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哥哥上了朝鲜战场
1950年父亲的大哥、我的大伯在劳改农场因病而亡,幼年丧母的大儿子正在北京蒙藏学校(今民族大学前身)读书。抗美援朝的高潮中,16岁的他一腔热血走上街头演讲(这张照片就挂在中央民族大学校史馆里),旋即穿上军装去了朝鲜。
临行之前,南下的父亲终于在北京找到了大哥的这个儿子(关于他的博文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65898/201503/3532.html?)。
我们家两个当兵的。不是和平年代的兵,是枪林弹雨过来的兵。可是他们从来不讲打仗的事。
记得1969年父亲从内人党的关押中放了出来,妈妈养的鸭子要杀掉慰劳他。这件事应该男人操刀,父亲却百般不肯,他说下不去手。
妈妈说:“哼!你没杀过人似的,杀鸡鸭倒装害怕!”
父亲回答:“那是战场,你不杀他,他杀你。。。”
想起我们今天议论战争,好似隔着苏州河看四行仓库战斗的上海市民(比喻如有冒犯,见谅),可以加油可以愤怒甚至可以顿足痛骂。可是身处生死之中的战士们顾不上这些。他们只是坚守坚持奋不顾身。那是军人的职责,不是他们好战好杀。。。。。
电影《长津湖》再次引发对抗美援朝战争的种种评论,时隔70年,吃瓜群众们乐此不疲,可当事人却都沉默着。当然,很多很多在战争中长眠于地下无法开口,但是战争后活着的也很多很多啊!为什么很少听见他们?
怎么杀敌?怎么杀日本人?怎么在黑山打阻击战?怎么冲进廖耀湘的胡家窝棚?怎么剿匪?父亲从来不讲。大哥今年87岁,他也不讲朝鲜战场,不讲志愿军打仗的故事。
不讲打仗故事是我们家特例吗?问过一些老兵,没几个兴致勃勃讲打仗故事给下一代听。
当兵的人有个特点,大嗓门,特别当他们齐聚之时,好像高音喇叭开大会,房顶都能掀了去!为什么?战争中养成的习惯,炮火连天中你不大声喊,什么也听不到啊!
有人在弹幕中批评:战争电影里就会大声嚷嚷!看到这样的话,我很不爽:你上前线细声慢语文质彬彬试试看?
战争的残酷,死亡的威胁,经历者很少愿意再去复原,但是他们的内心呢?
《长津湖》还没有看,不敢妄下断言。
看众多批评,主要是片面宣传志愿军的英勇,抹去了战争的真相与美军的优势。
依我看,歌颂志愿军的英勇没有问题,即使今天的军人可以按电钮杀人,但是军人的英勇气概战斗精神永远不会过时。秉承“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原则,长津湖没有按预定计划歼灭陆一师,但还是逼迫其放弃北进到鸭绿江,撤退了。哪怕你全须全尾退!
什么是撤退?就是打不下去了,至少觉得代价太大不值得了。美国纪录片都有勇气承认这一仗志愿军赢了。虽然惨胜,虽然代价昂贵,还是“胜”,面对冻成冰雕一般的志愿军,以至于对手也要敬礼,那是军人才能理解的敬意。
当下中美交恶,各自都在撸胳膊挽袖子,秀自己的八块腹肌疙瘩肉,这没有问题。记得九十年代末在美国时,在电视上里也看过五角大楼搞的一台晚会,给出征海湾的美国军人壮行,那气氛那风格也是雄赳赳气昂昂。我当时还是很意外:美国文化宣传也有这么简单大白话直截了当的!
歌颂自己士兵的英勇、宣扬爱国主义,战争永远是一个好题材。
只是反思更重要。
抗美援朝战争的反思,其实有一个好的时期,就是八十年代中美蜜月期。可惜囿于禁区没有打破,思想不够开放。。。。等等,等等,种种原因,使得更深刻的回望不能实现。而当下政治上较劲,军事上示威,需要的是斗志,怎么可能心平气和回顾反思呢?尤其国内民粹主义情绪正在高涨,谁这么干,就是逆潮流而动,就是自取灭亡啊!
两国关系紧张时,鼓舞士气是应急需要。
前一段写铁娘子,在《喜马拉雅》听了梅厄夫人传记,感谢城里网友介绍,也看了根据她传记改编的电影《A Woman Called Golda》,昨天晚上又重看了老电影《慕尼黑》,感慨良多。
当年以色列誓言为遭受“黑九月”杀害的11名运动员复仇的暗杀行动,死亡名单也特意凑足11个人。摩萨德成立了一支训练有素的暗杀队伍,分成若干个小组,暗杀每个目标动用一个小组。暗杀活动从1972年10月到1981年8月,持续9年有余。列入死亡名单的11名恐怖分子全部被处死。摩萨德的复仇行动震撼世界。以暴力制止暴力,这让以色列在混乱的中东获得立足之地。
电影《慕尼黑》以此事件为背景,以队长阿夫纳小组为主线,展开报复计划。但是斯皮尔伯格并没有停留在追杀复仇的层面上,没有陶醉于紧张刺激的场面。而是把对这种复仇行动的思考引向更深的层次。影片最后,在连续干掉6个恐怖分子后,特工们也付出生命的代价。其中一个特工说:“敌人做坏事我们不能跟着做,受了几千年苦难不代表就是好人。。。。现在我失去了正义感,失去了灵魂”。
可阿夫纳的妈妈却是另外的态度,她对儿子明确表示,为了犹太人的家园,”无论付出多少,无论多少代价!whatever it took ,whatever it takes!”
阿夫纳最终选择了放弃。
谁对谁错?电影没有评价。
记得谁说过这样的话,好的作品,无论刻画人物还是展现历史,都应该像解一部算式,要清晰地展开每一步骤展现演算的过程,即使有谬误有弯路,也能给人启迪,给人反思,最终答案要交给观众,而不是越俎代庖。
老祖宗说:“吾日三省吾身”。要求过高。
但是这么大事件,70年还只愿陶醉、却不能反思一次自省一次吗?比如说,为什么不得不为他人火中取栗?为什么打过三八线还不停手?为什么非要发动第五次战役?
期待这样一部史诗级的抗美援朝的作品,展示所有的真相,不要急吼吼表态,把答案交给观众。
身在其中,可能很难跳出来。《慕尼黑》这一部寓意深刻发人深省的优秀作品也不是以色列人拍的。
也许,站在第三者的位置上才能更客观地评价看待这段历史。
海外的我们也许可以有这样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