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文艺复兴全才——达芬奇
今天是上帝的儿孙——达·芬奇诞辰565周年
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文艺复兴全才
艺术家、哲学家、科学家都无法形容他
列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 1452-1519)
虽然达·芬奇存世的画作不超过15件,还散落在不同的国家。但就这仅仅这几幅当中,就成就了数个奇迹与世界之最。
全世界最著名的一幅画,就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Mona Lisa。这也是卢浮宫三大镇馆之宝当中唯一的画作,还有单独的尊贵代称——画作第779号。
如果必须要选出一幅画代表整个文艺复兴,那就是达·芬奇的《维特鲁威人》。
“文艺复兴”(意大利语:Rinascimento)这一术语最早源于16世纪的艺术史学家乔尔乔·瓦萨里,它最早是指从14到16世纪这一时期在意大利地区利用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与艺术作品来进行的艺术与文化复兴运动。
达芬奇笔下的女性
文艺复兴之光的回归
黑暗的中世纪,没有任何的光线。而文艺复兴的意思,就是光的回归。复兴的文化成就远远超出了包括雕塑、绘画与建筑在内的视觉艺术范畴,它还涉及到音乐、文学、哲学以及科学中的众多领域。
达芬奇于1482年到达米兰后不久,就创作了他的名作《岩间圣母》。乐于探索的达·芬奇一定对如何描绘端庄神圣而又美丽的圣母有了诸多体会。
《岩间圣母》达·芬奇,1483-1486,卢浮宫博物馆藏
此外,达·芬奇在这段时间里接触到了数名女性,她们或是自然创造出的具有极致天然美丽的少女,如塞西莉娅·葛莱拉妮,或是高贵优雅而又气质非凡的贵族夫人,如贝亚特丽切·德斯特(Beatrice D’Est)。
更重要的是,达·芬奇是一个具有超凡探索能力的人,他把对现实与艺术作品中人物的认识完全注入到了他的作品之中。他将世俗女子的母性慈爱之美与神圣庄严的宗教理想之美均衡地结合在一起,超越了所有的前代与同辈艺术家们所创作的圣母像,将这一艺术形式带入了一个新的更高境界。
而文艺复兴最出色的肖像画之一达·芬奇的《抱貂的女子》——西西莉亚·加莱拉尼的画像(portrait of Cecilia Gallerani)
《塞西莉娅·葛莱拉妮肖像》(抱貂的女子)达·芬奇 1483-1490 波兰克拉科夫恰尔托雷斯基博物馆藏。
画中米兰统治者鲁多维科·斯福扎(Ludovico Sforza)这位16岁的小情妇轻抚着一只貂。白色的小东西毛茸茸的,很是骨感,学者们写过大量文章论述貂代表着纯洁无瑕。不过在我看来,它长长的口鼻以及弯曲的体态其实影射了性意味。
画中的西西莉亚香肩纤细、锁骨精致,白皙的脖颈上带着黑色的项链,美丽的脸颊上长着匀称的鼻子。
在这一点上,年轻的达·芬奇已经为艺术作出了他不朽的贡献,文艺复兴高峰期后来的画家们至少还需要数十年的时间,直到下个世纪初期才能达到达·芬奇在这方面的水平。
但他对自己的性别认同显现出跨性别的取向,也从他的《岩间圣母》上可以看出。画上有一个性别难辨的天使,而其他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并未显示出对雌雄同体的兴趣。
“你们中间有人将要背叛我”
完美主义者这次栽了
每每说到《最后的晚餐》,我们都会想起来达·芬奇那幅让人过目不忘的画作。
但其实在他之前同样主题的画作都有很多,包括中世纪的时期。但我们却唯独记得达·芬奇的这幅作品。
耶稣和他的12个门徒共进晚餐,他说:“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要出卖我了。”于是一桌人当即哗然,忠诚与背叛,平静与惊惶,悲剧就在不远处等待。
