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杂记 (五) 太仓寻古
位于长江口的太仓自古素有“锦绣江南金太仓”之美誉。早在春秋吴王时期,吴王曾在此置仓囤粮,三国时孙权也在此设仓,故而得名。元明时期开通漕运、海运和对外贸易,经济繁荣,太仓被誉为“六国码头”。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水利交通,这里后来成为郑和七下西洋的启航地。
公元1405年7月11日,奉明成祖朱棣之命,郑和率领着两万多人和一支规模庞大的船队从太仓(刘家港)起锚,开始了举世闻名的的伟大航程。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在28年间七下西洋,遍访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足迹远达红海与非洲东海岸,其船队规模之大,航海技术之先进,组织指挥之严密,都是当时其他远航活动所无法比拟的,被视为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迹。
太仓临近上海, 每次都匆匆而过,鲜有时间光顾。这次特意留了一天。从上海出发,一路高速,很快就进入太仓市区。
先游郑和公园,这是一处现代建筑,占地规模庞大,内有巨型郑和雕塑和宝船模型。可惜宝船做工粗糙,没几年光景,船体已开始腐烂。只能远看其型,近看则破烂不堪。园内设郑和博物馆,同样建筑粗糙不堪,与郑和壮举实难相举。馆内多现代模型,几乎没有古迹文物,匆匆而过,颇为失望。
再游天妃宫。天妃宫,道教宫观,位于太仓浏河镇东市庙前街,为仅存的郑和下西洋的历史遗迹。初建于元朝至元二十三年(1268年) 。明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从刘家港启航前,必先在此进香祈求海神娘娘(妈祖)保佑航海平安,并于七下西洋结束后在此亲立“通番事迹碑”。原碑已在光绪年间毁于大火,现为84年重修时的新碑。
600年前,郑和在28年间七下西洋,堪称壮举。可浩大的船队,劳师动众,于民生并无多大益处。因此,在进行了七次远航之后,因为财政上的捉襟见肘、民间的怨声载道以及士大夫的极力反对,大明帝国的庞大舰队彻底告别了浩瀚海洋,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在随后的近500年的岁月里,中国一直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直到被人用炮舰轰开国门。
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早87年,比迪亚士发现好望角早83年,比麦哲伦到达菲律宾早116年。可为何郑和没有实现地理大发现,中国为何没有实现向海外拓展?究其原因,中国当时的航海目的与后来西方的航海目的不一样。中国当时为了炫耀大国之威,睦邻友好,采取‘厚彼薄此’的贸易手段,严禁民间贸易,导致国库亏空。可以说,作为当时的中国决策者来说,是算政治账,不算经济账的,同时,中国当时实行的大陆政策,决定了防御的重心在于北方蒙古人,粮食运输主要靠运河系统,发达的自给自足经济也不需要更多的外来品。而欧洲人则不同,他们正处在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出海远洋是为了到海外寻找资源和市场,这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一直推动着他们向海外拓展,从而真正打开世界市场。而‘重农抑商’的中国封建王朝则被限定在了中原大地上。很难想象,若当年郑和在远洋中遭遇欧洲先民,历史的进程是否要改变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