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看希腊(3) ~ 列奥尼达的温泉关
从雅典出发去北部山区Meteora看修道院。途中经过雅典以北200公里处的温泉关Thermopylae,下车参观这个古战场。
公元前480年,第二次希波战争期间,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Leonidas,带领300勇士,面对波斯帝国强势兵力,在此峡谷险关顽强坚守,宁死不退。在杀退了波斯军队的多次进攻之后,列奥尼达与他的战士们全部牺牲,波斯军队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牺牲了二万名士兵和波斯国王的两位弟弟。
波斯帝国是当时最强大富庶的帝国,军队所向披靡,占领的疆域包括小亚细亚,印度河平原,古埃及,色雷斯,马其顿等。波斯国王薛西斯继承父亲大流士一世遗愿,立下誓言征服希腊,报10年前马拉松平原一战败北的耻辱。而国土面积狭小零散,却富裕洒脱,独立不羁的希腊诸城邦国家,被波斯国王视为巴掌大的地方。把这些小小的希腊城邦国家,各个击破,收编到帝国帐下,虽然不能说易如反掌,似乎是势在必得的事情。
然而,在温泉关战役的激励之下,希腊世界难得地放弃分歧,齐心合力,在第二次希波战争的海战和陆地战中,再次打败了波斯帝国。在以后的半个世纪里,波斯人再也没有勇气入侵希腊。这个和平阶段,直到伯罗奔尼撒战争后期,才被打破。
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的雕像,碑座上刻着希腊文ΜΟΛΩΝ ΛΑΒΕ,意思是Come and take them。战前波斯国王向斯巴达国王劝降,说只要放下武器,就饶过他们不死。列奥尼达说ΜΟΛΩΝ ΛΑΒΕ,你来取吧。
斯巴达这个城邦国家,是有两个国王的制度,而且王位是世袭制。列奥尼达是其中一位老国王的第四个儿子,继承王位的可能性似乎不大。因此,他从小不是在王宫长大。而是和其它斯巴达公民的孩子一样,少年时期就离开父母,在集体生活训练中长大。后来列奥尼达的兄长们有的故去,有的逃亡,他后来当上了斯巴达两个国王之一。
在斯巴达,普通公民的孩子,从7 岁离开家庭,接受统一的军事教育:按年龄组成团队,进行军事训练和搏斗演习,洗冰冷的河水澡,吃粗糙而且有限的大锅饭。严酷单调的寄宿生活,严格艰苦的体力和武艺教育,对青少年来说,无论是精神上还是体魄上都是很大的考验。经过十几年的训练,青年们到了20岁。他们的毕业象征,是能够在山野中,独自杀死一个希洛人(斯巴达城邦的奴隶人种)。
斯巴达军队,尤其是他们中的一级重装步兵,都是经历如此严酷训练的公民组成的,造就了斯巴达城邦最强悍陆地军队力量,无人能比。
镇守温泉关的军队,是希腊联军同盟。除了斯巴达人,还有来自其它希腊城邦的战士。这个塑像,是纪念当时来自塞斯比亚城邦的700士兵。他们英勇地战斗到最后一刻,全部阵亡。塑像无头,代表着奉献。挺起的胸膛代表着勇气。展开的翅膀是自由的象征,折断得翅膀是牺牲的象征。
其实,我一直很糊涂这场战役是否有传说的成分?古希腊人的眼中,这个世界是个人和神并存的。他们的史诗中,也多是人类和诸神打起仗来,不可开交的故事。虽然,古希腊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对这场战役有详细记述。
借着这次拜访现场的机会,回家后从书中找了找答案,自问自答。
疑问一:为什么温泉关如此重要?
回答:战役发生在公元前480年,那时候的温泉关Thermopylae地势险要,是希腊半岛北南通行的主干道,也是波斯陆地军队自北向南面,进犯雅典的必经之路。
现在如果去看这个险关,恐怕只能靠想象了,因为已经看不到地势的险要。
温泉关Thermopylae的地理位置,在古代和现代有区别。关口一侧天险是悬崖峭壁,后来在罗马人统治时期被削平很多,道路也拓宽了。关口另一侧的天险本是一条湍急的河流,两千多年过后的今天,河流的位置向北方移动了一公里的距离。所以,现在站在这里,已经体会不到当年天堑的感觉了。
疑问二:守住这个关口,对于希腊世界和波斯帝国,分别意味着什么?
温泉关对于希腊联盟城邦来说,是最后一道延迟波斯人长驱直入希腊半岛腹地的关键地段。过了这个关隘,古希腊的几个重要城邦底比斯,雅典,科林斯,斯巴达,可以尽收敌方的眼底。
对于波斯军队也是一个重要地点,他们有几千艘战舰和几十万陆军的补给,都是依靠海运来提供补给的。温泉关附近的海域,正是他们的补给船队停靠的地方。而且,波斯军队此番由希腊半岛北面南下,如果拿下这个关隘,就可以逼近希腊盟军的领导城邦:雅典。
疑问三:守卫如此重要的温泉关,真的只有区区三百将士?
