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了四百年的疑惑和争执(2)
(对外在世界的认知之十)
在达芬奇把光定义成波以后的两百年里,像开普勒和笛卡尔这样的大家都对光做过不同层面的研究和思考。到了牛顿俯视天下的年代,人们对这个事情的看法还是莫衷一是。这让牛顿对探索光的本质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几十年间,在做了很多实验和思考之后,牛顿认为光不是波。
牛顿在他所著的《光学》一书中,表达出对达芬奇那样说法的不以为然,他以反诘的口吻写到,光线难道不是从闪亮的物质发射出来的很小的物体吗?还记得吧,我在以前的文章里说过牛顿受卢克莱修的影响很深,自称是原子论者,更不要忘记他还是微积分的发明奠基者。当牛顿说很小的时候,他的意思是比撵成细末的面包屑还要小,是小到无法看到的程度的颗粒,是向无限小过渡的粒子。牛顿这么说的理由是,那种被称作是波的东西,在推进途中遇到障碍时会绕过去。想象一下,海水涨潮时,沙滩上的礁石是不可能阻挡住汹涌而至的潮水的,浪会从旁边绕到礁石的后面。但是,光却绕不过去,当强光照射过来时,被礁石挡住的后面是一片黑暗,这是由于光遇到了障碍停了下来。那么,什么东西遇到障碍会停下来呢?当然是物体,小物体。你在礁石后面躲涌过来的浪,你会被吞没;但如果你要是蹲在礁石后面躲子弹,躲光线,你会很安全。听上去,这样的比较分析当然是合乎逻辑合乎道理的,于是,牛顿给出了结论:光是粒子。
在维多利亚时代,英国有个历史学家叫卡莱勒(Charlyle), 他认为,历史是天才人物推动的。在自己的著作《英雄,膜拜和历史》中,卡莱尔说过这么一段话, 伟大的人物总能让天际照亮,其余的人是等着他的火种,他们像是燃料,当然以后也会生成火焰;百万之众中能够点燃他人灵魂之火的人,是因为他有想法。达芬奇和牛顿都是天才,他们都是有想法的人,是在关键的时候头脑里都能迸出思维火花的人。接下来在十九世纪出场的托马斯.杨(Thomas Young),也是位天才,他也是脑子里总是有想法,被人称作“什么都知道的人”,而且是世界上“最后一位”什么都知道的人。对此,我的理解是,自此以后这世界就太复杂了,就不会再有什么“学贯中西”的能人了。
托马斯杨小的时候人很聪明,熟练掌握很多种语言,但他真正的科班职业是一名眼科医生。十九世纪初的时候,拿破仑占领了埃及,他下面的人发掘出来一块奇怪的碑石,上面刻有三种文字,几十年过去了,一直没有人能知道那些文字说的是什么。托马斯杨凭借自己雄厚的语言天赋,花了很大的力气,最终搞明白了埃及象形文字的意思,破解了碑石的谜团。这件事让托马斯杨多才的名声广为人知。
不过,托马斯杨最值得后人称道的,是他在物理光学中的发现和突破。据说,有一天杨在剑桥伊曼纽尔学院附近的池塘边兴致勃勃地散步,这时有两只并排浮水的鸭子在静静的水面上游过,身后拖出了两组三角形的水纹,是两个拉得长长的V字。这引起了杨的注意,他驻足仔细观看那平静的水面上浮现的波纹,他发现了以前达芬奇扔了两块石头后没有看到的东西。杨这时看到的,是鸭子劈开水,身后有两个三角形保持着形状慢慢展开,当其中有的部分相交在一起时,它们创造出了新的复杂的图案,是方块的格子,几何中的方形。图案中有的地方两个浪峰重合形成一个更大的波峰;有的地方重合后却什么也没留下。于是,形成了弯曲的方形。怎么会有两条传动着的线相遇,却什么都没留下呢?1+1=0?怎么可能呢?
杨回去做了一个方形波动水箱,用玻璃做底面。水箱上面横着一根杆,上面分开拴着两根绳子,绳下吊着同等重量的重物。两个重物可同时坠入被精准测量的水面,就像达芬奇同时扔的两块石头,击起水波。在水箱玻璃底下,点上蜡烛,使得水乡里的波纹投影到上方斜立着的屏幕上,以便观察。这样,以前达芬奇描述过的景象出现了。波动保持前行,波源保有标识等等。但是,还可以看到,峰+峰=大峰,峰+谷=平面。 于是,托马斯杨把这种现象叫波的干涉。
接下来,杨把这个实验引入到对光的研究上,他做了双缝实验。这其实是一个即能说明问题,又能激起兴趣的简单操作,如果是家里有十来岁的孩子,真是建议一起亲身揭示一下隐藏着的科学形态。在一张纸上开两个平行的窄缝,再拿一张纸开一个缝。然后点燃一支蜡烛,把一个缝的纸摆在蜡烛的前面,使蜡烛的光亮从第一个缝中通过,变成一束窄线,然后再把两个缝的纸放在后面,用墙当屏幕。这时,你就会看到一组条纹印在墙上。 当两束光的波峰相遇,得到的就是更亮的光,波谷相遇,致使它们彼此更深更暗。这就是水中波纹的道理,波的干涉或衍射效应。
至此,托马斯杨确信,光,是波动而不是粒子。可是。。。
图一,同时往水里扔石头引起的波纹。
图二,双缝实验和光的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