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议岁末的《芳华》
本来对国内电影不作评论的,因为没有什么发言权,但由于和电影《芳华》所描述的年代有时间上的交集,加上想起了不久前看的另一部电影,这才有了下面的文字。
对《芳华》有点异议,也许是之前听一些朋友提起,预期值太高的缘故吧。看了以后,觉得故事缺乏有机感。人物没有深度,年代虽有再现但不神似,举例来说吧,场景是70年代的,演员的状态却有很深的当下痕迹;文工团员打靶的所作所为有想当然的嫌疑,与实际的军事训练格格不入,面对很多当年在军队里服过役的观众,这些细节是不应该敷衍处理的;提干是当兵的“主旋律”,对雷峰标兵更是如此,如果为了恋人也许就更应该如此吧,而拱手让出,令芸芸众生都会觉得不可思议。耗资千万去建了个文工团大院的外景,可是,对电影所必须刻画的人物内心却不到位,在情节方面说是支离破碎也不为过。拍这部影片时,如果搀杂了或多或少的商业目的,渲染背景枝节而省略了对人物的精心塑造和主题的淋漓突出,无论是谁,都是十分可惜,都应该扪心自问一番。
有兴趣和时间,可以去影院看看正在上映的另一部电影《Novitiate》(见习修女),说的是梵蒂冈的教会改革前后,豆蔻年华的修女在修道院中的思想情感禁锢,信仰与人性的冲突,以及修行的变迁。该电影对人的内心,自然(美学),世俗,人性和自身信仰的刻画油然展开,走向高潮。老中青三代演员虽也都是新面孔,但性格鲜明突出,表演恰如其分,入木三分。影片中,人性与信仰作为该文学作品的主线清晰明了,电影手法的娴熟运用更使故事情节震撼人心,令人回味无穷。
相比之下,《芳华》对人物,自然美,对特定历史场景的处理,浮于表面,没有感到那种来自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文学艺术的精致与美感,有点象平叙而又跳跃的回忆录。在时代信仰对人性的影响和冲突等方面,不是有心回避就是无意缺失。在涉及到外在和心灵 - 芳华这一抽象概念的载体时,则羞羞哒哒,避重就轻,结果适得其反。刘峰老成持重,是好人,与何小萍交集甚多而未动心,是君子,可对丁丁一见钟情却突然动手,显得有点儿唐突而前后不一。最后用脱落的假肢来“背后议论”故事的核心情节,无论是何喻意,都可以说是“简单粗暴”,如此这般,叫电影作品何以留“芳”,何以升“华”?
有人也许会说东西方文化有差异,但在文学美学与电影美学上,文化差异不应成为借口。真善美,无论是内在还是外在,都是人类的共同追求,是电影观众欣赏艺术作品的切入点。对“芳华”深入细致的刻画必不可少。把两部作品加以比较,就觉得电影《芳华》未竞使命。电影的名字与立意很美,那么,故事情节就应该在编剧和电影艺术上与之相匹配,如若此剧的创导们能够放弃个人的一时得失,真正潜下心来,以他们的才华,这一点似乎不难做到。
要给予肯定的是影片的结尾,对在战争中献身的人进行追思的镜头,就是刘峰独臂扫墓的场景,但手法也许应更电影化更诗意一些。诸如此类,以悼芳华英逝,以唤后人珍惜。
也许以上的评论过于苛刻,但真心希望国内的电影能够更上一层楼,循着电影艺术的初衷,把中国电影的芳华推向高峰。
时光匆匆兮天地翻,芳华一去兮不复还,欲以此剧追当年?也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