大多是因为在达·芬奇之前,画家描绘“最后的晚餐”中的叛徒犹大,往往是与其他人隔绝开来的。
一般都是画面中间是耶稣,门徒围着一圈,大家都头顶着光环只有犹大没有光环,他的身体还会呈现扭曲的心虚状态。
或者就算犹大头上顶着光环,他也单独被耶稣喂食或者拿着吃的东西。
而只有达·芬奇没有受到先前画作构图构思的影响,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犹大不再独处,而是和其他人在餐桌的同一侧,这样场景就获得了更强的统一性。
他的背后是一扇敞开的大门,门两边是较小的窗,光线从门窗中透入,既保证了画面的对称性,也让耶稣出场自带背景光,比强行添加主角光环更自然。
达·芬奇将场景设置在宽敞的室内,将十二个门徒分为四个小组每组三人,耶稣很自然地成为中心。画面左右是两个挺直脊背、以侧脸示人的圣徒,以此标示出场景的边界。
犹大和耶稣最喜爱的圣徒约翰在同一组,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暗示犹大是叛徒的方法也更加含蓄,他是唯一脸部笼罩在阴影中的人物,并和耶稣向同一只盘子伸手。
略显倦怠耶稣也没有被描绘成正在说话的样子,这就与早期作品中耶稣说话且时使徒们在自顾自交谈而不够庄重有所不同。
喧哗中的沉默不但更显出耶稣的高贵,也使这个场景有了时空上的连续性,看到画的人耳边自然会响起耶稣说的那句话:“你们中间有人将要背叛我。”
《最后的晚餐》局部虽然黯淡,但依旧震撼
可惜的是,喜欢别出心裁的达·芬奇这次栽在了自己身上。追求完美的他必定是受不了需要短时间内迅速完成才行的湿壁画,所以硬是发明了在干石膏上作画的技法。
结果在《最后的晚餐》完成几年之后,下层颜料就出现了裂痕。因为石膏内的湿度升高而不断地使画作崩坏,就算是后人不断修复也于事无补。
为了满足好奇心而放下画笔
却执迷完善一幅画而终
达·芬奇作画向来有半途而废的恶习,以至于如今他存世的画作不超过15件中甚至有好几幅是还没有完成的。
但这主要是因为他从不把自己当作画家,达·芬奇对万事万物严重的好奇心让他不断沉迷在科学发明、解剖实验。
所以达·芬奇的兴趣是第一位的,虽然他是个现实的人。但他在满足雇主的需求的同时,也想满足自己的求知欲与好奇心。
对绘画的厌倦使得他一度放下画笔,拒绝许多权贵富豪对他的邀约,直到1503年有一位女士来到达·芬奇的画室。
要求她为自己做一幅画像,然而达·芬奇最终却没有交付这幅画。而是通过画这位女士,把自己对自然万物的体会,以及对人性的光辉与哲思,甚至是自己都凝聚到这幅画当中。
拿破仑当时称王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求把《蒙娜丽莎》挂在他的卧室里,此后收藏她10年之久
从此在达·芬奇生命的最后16年里,他到哪里都带着《蒙娜丽莎》,而且一再修改这幅画。据说眼角处的颜料就有十多层,每层都薄如细纱。
1530年《蒙娜丽莎》成为法兰西皇室收藏品之一,但不幸的是当时的法兰西王觉得这幅画更适合浴室。于是最初的十几年,这幅画因为沐浴时的蒸汽而受到损害。
之后又被放入了皇家收藏室中,直到1789年法国人民推翻贵族制度。卢浮宫也成了大众的博物馆,《蒙娜丽莎》第一次出现在众人的眼前。
20世纪初《蒙娜丽莎》在卢浮宫失窃后回归
我在学习生活的同时,其实是在学习如何面对死亡。充实度过的一天让我安心入睡,充实活过的人生让我安然就死。
——达·芬奇 1519年5月2日
晚年的时候,不被自己故乡所重视的达·芬奇终于得到了法兰西国王的邀请。比他年轻的国王非常敬仰达·芬奇的渊博知识与才华,每天听从他的教导,每年也只分开几天。
当然一切都来得有些晚,67岁的达·芬奇得到了他年轻时向往的一切,最终死在了这位法兰西国王的怀抱当中。
国王相信,世界上再也不会有这样一个人,会像达·芬奇这样有才华,这样博学多闻。
他是万物之主,窥见一切事物的初始,
并以手塑之,藉由他的艺术,
你可以称他为上帝的儿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