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美人的致命亚麻
无意中读到了《睡美人》的第一版,是一位叫吉姆巴地斯达·巴西耳(Giambattista Basile, 1575-1632年)的意大利人从民间收集来的。那不勒斯童话集《五日谈》是巴西耳最为人熟知的成就,他去世后,由姐姐以“Gian Alesio Abbatutis ”的笔名分别于1634年和1036年分为两卷出版。长发公主、灰姑娘、白雪公主和睡美人的早期版本都收集在这部著作里,《睡美人》的原版故事叫《太阳、月亮和塔莉亚》(Sun, Moon, and Talia)。
这个版本非常黑暗,令今天的读者不安。情节大约是这样的:勋爵夫人产下一女,取名塔莉亚。占星师们预测小女孩长大后会受到一片亚麻的威胁。为了保护女儿,勋爵下令禁止将亚麻带入他的宫殿。塔利亚长大后,无意间看到一位老妇人在纺锤上纺亚麻。好奇的她对老太婆说,她也想学纺麻。她摇着纺锤时,一个亚麻碎片扎进了她的手指,她倒地猝死。勋爵不忍心把女儿埋葬了,于是把看似长睡不醒的她安置在一处乡村庄园里。好多年后,一位在附近树林里打猎的国王误入庄园,见到了美丽的塔利亚,却怎么也唤不醒她。冲动之下,国王强奸了睡美人。沉睡中的塔利亚怀孕了,九个月后生下一对龙凤双胞胎。女婴怎么也找不到妈妈的乳房,就开始吮吸妈妈的手指,吸着吸着,把亚麻碎片吸了出来。塔利亚立即醒了,她给两个婴儿分别取名太阳和月亮,一家三口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这时,那个国王忽然想起塔利亚,回来找她。塔利亚竟然爱上了这个强奸犯,成了他的情妇。王后发现了真相后,命厨子杀掉国王的一对私生子女并且做成菜献给国王。厨子不忍心,把孩子们藏了起来。他杀了两只羊羔烹制成菜肴,成功地瞒天过海。王后又命人在院子里升起大火,准备把塔利亚扔进火里。塔利亚请求先脱掉她的漂亮衣服,王后同意了。塔利亚开始脱衣服,每脱一件,都发出痛苦的尖叫,惊动了国王。国王赶来救出了自己的情妇,并下令把王后扔进火里,那位相助过塔利亚的厨子得到了封赏。
这个童话里的亚麻指的是一年生的蓝花亚麻(common flax ,学名Linum usitatissimum),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农作物之一。用播种方式种植,播种后大概65至90天左右开花,花期6至8月份,能持续开放三个多月,一边开花一边结籽。成熟期可分为青熟期、黄熟期和全熟期三种,最好选在黄熟期收成,因那时的纤维强度最好。亚麻成捆收割后,需要经过一道沤麻(retting)工序,使得亚麻摸起来又软又粘,有不少纤维从茎秆中剥离出来。池塘、溪流、田地等场所都可以用来沤麻。在田间沤麻时,把亚麻铺在一大片田地中,让露水聚集在其上。这个过程通常需要一个月或更长时间,但出产最高质量的亚麻纤维,并且产生的污染最少。接下来是整理亚麻,用工具捶打和折断茎部,从而抽取里面的纤维。然后用精梳方法将缠作一团的长丝分开。较长的纤维被纺成细麻,较短的纤维则用来制成麻绳、鱼网、防水布和船帆等粗糙的物品。在古欧洲,从贵族女子到乡野村妇都要学会纺麻,纺麻是妇女的一项重要技艺。
(田间沤麻)
童话里的致命亚麻让我的脊背丝丝发凉,更何况故事结尾处的寓意竟然是:“幸运眷顾的人,睡梦中也会好运临头”。(He who has luck may go to bed, And bliss will rain upon his head.)。没错,作者表达的观点是,女子在睡梦中被人强奸也会是件好事。这种故事简直毁三观,毁童年啊,难怪迪斯尼不得不大幅度修改这个故事,使之符合今人的审美和价值取向。
为何欧洲中世纪的大多数童话故事都那么晦暗恐怖,绝对的少儿不宜呢?因为在西方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童年是肮脏、野蛮、短暂、甚至根本不存在的。这个观点是我从2019年1月5日的《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电子期刊中的某篇文章读到的。该作者认为,从古代到17世纪前,儿童被视为不完美的成年人,中世纪的艺术作品里通常将他们描绘成微型成年人。在中世纪的欧洲,童年的概念并不存在,大多数人甚至不确定自己的年龄。新生儿被认为本质上是邪恶的,背负着原罪,必须通过指导和教育才能摆脱原罪。从17世纪起,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儿童开始被视为无辜者,必须受到成人世界的保护,童年被视为人生的一个独立阶段。 17 世纪的英国思想家约翰·洛克 (John Locke) 把新生儿的思想比作一张白纸,内容由长者和智者来填充。几十年后,瑞士哲学家让-雅克·卢梭 (Jean-Jacques Rousseau) 认为,儿童有自己的观察、思考、感觉和推理方式,应该让他们按照自然的意图发展。到了 18 世纪末和 19 世纪初,浪漫主义者则比较激进地认为,孩子比成年人拥有更深的智慧。
与今人相比,中世纪的父母对自己的孩子比较冷漠,这可能是对令人痛苦的高婴儿死亡率做出的理性反应。据估计,中世纪婴儿出生后一年内的死亡率高达20%至30%,侥幸活过一岁的孩子,还有相当一部分在十岁前因疾病和事故死亡。父母不想太过依恋一个可能不会呆在自己身边很长的孩子。此外,在缺乏可靠的节育措施的情况下,一个家庭的人口往往很多,因此分薄了父母对每个孩子的关注。小孩子们长到5岁至7岁,便要开始分担家务,或与成年人一起工作。工业革命后,儿童成为许多贫困家庭不可或缺的收入来源。在19世纪初的英国,童工的初始工作平均年龄为11岁半。到了19世纪末,西方国家开始立法禁止剥削童工,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强制性义务教育。儿童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成为普林斯顿社会学家 Viviana Zelizer 描述的“经济上无用但情感上无价的孩子”。 (“the economically useless but emotionally priceless child”)
基于上述的历史背景,中世纪的所谓童话,其实是以童话的口吻来讲一些故事给成年人听。十九世纪初《格林童话》刚刚出版时,也是抱着同样的初衷的,其中儿童不宜的情节饱受诟病。为了满足成年读者希望能讲给小朋友听的愿望,格林兄弟在其后的版本中做了大幅度的修改,删除或淡化上述的描写,并润色了文字。这些收集来的口耳相传的民间故事脱离了本色,变成深受广大儿童喜欢的童话了。
集童话写作大成者乃丹麦的安徒生(1805-1875),他为全欧洲的一代孩子带来了真正的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