苏联发原子弹。

avatar
f2022f
18 楼
奠边府大捷就是2维军队打3维军队所取得的重大胜利。迫使法国撤出越南。
avatar
f2022f
19 楼
苏联政府太软弱无能。如果坚持封锁,要不了多少年,美国就受不了,一定会与苏联求和。
avatar
hkzs
20 楼
法国不是什么3维军队,50年代的法国空军啥也不是。就是现在,也算不上什么玩意。3维军队有且只有美军。

俄军都不是!看看他们在乌克兰的怂样。

avatar
f2022f
21 楼
当时法军和你现在想的一样,迷信3维对2维。所以才敢在越军后方建立一个军事基地,妄图靠空军提供后勤,结果大败。
avatar
hkzs
22 楼
美国空军可以单靠空运维持百万人口的西柏林一切物资供应,法国空军有这个能力么?没这个能力自诩什么3维?

美军的3维是实实在在的3维,就像美军的实力是实实在在的实力一样。

avatar
f2022f
23 楼
美国在越南战争中不还是3维吗?不是照样被2维的越南打跑了吗?

除了巨大的人员伤亡,武器的损失也是美国军方难以承受的。根据相关资料记载,美国军方(包括美国空军、海军航空兵和陆军航空兵)在越南地区损失各类飞机8600多架,其中美国空军损失飞机2100多架。

avatar
有言
24 楼
庚兄好!-:)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