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擦一面八十年的镜子

擦一面八十年的镜子

博客

这面镜子有八十多年了,一直没有丢失,但是伤痕累累,开始模糊不清。可惜的是,我一直没有机会得见其全身,只零星道听途说。在我们的百宝箱里,它历史虽短,却是非苦难深重。

这面镜子就是20世纪中国近、现代史,尤其关及众民国时期知识分子和学者的历史。岳南的《南渡北归》三部曲,是中国近现代学者们的流浪史诗,他们在抗战及1949年前后,流离颠沛,沉浮变幻,忧国忧民,学术成就等等大小事体,无不令人惊心。才掩卷第一部《南渡》,这面被蒙了八十多年灰的镜子,才算被掸去一角。以史为镜,以古为鉴,但这段历史曾被刻意掩去,许许多多中国近现代国宝级的学者我在读这本书时才第一次听说,耻也昧也!能读到这本书,我之幸也。

但凡读史,人物事件之多,不能全记。况且观点相异或相补,容易头晕脑胀。非得至少捋三遍,且是正史、外史、野史都不排斥,尤其正史不明的时代,从不同人不同立场,才可知个大约全面。《南渡北归》给我扫了盲。说实话,历史不是我的强项,也不是我原本的兴趣。史中多政治,政治有奸诈,我避之唯恐不及。但是文史又可一家,尤其中国文学,文史和起来,就是国学。读文学作品到一定程度,必定和历史有交汇。再者,没有历史大背景的文学作品,也难以有深度。与其躲,不如拥抱。今年初,开始读历史普及系列《易中天中华史》,津津有味,目前快读完先秦,明年完成秦汉六本和隋唐两本。不晓得他什么时候会写近现代。易中天是厦门大学的历史教授,不仅通中国、世界历史,而且口才极好,枯燥的历史被他讲得妙趣横生。他的书思路极其清晰,最主要的是简繁有节,不是一鼓脑地把资料倒你跟前把你活埋了。岳南是作家,擅长历史题材和考古题材等纪实文学。有趣的是,一位历史学家把书写得十分可读,一位作家把书写得像历史论文,颠倒我的想象,也印证了文史交叉不可避免。

倒不是说《南渡北归》有多枯燥,60万字的大作,起初陌生人物排山倒海,每人有自己的故事线。作者旁征博引,注解可能长于正文,我这个史盲有些吃力。(对,史盲,以前在国内中学学的基本不能算。)这些风云人物不是为友共事就是有笔墨官司,有了交集,故事很快生动起来。读完20万字以后,开始上钩,急切想知道这一大批学者和知识分子如何再千辛万苦回到他们原先的地方。南渡时三千里步行,师生抵达云南昆明,衣衫褴褛,却振奋又悲壮。在炮弹中上课,培养了许多日后国家各行业的泰斗和专家,这就是著名的西南联大的故事。七七卢沟桥事变后,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师生奉命离开京津,由军队护卫,先达长沙,后迁昆明。一路各省鼎力支援,所到之处,当地政府鸣锣告示,不许涨物价,倾所能提供食宿。后来中央研究院史语所运文物和书籍南下时,连湘匪都以民族大义为重,没有打劫。诸此种种,让人挥泪。西南联大八年抗战期间,培养了两千多学生,其中包括赵九章、王希季、邓稼先、朱光亚、巫寧坤、李政道、汪曾祺、邹承鲁、殷海光、屠守锷、彭珮云、劉廣京、杨振宁、谢玮黄昆等等。此为蒋介石一大功。

岳南另一大力着墨的是中央研究院,尤其是傅斯年主导下的历史语言研究所,最多时有70人在职。战乱中,从广州、南京搬迁至北京、长沙、昆明、四川李庄。且不说运输的惊心动魄,上千箱的文物、书籍、仪器辗转混乱的水陆,一部分留在了南京、南昌、长沙,或抵达李庄,或毁于战火,散落各地的不知道最后北归时是否收拢,看得很揪心。三百年来第一大师陈寅恪仓惶离开清华园时,只抢出部分手稿和小部分书籍,南下逃亡途中将它们装运两只木箱托运。到达云南蒙自以后开箱,只见两块大砖头,手稿书籍被盗,陈寅恪当场晕厥。17年后,1955年,一越南彭姓华侨寄信陈寅恪,称在旧书市买得陈当年遗失的批注本两册,意欲归还。无奈越南当局禁止书出口,只好等待机会。却等到越战爆发,彭家毁于战火,包括陈寅恪批注的《新五代史》一并化为灰烬。陈寅恪逃难前后,父死妻病,内外焦灼,遂一眼失明。陈的命运,其他知识分子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无一不在血泪煎熬之中。

