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院的问题
最近看到几条关于孔子学院的消息:
1.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宣布中止与孔子学院合作。其副校长表示,在大学内存在由外国资助的机构,此种做法值得怀疑。
2. 2012年9月,中方派来的新负责人带着汉办的直接指示,质疑法方的教学内容,并要求里昂孔院与法方承办高校汉学研究中心之间加强融合;并提出建议,让里昂孔子学院参与里昂第三大学中文系相关学位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于是,2012年11月,汉办主任许琳直接要求法国里昂孔子学院的相关负责人辞职,并在没有任何警告的前提下单方面中断了资金的提供。利大英教授同时指出,正是因为法国里昂第三大学有多年的中文教学传统和丰富的经验,所以教授和学者们都格外强调要尊重历史事实。因此,汉办通过孔子学院来推广中国的历史文化的方式方法可能不太容易被与里昂第三大学全盘接受。
3.《华尔街日报》2日报道称,最近几所大学的举动表现出他们对孔子学院的行为很不满意,如孔子学院无法教授技能和拒绝接受一些中国历史负面内容的篇章。文章称,类似孔子学院的机构在西方很多,如英国文化协会、法语联盟等,美国电影电视也大都带有鲜明的本国意识形态特征。如今面对以及快速发展的中国,美国文化也显示出外强中干的虚弱。
从媒体报道来看,孔子学院所引起的纠纷已经遍及美国,加拿大,瑞典,法国,那些指控美国抵制孔子学院是因为外强中干的人看来需要扩大打击面。
在我看来,孔子学院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并不算强,注重的是中国语言,文化的传播乃至经贸方面的教学,可以说是一种软性的对外宣传。对于孔子学院在国外的合作方来说,孔子学院的“受欢迎”无非是因为中方提供经费,人员,教材,而外方提供场地,因此,外国对孔子学院的“欢迎”一是因为学习中文的确是本国和本地区的一种需求,但更重要的就是既然中国愿意倒贴钱送货上门,就算傻子也明白有便宜不占白不占的道理。但是问题就在于,孔子学院除了中国出钱出人以外,其存在和日常管理基本上全部依附于一所国外的大学,这必然会造成孔子学院这个外来势力(在外国人眼里当然是“外国”文化势力)和大学本身固有的机构设置,文化气氛,学术传统之间的一些冲突,特别是西方文化强调的学术自由不受干涉的传统。在美国的大学里,教授无权禁止学生从事任何一个人文社会课题的探索,和对任何一个话题进行讨论,但以孔子学院的官方背景,必然会对合作方进行种种设限,特别是那些涉及中国宗教,政治,两岸关系的敏感议题。一位美国学者曾经跟我提到国家汉办(孔子学院的主管部门)在欧洲试图禁止对方的宣传材料出现“蒋经国基金会”字样,对方虽然一时屈服,却造成了对汉办的恶劣印象。在国外生活多年的人应该理解,如果西方的教育机构的确受到台湾“蒋经国基金会”的资助,那么列出其名字是最基本的行规,也没有任何法律,任何机构,任何谅解备忘录规定学习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西方机构和个人不得接受“蒋经国基金会”的资助。这样的抗议显然是违背情理的。按照《孔子学院章程》第六条, “孔子学院应当遵守注册地法律法规,尊重当地文化教育传统与社会习俗,并且不得与中国有关法律相抵触。”可以说,抗议对方的文字材料出现“蒋经国基金会”事实上违背了孔子学院自己的章程,就是尊重当地的教育传统。
在我看来,孔子学院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并不算强,注重的是中国语言,文化的传播乃至经贸方面的教学,可以说是一种软性的对外宣传。对于孔子学院在国外的合作方来说,孔子学院的“受欢迎”无非是因为中方提供经费,人员,教材,而外方提供场地,因此,外国对孔子学院的“欢迎”一是因为学习中文的确是本国和本地区的一种需求,但更重要的就是既然中国愿意倒贴钱送货上门,就算傻子也明白有便宜不占白不占的道理。但是问题就在于,孔子学院除了中国出钱出人以外,其存在和日常管理基本上全部依附于一所国外的大学,这必然会造成孔子学院这个外来势力(在外国人眼里当然是“外国”文化势力)和大学本身固有的机构设置,文化气氛,学术传统之间的一些冲突,特别是西方文化强调的学术自由不受干涉的传统。