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么跟老公学习亲密之旅
昨天查了博客,从我开始写“亲密之旅”系列第一篇到昨天为止的最后一篇,整整两年过去了。
亲密之旅我一共学了有四五遍吧,记笔记无数,带小组一次半,试图单独跟老公把所有课程上完,老公上完两次课以后,虽然每次都答应,但每次都没时间,最后不了了之了。
不学就不学,他不学我自己学。
学完之后我还得写出来跟大家分享。
从第一篇文章开始老公就是我最挑剔的读者。我对他说,“我需要你的鼓励和支持。”但老公不管我的需要,只是非常诚实地告诉我:“我一看就不是你的文章,简直象黄博士的再版,你不能囫囵吞枣,要写出你自己的心得体会。比如这里那里,还有那里。”
第一次听他这么说的时候,我跟他有很多争论,到最后甚至有一点点不愉快。
写到第三篇之后,有点写不下去了,因为我知道他说的是对的,我不是专业人士,我必须写得接地气。
在辍笔不写的那段日子里,我悟出一个道理:你要扩大自己的心理容器,允许对方说他的心里话。我文章里不是明明写得很清楚的嘛!不能只是纸上谈兵,其实我跟他讨论的过程,就是给我机会让我学习具体应用的机会。
想通之后,我才又拾起笔,接着往下写。
老公一直跟我讨论这套治疗方案的局限到底在哪里,他总结出三种人无法从这套治疗方案里有收获。
哪三种呢?
第一种是对心理学根本不感兴趣,无法理解,也无法明白那些道理的人。什么思想,什么情绪,什么情感依托模式,什么这个那个的,有必要搞得那么复杂吗?
第二种是根本不想改变自己的人。我不改变,你改变。你这套东西让我学习,我不要学习,改变自己太痛苦。
第三种是满脑子只为自己打算,根本不想着什么亲密,什么爱人,什么付出的人。比如有些动不动就伸手打老婆的人,他靠动武就能让对方屈服顺从,为什么要学那些东西。
他之所以总结这些,是因为我一直跟他讲:“每个人,只要认真肯学习这套东西,一定会有收获,哪怕5分收获都会提高自己的情感生活质量。”而他坚持地说:“对有些人,根本没有用。”
就是这样,每篇文章他都认真看,看完之后给我意见,甚至于个别两篇我自己很满意的文章,他看了之后完全不接受,要求我重写。改第一稿他不满意,让我改第二稿。他的说法是:逻辑不清楚,思路不连贯,写得太拉杂。我看了看他指出的拉杂的部分,基本就是情绪分析的步骤,关系修复的步骤等等。后来我坚持说,一定要把这些步骤放到文章里去,因为道理明白之后,到了第四遍,第五遍,剩下的就是这些步骤,它们是精华所在。
在这个过程里我一点点看到自己的进步,从开始自我防御,自我辩护,到中间变得有点无所适从,再到最后坚持自己,这其实就是我的成长。
而老公一直都是说这套东西效果打折扣,个别地方太简单,各种意见他都说,他说我就认真听,个别比较精彩的句子还记下来,陆陆续续加到文章里面去。
某一天,我笑眯眯问他:“同学,你一直觉得这套治疗方案有局限,那么,你自己总结的三种人里,同学您是哪一种呢?”
老公认真思考了一会儿,诚恳地说:“我是第二种,不想改变自己的。”
我大笑。
某一日他又问我:“我真的有那么难改变吗?”
我说:“你吸收知识的方式不同。对于有些东西,你采取的是批判式接受,毕竟那里面很多理念跟你的系统有冲突,你的系统有时会把它们当作病毒处理。”
讲完之后我这才想起来,从我开始接触亲密之旅开始,跟不少的男士们沟通过,甚至采访过一些先生,他们很少有人持着热情接受的态度来对待这套治疗方案,我甚至可以感受到有些老公的害怕,他们怕太太拿着这套东西要求他们说,你看你,你得学习如何爱我。还有其他的,比如:我的家事不要人家管,家里不吵不闹就好了,和平万岁,搞什么亲密不亲密。
可以批评男人说,看你们的ego多么地大,多么地自以为是。也可以这么说:平均来说,男人比较稳定,一旦观念形成,不太容易改变,比较坚持,当然有时候可能就会因为这种坚持显得有点固执。
凡事都有两面性。
然后我问老公:“你是不是吸收所有知识都是要先批判,抨击地呀?”
老公说:“不是,比如罗辑思维,我就很愿意接受。从里面懂得了很多道理。他讲东西逻辑清楚,证据很多,论点鲜明,很容易跟着思路走。”
我这才明白,沟通的时候,方式很重要,角度很重要。
对于男人来说,明确的指令,简单扼要的叙述,清晰的思路,有力度的论据更有说服力。
但是就算如此,我写的这个系列他还是一篇不落的都看了,基本每篇都吐槽,因为要吐槽,就得找吐槽点,其实也就是他在思考,在学习。
润物细无声。
他自己也承认,是在不知不觉中一点点改变,一点点被影响了。
一颗种子下去,要等时间才会慢慢生根,发芽。
万事万物都有时。
更何况,这些吐槽的时间,这些讨论原本就是加深关系的过程,不是流于表面的柴米油盐,而是很深入地从各个方面讨论人的心理需求,这些,就已经是亲密之旅的课堂了。
所以说,这两年,是老公陪着我,好好地上完了亲密之旅课。
偷偷地进村,打枪地不要。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