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想不找挨骂 就别上春晚

想不找挨骂 就别上春晚

博客

      2016猴年中国中央电视台(央视)春晚落幕了,海内外华人以吐槽这种新时代最亲切的追捧方式表达了内心对每年一次的大型春晚的关注和爱戴。可以这么说,现如今,春晚已经是中国人(包括世界各地的华人)不可缺少的一道过年大菜;而这几年对春晚的吐槽也与时俱进地变成了一道年味十足的不可缺少的菜外菜,两者互动密切,互相比着看谁更精彩。两者缺一不可,而后者作为前者的补充调味品,使中国人过年的年味更足,猴年的春晚以及与之几乎同步跟进的全民大吐槽毫无疑问是猴年一开始的最精彩谈资。

2016猴年央视春晚强大的主持人阵容。(网络图片)

      看完了春晚,别管是兴致勃勃看完的还是耐着性子强弩着劲儿看完的,都跟犯了烟瘾似的,忍不住吐上几口才过瘾,这都成了华人社会农历新年的一种现象。看到这种现象,我个人觉得挺欣慰,因为好不容易才看到一时间华人都团结得跟一个人似的。文化,还真是连接全球华人情感的精神纽带。

      有朋友说这是怪现象。冤枉啊!这怎么是怪现象呢?明明是意料之中也是情理之中的。看现在谁不是丰衣足食谈道德,酒足饭饱思淫欲,吃饱了撑的闲扯淡呢?央视春晚的工作人员,从总导演到主持人,从灯光道具到影像声音舞美,从场地观众到演员,都使出了吃奶的劲儿想给海内外华人一桌生动活泼的寓教于乐的正能量欢乐盛宴,可偏偏遇到我们这些队伍逐年扩大的不好伺候的嘴刁的观众和网民,不管您有多大的功劳苦劳疲劳,一概是我们瞄准吐槽的活靶子。说真心话,不吐槽就不算过了这个大年。

      尤其是最近几年,谁上了春晚都很难不受到吐槽这种优厚的待遇,因为我们这些网民朋友们最大的本事是总能在鸡蛋里面挑出骨头来。谁想不找挨骂,谁就别上春晚。比如今年的六小龄童,人家不愧为猴戏的传人,不仅形似,更是神似,猴精猴精地被春晚导演早早“毙掉”,好腾出功夫另辟蹊径,国内转一圈之后再远涉重洋,到地球的另一端接着耍猴,那名声绝对不比上了春晚的低,同时最大的收效就是没享受到吐槽的待遇。设想,六小龄童今年上了春晚,我们这些见了谁都饶不过的网民能轻易放过他?才不会呢!我们一定把他跟老廉颇比。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大圣老猴,还能“闹”到什么程度?现实当中,大圣没有机会闹天宫,所以就到了美国,希望闹一次“白宫”。但是白宫安检比较严,退而求其次,闹了一次纽约的时报广场,还是快闪型的。

六小龄童率“群猴”在纽约时报广场快闪了一把。(网络图片)

      被吐槽这种待遇其实也是挺难得的,因为这个时代想要名声显赫,显赫到招惹狗仔队偷拍隐私的程度,要么成为被追的星,要么成为众矢之的,二选其一,都挺不容易的。央视春晚被吐槽也恰好说明这台春晚没白忙活,是它成功的佐证。

      第一,我们都听过一句解心宽的话——一束烟花施放到空中,不论赢得了多少夸赞的目光还是挑剔的毒舌,这本身已经证明是一束不错的烟花,值得让人们品头论足,因为它吸引人,就有很多人评判。如果一束烟花没人理会,那就失去了施放的意义。同理,央视春晚连续搞了三十多年,弄得再好也腻了;就像一桌酒席,再丰盛,吃多了也腻。说也奇怪,我们过年的饭桌上,难道不是一年接着一年的老样子老味道?怎么没人吐槽饭桌?偏偏要吐槽央视春晚?

      第二,吐槽的人越来越多,队伍越来越壮大,尤其是在网上或者微信群里匿名吐槽的,言辞越来越犀利,越来越尖酸刻薄,恰好说明我们这些人从头到尾都盯着电视屏幕在看。不但看,而且还仔细地看,上网翻来翻去地看好几遍,挖地三尺找槽点。不看,怎么能出这么多精彩的段子?这就说明全国乃至全球华人都给了央视好大的面子。单凭这一点,央视春晚就没白干。2016猴年春晚的总导演算是看明白了这一点,所以就不失时机地毫无悬念地给自己打了一个满分。

      第三,央视春晚捧红的艺人不胜枚举,上了春晚的名扬四海,起码混个脸熟,春晚彩排阶段就荣幸地被“毙掉”的节目和艺人也同样逃不过被捧红的下场,因为我们仅出于好奇心就想知道那些被“毙掉”的节目到底啥样,看过之后再赞美一番,以表示我们的鉴赏水平个个都比央视春晚总导演高。

      央视春晚连续弄了三十多年,带动了春晚娱乐模式,带动了春晚消费模式,虽然说是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可谁又能否认这也是一种杂拼式的快餐式艺术呢?想欣赏小品的得忍着歌舞节目耗时间,想欣赏杂技表演的得忍受不招人乐的相声演员耍贫嘴……春晚这台节目,本想讨大家的好,无奈谁也不愿意轻易买账,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成了鸡肋。所以有人就提议,干脆取消春晚的娱乐模式,下决心停一年试试。但是,说来容易做起来难,就像美国的快餐,人人都知道那是垃圾食品,可是人人都在忙的顾不过来的时候吃上一口。

      因此,我们还是得期待着明年的春晚,也期待着与春晚同步快速衍生出的吐槽段子吧。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侨报郭剑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