在美国的大学里,教授无权禁止学生从事任何一个人文社会课题的探索,和对任何一个话题进行讨论,但以孔子学院的官方背景,必然会对合作方进行种种设限,特别是那些涉及中国宗教,政治,两岸关系的敏感议题。一位美国学者曾经跟我提到国家汉办(孔子学院的主管部门)在欧洲试图禁止对方的宣传材料出现“蒋经国基金会”字样,对方虽然一时屈服,却造成了对汉办的恶劣印象。在国外生活多年的人应该理解,如果西方的教育机构的确受到台湾“蒋经国基金会”的资助,那么列出其名字是最基本的行规,也没有任何法律,任何机构,任何谅解备忘录规定学习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西方机构和个人不得接受“蒋经国基金会”的资助。这样的抗议显然是违背情理的。按照《孔子学院章程》第六条, “孔子学院应当遵守注册地法律法规,尊重当地文化教育传统与社会习俗,并且不得与中国有关法律相抵触。”可以说,抗议对方的文字材料出现“蒋经国基金会”事实上违背了孔子学院自己的章程,就是尊重当地的教育传统。
由政府出面在国外举办传播本国语言和文化的机构, 孔子学院并非是唯一的一家。以“歌德学院”为例,其宗旨和定位都和孔子学院类似,即,提供非学历教育,从事文化传播和信息咨询:
歌德学院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在世界范围内积极从事文化活动的文化学院。
我们的工作是促进国外的德语语言教学并从事国际文化合作。除此之外,通过介绍有关德国文化,社会以及政治生活等方面的信息,展现一个丰富多彩的德国形象。
借助由歌德学院,歌德中心,文化机构,阅览室以及语言学习及考试中心构成的网络,我们从事对外文化和教育交流的工作。同时,我们也是公共以及私人文化机构、德国各联邦洲和经济团体的合作伙伴。
开放的德国社会和生动的德国文化宛如一个万花筒,它正是我们工作的源泉。我们将德国国内外合作伙伴的经验和创意同我们的专业特色向结合,在对话中展开合作。对于所有积极从事和德国、德语以及德国文化相关工作的人们而言,我们既是服务者,又是合作者,我们独立负责自己的工作,不带有任何政治意味。
我们乐意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和政治方面的挑战,人们应该生活在一个视文化多样性为财富并能相互理解的世界中,为了这个目标,我们将带来更多的创新。
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负责歌德学院在上海及周边地区的工作。(上海官网)
----------------------------------
歌德学院北京分院与中国和德国的合作夥伴及机构密切合作,共同组织并支持国际文化活动。范围涉及到现代艺术,文化,当代事件以及社会政治的哲学问题。项目是和中国合作夥伴共同构思,组织和资助的。目的是通过对话合作建立长期的互相信任理解,以便有助于促进国际文化合作。
歌德学院北京分院为德语作为外语教学的老师提供研讨会和研究班。多种考试项目补充了我们的语言工作。除此之外,我们还设立了各种级别的语言班。
信息中心/图书馆介绍德国在文化,社会,政治生活等方面最新的信息。这里为所有对德国感兴趣,想学习德语的人们提供丰富的书籍及其它资料。 (北京官网)
但是一个显著区别在于:北京歌德学院设立在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号数码大厦B座17层,上海歌德学院设立在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内,属于领事馆文化教育处。它的官方属性和自身的地理位置是吻合的,因为它并不试图进入北大或北外的校园,和北京任何一所高校内部的德语教育都没有重叠和冲突。设想把歌德学院北京分院直接开办在北外的校园里,且不说北外是否允许这样的外国政府文化机构存在,即使可以开办,恐怕也难免和北外已有的德语师资,人员,教育理念和宗旨发生冲突。
就内容来说,孔子学院并不象一些西方人夸大的那样,是中国政府意识形态的工具。尽管它必然受到意识形态的制约,但其主体还是文化(太极,书法,武术,节日,饺子…)和语言这类非政治的内容。假如中国可以容纳歌德学院,西方没有理由不能宽容孔子学院,但问题就在于,孔子学院应该独立存在,附属于中国领事馆,或直接在商业建筑内租房开班,提供图书,电影,资源, 正面信息,兼发放免费的饺子月饼粽子。在这样自主的环境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过滤和筛选教学内容或学生讨论的话题(不符合学术自由的大原则,但不牵涉另一机构)。然而,如果孔院一定要寄生在一所大学内,那就难免和这所学校的原有机构发生理念和管理方面的冲突,更不必说大学在西方传统中是言论和思想自由的重要堡垒。中方所谓在正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的继续教育(补习班)之间“加强融合”的建议,令人感到莫名其妙--设想一下歌德学院(因为是正宗德国人而且有很多钱)想要宏观改造和指导一所中国大学的德语教育,中国人会怎么反应。