甲骨文挖掘和研究是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一大成就。我也是甲骨文盲,趁机被科普了一回。初级故事是这样的:中药里有一味药叫龙骨,就是龟背。前清金石学家王懿荣,因患疟疾,派仆人去购买药品。买回的药品中有几片刻有符号的龙骨,王懿荣疑是古代的文字,遂派仆人到全城药铺搜买。后来甲骨四堂之一的罗振玉四处打听,得知甲骨来自河南安阳小屯村,并从当地购得二万余片甲骨。甲骨四堂之二的王国维考据后,证实产地就是商朝盘庚迁都的地方,史称殷墟。殷墟在南北朝、宋元书著里就有记载。甲骨四堂之三董作宾找到了殷墟遗址,于1928年会同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开始了对殷墟的挖掘。九年间有15次挖掘,抗战爆发后被迫中止。日军一路打进安阳,到了殷墟一通乱挖,盖垂涎已久。中国的考古学就是那个时候开始的,散落世界各地的甲骨十之八九来自殷墟。除了甲骨,还挖掘了大量其他文物,当时大概的分工是董作宾研究甲骨,李济研究青铜陶器等。值得一说的是董作宾是甲骨四堂中唯一有田野考古经验的人,其他三位都是室内甲骨学家。而且他是自学成才,最初是街头卖旧书旧货的,也不曾留过洋。倒是梁思成同父异母的弟弟梁思永,为中国第一位考古学博士,殷墟15次挖掘有一半是他主持的。梁思永年轻有为,更叹其父梁启超有远见卓识,叫一子学建筑,一子学考古,一子学火箭工程,均成本专科第一人。说给我女儿听,她不信,说家长怎么可以这样规定孩子的专业。这是闲话。梁家两子都曾经就职史语所,可见史语所人才济济。另外一则闲话,关于甲骨四堂之四的郭沫若,是第二卷《北归》里的内容。此君不说也罢,基本没啥好事。亡命日本的郭沫若跟史语所借轰动一时的大龟四版的全份拓片,傅斯年和李济以最快的速度寄去日本,并特意说明此拓片尚未发表,仅供参考。结果是,郭沫若抢先把拓片编入他自己甲骨文研究新书《卜辞通纂》里,在日本发表。没有事先征得拥有者同意,尽管书里对董作宾和李济大加吹捧,也难压傅斯年之愤,不掩郭氏小人之心肠。

小人到处都有,战乱中也不例外。还有一个不例外的就是腐败。民国四大家族在民不聊生、饥号遍野的战争年月奢侈腐化,官官相护,是失去民心一大原因。虽然后来上台的政党有过之而无不及,百姓当时尚看不到。看来腐败的根源不在主义,而在文化和制度。还有,我觉得蒋介石压根不会打仗啊,怎么当上黄埔军校校长的?抗战中后期衡阳一战,那么重要的地方,居然只有1.7万军队把守。日军看穿其战略目的以后就是不上钩,老蒋居然毫无办法,眼睁睁看着1.7万守军弹尽粮绝全部牺牲。从此中国西南一线被日本打通,直达缅甸。

 

不过有一点,我是很钦佩的,就是蒋介石对知识对学者对文化的保护,肯下血本,懂得保护和培养战后治国之材的重要性。卢沟桥事变后,国民政府命令敌战区国立大学全体师生南迁,每人发放路费。仅仅是迁到昆明的大学就有20多所,可见规模之大,耗资之巨。另一例,仓惶逃离大陆最后时刻,还不忘史语所挖掘的文物,一共运了二千多箱!这些文物有一小部分留在了大陆,现存故宫博物院和中国历史博物馆,大部分在台湾保存,惜也幸也!

明年有机会去台湾,定要亲眼一睹殷墟挖出来的宝贝。

《南渡北归》也讲述了不少北大、清华的历史,说起来清华的历史更辉煌更跌宕起伏。中国的首批海龟就是出自清华。虽以前也略知清华的历史,读完《南渡北归》之《南渡》,我还是被震撼了,不光是人材之众,更是因为这些留学款子的来历。其实很简单,清朝义和团招来了八国联军,清朝被打败后签了辛丑条约,给每个国家赔巨款,分39年还清。因为义和团发生于1900年即庚子年,所以赔款又称庚子赔款。1904年美国开始讨论退还赔款,退还方式是让中国派遣留学生来美留学,于1909年生效。留美学生是要考试选拔的,选拔后到游美学务处学习,即留学预科班,合格者送往美国。这留学预科班就是清华的前身。后来其他国家纷纷效仿,庚款留学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这批年轻人带回来了新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技术。国家之灾变成培育栋梁之源,这又是一个大圆圈啊,实在令人唏嘘。

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不是此书重点,但是提到的几位学者,不能不让人起敬。哲学教授金岳霖在二十年代就提出知识分子要有独立人格,不做政客,不以发财为目的,要有独立的环境。“与其做官,不如开剃头店,与其在部里拍马,不如在水果摊上唱歌。”后来他自己是否做到不得而知,在民国的时候他是做到了。八卦一下,金岳霖的心中女神是林徽因,据说因她而独身一辈子。徐志摩在作者笔下没有份量,有份量的都是大师级的学者和专家。这些大师仙去之后,中国再无大师。

浴血奋战的八年,是长河一截。饮取一碗过往水,擦拭一面故人镜。勿使忘却,勿使蒙灰。

书中史实是否属实,我无法考证。写史有史观,也是可以甚至应该的。但不应带有个人感情,否则有谩骂之嫌。对吴宓和徐志摩的个人感情生活描述,用词之粗鄙,就是一例。凡此种种,更像街巷之议,难登大雅之堂。还有错别字之多,不是反复印刷本里该有的瑕疵。出版社之误? 作者之误?

最后以《胡适谈读书治学》几句话做结(感谢叶子的读书笔记)。读书需要配几副眼镜,人类学一副,还有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等等。治学有三观:蜘蛛式,靠自身分泌丝;蚂蚁式,喜聚集搬家;蜜蜂式,采花造蜜。蜜蜂的方法,是又学又思,最为理想。共勉共勉。

 

2016.12.14. 美国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夕阳影里一归舟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