回答:第二次希波战争中,每个希腊联盟的城邦,都派出自己的军队。整个希腊联盟的士兵总人数约一万人。波斯军队是二十万士兵,由国王薛西斯亲自挂帅。
斯巴达城邦只派出了300将士,战争的初期,保守的斯巴达人并不重视抵御外敌,没有派出更多的战士。事实上,在伯罗奔尼撒半岛上,此刻正在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很有可能,这边将士们拼死护卫温泉关,那边家乡的斯巴达人在为运动会的冠军们欢呼呢!
温泉关之战进入到第六天的时候,波斯已经两次进攻失败,损失了2万军人,薛西斯国王的两个弟弟也战死了。希腊损失2千人。
列奥尼达国王已经意识到关口不可能守住了。他命令手下的5千左右士兵撤退。留在这个关口的,是斯巴达人的300士兵,底比斯城邦的士兵400人,和塞斯比亚城邦的士兵700人。战斗再次打响,在波斯大军的全力进攻之下,底比斯人先投降了。但是,塞斯比亚人顽强抵抗,也一个个地倒下,700人无一生还。
斯巴达300士兵的战斗力最强,他们坚持到了最后。斯巴达人不会让敌人看到脊背,所以,一定应当是死守。最终也全部牺牲。
所以,并不是真的只有300人守卫这么重要的关口。
疑问四:为什么军力对比如此悬殊?
回答:阿契美尼德王朝时代的波斯帝国,和雅典城邦几乎是在同一个时期崛起。然而波斯帝国是个中央集权的国家,它的国界在鼎盛时期,东起印度,西至巴尔干半岛,南至埃及和利比亚。古希腊在地中海沿岸分布的小城邦和岛国,加起来与之相比,总人口和军力,财力的对比,都相差悬殊。
温泉关战役发生在公元前480年,希腊各城邦组织起来的总人数是一万士兵,波斯军队是二十万士兵。军力对比是1:20。
两军对垒的人数,在战争后期,有所改变。但是希腊一方仍然是人少船少。
疑问五:为什么要斯巴达人来守卫温泉关,而不是其它有实力的城邦,比如雅典,或者科林斯?
回答:斯巴达是当时古希腊所有城邦中,陆地军事力量第一强。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也是当时的希腊联盟陆地军队的总指挥。
守卫温泉关,对抗20万波斯大军的任务,一定是要交给强悍的斯巴达人。这300斯巴达精锐士兵都是一级重装步兵,而且是经验丰富的成年人。人少,那么士兵的质量非常重要。
疑问六:真的是只有斯巴达人的300壮士也就罢了,为啥要国王亲自带队出征?难道不应该派个营长级别的吗?
回答:任何斯巴达人参与的战争,国王一定是军队的统帅,绝对不会是其它贵族,这是斯巴达的传统。尽管此时列奥尼达国王已经60岁了。
斯巴达是个严格遵循本国宪法的国家,自古格士立法以来,一成不变。
疑问七:这是一场展示斯巴达人勇气的战役,那么,谁胜了?
回答:波斯胜了。
双方兵力对比太悬殊,关口在一周之内失守。古希腊城邦盟军,本来希望借此关隘能阻挡敌军的汹汹势头,这个愿望落空了。波斯军队长驱直入,迫使雅典城邦全体居民弃城,疏散到附近城邦避难。后来整个雅典城被焚毁,这才有了雅典城市,卫城和帕特农神庙的恢弘重建。
疑问八:后来发生了什么?
回答:斯巴达勇士们“非胜即死”的气概,对后面的战斗士气,给予了极大的鼓舞。20几个古希腊大小城邦,后来真正地联合起来,和波斯人拼了。
经过了这次陆地战的挫折,希腊人在接下来的萨拉米斯海战取得了胜利,这场海战实际上是第二次希波战争的转折点。希腊海军船只数量只有波斯的一半,挂帅的是斯巴达人,但是实际指挥官是雅典执政官地米斯托克利。在他的卓越领导下,雅典城邦新近建造的200艘新式战船,在希腊海军联盟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到了第二年,即公元前479年。普拉塔亚陆地战,希腊联盟大获全胜。希腊方面兵力不足4万,波斯有12万的兵力,希腊和波斯军队的人数比例是1:3。
斯巴达城邦倾尽全力,决心为温泉关勇士复仇。派出了一万人的军队,其中有斯巴达公民5千人,他们是 一级重装步兵,另外5千人是帕里伊赛人,即,所谓的二级重装步兵。这次陆地战的总指挥是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的侄子。
至此,公元前470年和公元前480年的两次希波战争,波斯帝国都以失败告终。
****** 另一个列奥尼达 *****
这场战役过去130多年以后。
在希腊半岛北部的马其顿王国,国王腓力二世给13岁的儿子亚历山大,请了一名军事武艺老师,名字恰好也叫列奥尼达。亚历山大和他身边的几个少年伙伴一起,经历了3年斯巴达式的军事训练。多年以后,参加了3年斯巴达训练的那些年轻人,成为了那个无往而不胜的亚历山大大帝,和他身边并肩战斗的神武大将军。
我们都知道,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是亚历山大的老师。他作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固然是影响少年亚历山大的世界观和思想境界之人。谁能说这个斯巴达教练,不是给了亚历山大卓越神勇之人呢?
或者说,斯巴达式的体育学习,和雅典式的修养教育,促成了亚历山大大帝的横空出世。
谢谢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