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收藏点滴(三十)从南宋/元传世贯耳瓶上看“官哥不分”(3)

收藏点滴(三十)从南宋/元传世贯耳瓶上看“官哥不分”(3)

博客

在官哥窑瓷器的胎土,胎色,胎质(俗称“铁胎骨”)釉质、釉层(俗称“大观釉”)进行分析中,发现官哥窑瓷器的物质条件与制作工艺都非常一致。1952年英国大维德爵士(David, Sir Percival)在〈 JU AND KUAN WARES. Imperial Wares of the Sung Dynasty, Related Wares and Later Derivatives〉的前言里所阐述:“哥窑就是官窑,两者系一窑所出,哥窑只是品级较次的官窑,是元代仿官的产品。”这一论点,在历史上,影响甚为深远。整个西方业界,包括台北故宫的学者,都崇尚之。那么,官哥真的没有分别吗?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显然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比对分析。

9,釉色

“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为特色的北宋汝瓷,被后人视作天造之物。南渡后,重建官窑,仿故京遗制,做青瓷。袭汝瓷风格,不以繁杂的装饰来美化器物,只以釉质、釉色取胜。虽达不到汝瓷的天青色,但也釉面滋润柔和,纯净如玉,其中粉青釉色为上。这种釉色呈现沉着的淡青绿色,内蕴有神秘感,半透明,光泽反射弱,不如龙泉窑瓷的绿色深。从修内司官窑窑址出土的器物来看(图24),釉色品种是多样性的。不仅有深浅浓淡之分,有色差,在釉色种类中还有月白釉色类,灰青釉色类及米黄釉色类等等。而且,窑址出土的残瓷釉色,是不能与传世品相比的,其多数不够入贡资格。这些残器釉面的质感和釉色都与传世品相差很多,有的甚至是烧坏了的作品。

图24:南宋官窑博物馆藏出土残瓷

根据两岸故宫和国内外博物馆藏有的、传世的官哥贯耳瓶的釉色种类(图片有色差),我现将所见到的近四十件瓷瓶集体亮相,以供查询。上海博物馆等馆藏的贯耳瓶,因属近年来的考古出土物,不属清宫传世品,所以没有被列入。随着研究扩大与深入,以下资料还会有不断的补充和更新。

第一种:粉青(天青)釉色类

修内司官窑: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6件(图25)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1件(图26)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1件(图27)

郊坛下官窑: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1件(图28)

哥窑:

台北故宫博物院1件(图29)

*台北故宫修内司和郊坛下官窑资料来源于1988年宋瓷官窑特展。

*北京故宫官窑资料来源于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丛书。

*中国国家博物馆资料来源于国博网站。

*台北故宫的哥窑资料来源于维信公共平台文章,该粉青釉贯耳瓶,有学者认为它是官窑瓷,并不能把它定位于哥窑。由于这件瓷瓶鲜有亮相,暂定位为哥窑,这个命题待今后有机会深探。

 

第二种:月白釉色类

修内司官窑:

台北故宫博物院3件(图30)

郊坛下官窑:

台北故宫博物院3件(图31)

哥窑:

北京故宫博物院2件(图32)

台北故宫博物院1件(图33)

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1件(图34)

伦敦大维德基金会1件(图35)

*台北故宫修内司和郊坛下官窑资料来源于1988年宋瓷官窑特展。

*北京故宫哥窑资料来源于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丛书,但由于没有注明具体釉色,暂列入此类中。

*台北哥窑资料来源于维信公共平台文章,但由于没有注明具体釉色,暂列入此类中。

*旧金山亚博的哥窑资料来源于Chinese Ceramic一书。

*伦敦大维得基金会哥窑资料来源于维信公共平台文章。尽管大维德基金会断代为元代,但有国内学者认为该件器物为明代仿哥窑。

 

第三种:灰青(油灰/浅灰)釉色类

修内司官窑:

台北故宫博物院1件(图36)

伦敦大维德基金会1件(图37)

南京博物院1件(图38)

郊坛下官窑:  

克利夫兰博物馆1件(图39)

哥窑:

北京故宫博物院1件(图40)

伦敦大维德基金会1件(图41)

*台北故宫修内司官窑资料来源于1988年宋瓷官窑特展。

*伦敦大维德基金会哥窑资料来源于维信公共平台文章。该官窑器物断代为元代,且为官窑。但有国内学者认为是浅青釉哥窑。

*南京博物院资料来源于维信公共平台文章。

*克利夫兰博物馆官窑资料来源于维信公共平台文章。

*北京故宫哥窑资料来源于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丛书。但由于没有注明具体釉色,暂列入此类中。

*伦敦大维德基金会哥窑资料来源于维信公共平台文章。该哥窑器物断代为南宋,但有国内学者认为是清代浅青釉六方哥窑贯耳瓶

 

第四种:米黄(青黄/淡黄/蜜蜡/鹅皮黄)釉色类

修内司官窑:暂无

郊坛下官窑:暂无

哥窑:

北京故宫博物院4件(图42)

伦敦大维德基金会2件(图43)   

       

*北京故宫哥窑资料来源于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丛书

*大维德藏哥窑资料来源于笔者看展

 

第五种:其他

官窑:台北故宫博物院2件(图44)

哥窑:瑞士博物馆2件(图45)

*台北故宫官窑资料来源于笔者看展。这两件瓷瓶,被台北故宫业内学者定位于元代官窑(图46)。也就是说,这种“青瓷碎器”,不再是“传世哥窑”一个独立的窑口,而是属于元代仿南宋官窑的一大类。这是台北故宫不仅承袭了英国大维德爵士的理论,而且把传世官哥瓷器与近十年的田野考古资料相结合,进行比对研究的体现,是一新的尝试。然而,上述这些窖藏或馆藏的贯耳瓶,没有任何一件与传世的南宋官窑瓷器完全一致的特征证据。虽然他们的制作是采用了南宋官窑的烧造工艺,但在釉色、纹片艺术上,他们应属独立派生出来的一类。甚至,仔细比对“类哥窑”器,安徽繁昌元代窖藏的哥窑瓷瓶(图47),它虽与故宫的传世贯耳瓶器型相近,但他们之间也还是有诸多的不同。比如,窖藏贯耳瓶的釉色为灰青,釉质上有雾状折光,微有磨砂质感,整体有带色细纹片;而台北故宫藏品为浅灰釉,釉面酥润。一个瓶是有大小相间的带色纹片,一个为透明冰裂纹,布满全身。显然,我们把上述这些传世和窖藏的贯耳瓶,不能看作都是同类的哥窑。我们需要进一步地剖析官和哥,哥与“哥”之间的联系及区别。

*瑞士博物馆资料来源于微信公共平台文章,因不了解它们是否是宋/元哥窑器而无法进行分类。

图46,47

总之,从传世的官哥窑贯耳瓶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官窑的大多数产品是以粉青、月白、灰青釉色为主的,这与宫廷崇尚青瓷是分不开的。而哥窑大部分产品为月白、米黄釉色,似乎是不够入贡条件的。而哥窑制作的精致程度与呈现的艺术效果,又与官窑不分伯仲。这一现象,不得不使学者们认真考量哥窑的特殊性。

(未完〉

(参看前文“收藏点滴26 & 27”所列的文献资料,此文有所引用,特此声明。)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yinny自拍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