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癌细胞是怎么发生的(6)可以引起癌变的因素

癌细胞是怎么发生的(6)可以引起癌变的因素

博客

癌细胞是怎么发生的(6)可以引起癌变变的因素

 

好,现在我们知道了,一个正常细胞变成癌细胞的根本机理,是细胞内的2种基因,Proto-Oncogenes(原癌基因)和Tumor Suppressors(肿瘤抑制基因),发生了突变。那么,哪些因素会引起基因突变呢?

 

我们已经知道,基因突变,是指我们的细胞内的DNA的结构被改变了,我们所说的“木牌串”上的木牌被换掉了。也就是说,任何因素,只要能进入我们的细胞,破坏DNA的结构,确切的说,把“木牌串”上的木牌换掉,而这个木牌,又恰恰是那些蚂蚱串的名单中的一个,蚂蚱被换掉了,基因突变就发生了。

 

哪些因素能够进入我们的细胞并且破坏DNA呢?常见的有:放射线,紫外线,各种能够破坏DNA的化学物质,包括我们呼吸时进入我们的呼吸道,并且被吸收的某些化学物质,包括我们吃入的食物,饮料所含的某些化学物质,包括食物被代谢以后的产生的某些化学物质,等等等等。这个名单还在不断增加。

 

具体哪些物质,各种文章介绍很多,本文不作具体罗列,主要探讨已知的可能的机理。

 

一些放射性物质发出的放射线,阳光中的和有些医用的紫外线,食物代谢产生的自由基,都能够直接攻击DNA,破坏DNA,用我们的话说,就是打掉原来的木牌,然后如果检修工再犯错误,放上错误的木牌,于是突变就发生了。有些食物的代谢产物,本身结构类似赵钱孙李的结构,在DNA重组或复制时被装进了DNA,于是这段DNA的功能也就变了,或者说基因被突变了。

 

 

有些病毒感染,会把病毒自身携带的Oncogenes(癌基因)转录给人体细胞。于是人就得到了Oncogenes,其作用和从Proto-Oncogenes突变来的Oncogenes一样,此时,就可以启动细胞癌变的过程,这个细胞就有可能变成癌细胞。还有的病毒,在细胞内复制时,能够把人体细胞自身的DNA破坏或引起突变。使得Tumor Suppressors(肿瘤抑制基因)被抑制或灭活,这样,也可引起癌细胞发生。

 

还有就是在细胞分裂时,需要复制一套DNA给子代细胞,复制时,重组时,分裂时,都会产生错误,造成突变。

 

由于化学物质,紫外线,放射线等等的污染加重,病毒的感染,人体细胞内的DNA的突变每天都在发生。如前所说,幸运的是,人体细胞染色体含29亿碱基(29亿块木牌),并不是所有碱基突变造成基因突变。即使基因突变了,并不是所有突变都造成基因的激活或灭活。并且,人体细胞有2万多基因, 在Proto-Oncogenes被激活或Tumor Suppressors被灭活时,这个细胞就会变成一个生长失去控制的癌细胞。

 

决定人体基因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中。由于人体有23对染色体。除了决定性别的XY染色体,其余的染色体是成对的。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人体基因,在细胞核内有2套。常常在某个染色体的DNA上某个基因被突变了,但是在另一染色体上没有突变,这个基因还可以有活性。一般来说,只有在2套DNA上的同一个基因都突变了,这个基因才会失去活性。

 

有这种可能,一个人的某个细胞的一条DNA的Tumor Suppressor20来岁时突变了,但是由于另一条DNA的这个Tumor Suppressors基因没有突变,所以癌细胞不会发生。但是在他5,60岁的时候,另一条的DNA的Tumor Suppressors也突变灭活了(这个在Oncogenesis上,叫第二次打击),这个人就会发生癌细胞了。这也是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生癌变的几率也增加的根本原因。因为人体细胞的突变是积累的。

 

假如一个人,出生时一条DNA上的上述的2种基因,Proto-Oncogenes(原癌基因)和Tumor Suppressors(肿瘤抑制基因),已经有一个突变,那么这个人,发生癌细胞的几率就大大高于2个基因都正常的人。因为别人需要在“2次打击”以后细胞才癌变,这种人只需要1次打击。也就是说,这2套基因中的一个基因突变了,身体内就好比埋下了一个地雷,第二套中的另一个再突变,这个地雷就被引爆了。

 

由于各种污染的加重,人类寿命的延长,在人的一生中基因突变的积累,人类癌症发病率在增加,这是趋势。尽量避免接触和暴露于某些化学物质,紫外线,放射线,病毒感染,尽量避免进食有可能含有或在代谢时会产生致癌物质的食物,等等,是避免癌细胞发生的重要措施。

 

这是癌细胞产生的大致机理。但愿我阐述清楚了这个问题。也希望这样说能够帮助大家理解肿瘤发病的机理,有助于大家避免,预防,和治疗癌症。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越王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