还有一个事实是,在美国的多数主流大学里,现在都有授予学分的汉语课程。来自中国大陆在美国受过研究生以上教育的汉语教师,不论是同时从事研究和教学,有终身教职的,还是在朝着那条不归路上狂奔的,抑或是只教课的合同制教师已经多如过江之鲫,此外还有大量中国留学生心甘情愿默默奉献,帮助美国同学。可以说, 美国学生或普通美国人只要有心想要跟着地道的中国人学中文, 基本不成问题,这和中国人要想在中国学好德语的情况截然不同。在这种情况下,有没有锦上添花,送货上门的孔子学院,区别其实也真的不大。
简言之,就在世界上传播中国语言文化来说,孔子学院本身也有一定的客观价值, 但是下列做法是不必要的:寻求和国外大学的合作,等待对方申请品牌,标识,建立双方协作的领导层(聘用当地外籍学者作院长,支付薪水,同时要求对方在政治倾向上进行自我审查)。 要建在人家地盘上却要人家听自己的话,最后又因纠纷连连和争执不断导致不欢而散, 自取其辱(孔子学院的官网和声明都有意无意强调外方主动申请办孔院, 倒等于把主动权放到人家手里,因为至今没有听说北京吊销了哪所国外大学的孔院牌照,倒是人家主动把孔院扫地出门)。真有文化自信又不差钱, 就应该有信心和勇气在国外独立注册,也租他个“XX大厦B座17层”开门办学(虽然实为补习班),积极主动地自主管理,直接面对公众,象歌德学院那样“独立负责自己的工作”,不需要聘用外籍学者进行行政管理然后再指责对方。假如孔院不再依托国外大学,由中方独立管理,就再也不会出现诸如“法国里昂大学孔子学院计划邀请艾未未” 这类事情及其争端。一个没有孔子学院的里昂大学自己不论邀请任何人,都和中国的任何机构无关;反过来,一个独立的,由中国人直接负责的孔子学院自然不可能去邀请什么艾未未。
除非,办孔院的意图中真有打入敌人内部,对西方大学涉华课程暗中进行逐步改造的秘密计划...但假如真是后者,那么这些大学里鬼精的老外们岂非没有看错。
还有一个事实是,在美国的多数主流大学里,现在都有授予学分的汉语课程。来自中国大陆在美国受过研究生以上教育的汉语教师,不论是同时从事研究和教学,有终身教职的,还是在朝着那条不归路上狂奔的,抑或是只教课的合同制教师已经多如过江之鲫,此外还有大量中国留学生心甘情愿默默奉献,帮助美国同学。可以说, 美国学生或普通美国人只要有心想要跟着地道的中国人学中文, 基本不成问题,这和中国人要想在中国学好德语的情况截然不同。在这种情况下,有没有锦上添花,送货上门的孔子学院,区别其实也真的不大。
简言之,就在世界上传播中国语言文化来说,孔子学院本身也有一定的客观价值, 但是下列做法是不必要的:寻求和国外大学的合作,等待对方申请品牌,标识,建立双方协作的领导层(聘用当地外籍学者作院长,支付薪水,同时要求对方在政治倾向上进行自我审查)。 要建在人家地盘上却要人家听自己的话,最后又因纠纷连连和争执不断导致不欢而散, 自取其辱(孔子学院的官网和声明都有意无意强调外方主动申请办孔院, 倒等于把主动权放到人家手里,因为至今没有听说北京吊销了哪所国外大学的孔院牌照,倒是人家主动把孔院扫地出门)。真有文化自信又不差钱, 就应该有信心和勇气在国外独立注册,也租他个“XX大厦B座17层”开门办学(虽然实为补习班),积极主动地自主管理,直接面对公众,象歌德学院那样“独立负责自己的工作”,不需要聘用外籍学者进行行政管理然后再指责对方。假如孔院不再依托国外大学,由中方独立管理,就再也不会出现诸如“法国里昂大学孔子学院计划邀请艾未未” 这类事情及其争端。一个没有孔子学院的里昂大学自己不论邀请任何人,都和中国的任何机构无关;反过来,一个独立的,由中国人直接负责的孔子学院自然不可能去邀请什么艾未未。
除非,办孔院的意图中真有打入敌人内部,对西方大学涉华课程暗中进行逐步改造的秘密计划...但假如真是后者,那么这些大学里鬼精的老外们岂非没有看错。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康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