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貌取人其实很公平,不自律谁也救不了你
以貌取人一直都是社会现实,颜值即正义始终是很多人的行为指导。肥胖原因有很多,有些人的肥胖甚至不可控。但没人会否认,美丽,可能让你活得更好。
肥胖是会传染的。
耶鲁大学社会学系的教授Christakis和好友Fowler通过对2200个美国居民的调查,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如果你的朋友患有肥胖症,你在同一时期,患肥胖症的可能性会增加57%。
其原因可能是当你的朋友开始增肥时,你对合理身形的概念也随之改变,以胖为美;也可能是朋友说:“我们去吃炸鸡啤酒吧”,而你对这个提议毫无抵抗力。
△
你们除了一起变老,还一起变胖。
只因舍不得辜负美食,无奈只得对不起身材。
对着那些少年感十足的男孩望洋兴叹,对着自己的一身肥肉长吁短叹。
到处搜刮“哥本哈根减肥法”、“30天瘦身变女神”的教程,不是匆匆将之加入收藏夹后再也没打开,就是成功瘦下几斤后立马反弹,大声抱怨方法无用。
教程真的没用吗?
俄罗斯姑娘塔尼娅的故事证明,你缺少的不是减肥教程,而是自控力。
从普通女孩到拥有数十万粉丝的女神,她化蛹成蝶,完美蜕变。
然而,你能想象她曾是个200多斤的胖子吗?
小时候因为嘴馋,管不住自己,吃东西没节制,她的体型变成了这样:
体重猛增后的她,在学校被同学欺负,没人愿意和她做朋友;参加舞会,没人愿意和她说话;甚至连拍照,都没人愿意和她坐在一起。
“超重让我完全失去了自信。那时太糟糕了,我会一边哭着一边回家,再也不想回到学校去。”
在经历了各种嘲笑和打击后,塔尼娅下定决心减肥。
刚开始,塔尼娅也尝试过一些流行但不健康的方法,因急于求成走过一段时间弯路。
后来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她才意识到“管住嘴,迈开腿”才是减肥根本,饮食要健康,锻炼要加强。
减肥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要长期坚持。
成功瘦身的塔尼娅,改变的不仅是身材,更是气质。
“想要瘦下来,首先需要改变你的想法,减重也会让你充满自信。”
体重降到50公斤的她,人生就像开了挂。
“只要你坚持,你就能改变自己的人生。”
△
可真正能坚持的人,又有多少?
有的姑娘,整天抱怨自己太胖,却很少真的付出行动。
出门很少走路,零食照吃不误。一觉能睡到大中午,一坐就是一下午。
一时热情高涨买来的瑜伽垫,呼啦圈,拆完快递盒就被堆在角落;找的健身视频,只是添加到收藏夹;早起跑步不过坚持了一天,顺便打卡晒下朋友圈,此后就以肌肉酸痛暗示自己不再跑步。
减肥这个动词,多少次充当了名词。说的人好像她们已经瘦身了一样,事实却是从未成功甚至从未开始过。
△
演员为角色需要而快速瘦身并不罕见,安妮·海瑟薇更是为了拍戏,忽胖忽瘦。
2012年,为了饰演《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中苗条性感的猫女,她进行了10个月的体重控制和形体训练,每天靠蔬菜、水果和鱼度日,自我吐槽“仅靠着甘蓝和空气生存,觉得和绝食没什么区别”。
同年,身材匀称的她,要在《悲惨世界》中扮演一个因病去世的妓女芳汀,为此她陷入“减肥地狱”,三周之内减掉了14 斤。
为最快见效,她每天只摄取500卡路里的热量,算起来每天不过吃两个苹果加一点蛋白质。
“别人总是说我肯定减不掉的。不,你其实可以减掉,只要你真的想,你的身体能做任何事。”
安妮·海瑟薇凭猫女一角获得了第15届青少年选择奖最佳动作电影女演员奖,芳汀这个角色为她拿下奥斯卡金像奖、金球奖、美国演员工会奖、美国影评人协会奖、英国电影、电视艺术学院奖等奖项的最佳女配角。
能控制自己身材的人,内心必定强大。
△
韩国电影《丑女大翻身》的女主角汉娜,过度肥胖,其貌不扬。
即使歌声动听,也只能躲在幕后替好看的女星亚美代唱。
汉娜这个胖子,本该“忠于职守”,一辈子躲在角落唱歌,认命当个影子歌手,却被她暗恋的监制和帮其代唱的亚美逼到人生绝境。
于是她决定全身整容,并坚持减肥,这才真正开始了另一种人生。
我不是不自信
我不是没天赋
我不是没理想
我不是不上进
我不是不懂爱
只是不再轻易认定“内在美是最重要的”这种话。
汉娜自己喜欢监制,就是因为他的帅气和才华。又怎能要求周围的人,透过她肥胖的外表看到内在?
肥胖的原因有很多,有些人的肥胖甚至充满了不可控的因素。但没有人会否认,美丽,可能让你活得更好。
以貌取人一直都是社会现实,颜值即正义始终是很多人的行为指导。
没人会第一眼注意你的内心是否温柔丰富。
想要遇到更满意的人,就要先把自己变得更好。
而这,需要自控力来实现。
正如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所说:
“我对任何唾手而得,快速,出自本能,即兴,含混的事物没有信心。我相信缓慢,平和,细说长流的力量,踏实,冷静。我不相信缺乏自律精神和不自我建设,不努力,可以得到个人或集体的解放。”
外秀而内慧,有多少人能做到?
参考资料:
Christakis, Nicholas A.; Fowler, James H. (2007). "The Spread of Obesity in a Large Social Network over 32 Years".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57: 370–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