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击《女人的碎片》
敲击《女人的碎片》 Pieces of a Woman
肖恩(希亚·拉博夫 Shia LaBeouf饰)和玛莎(凡妮莎·柯比 Vanessa Kirby饰)两口子正盼着他们第一个新生孩子的到来。他们已经约好了一个助产士到家里接生。然而,正当关键时候,约定的助产士因正在为另一产妇接生而无法到来。来到的是个替代助产士。当她发现婴儿有问题打电话给医院求救。不幸为时过迟婴儿还是去世了。
这对他们可是沉重的打击。接下来的日子就不好过了。玛莎把自己锁闭起来,避免和其他人交流,再加上还要把婴儿送去做医学研究,面对越来越冷漠玛莎,肖恩脾气越来越火爆,再加上求欢遭拒而劈腿,最后两人形同陌路。
火上加油的是玛莎的母亲伊丽莎白(艾伦·伯斯汀 Ellen Burstyn饰)坚持要玛莎上法庭为控告助产士作证。认为只有这样玛莎才能面对现实,摆脱过去重新生活。同时她给了肖恩一笔钱希望他离开玛莎。
(剧透)
开庭了,玛莎在辩护律师的问讯下回忆了孩子出生的过程。如果助产士被判有罪,将会是高额赔款和牢狱惩罚。最后玛莎告诉大家,孩子的去世和助产士无关。这不仅解脱了助产士,也为自己的痛苦经历合上了一页。
几年后,玛莎又有了个女儿安娜,一个新生活开始了(现在电影会安排梦境,这个结尾是不是梦呢?)
生活中难免会有不如意之事。出生女儿的夭折当然是排在头条。悲痛的玛莎唯一能做的就是把像贝壳一样自己关闭起来,就希望自己一个人能抗过去。结果是肖恩去离,自己陷于悲痛而无法自拔。她母亲伊丽莎白企图要她把助产士作为出气筒的一个了结。尽管这有可能解决玛莎心中的疙瘩,但只是把自己心中的痛苦转到那个助产士身上。结怨不如解怨,这就是玛莎和她母亲的差别。一个以施舍而另一个以补赏消除自己的痛苦。
也有说由于伊丽莎白强势母亲因此造成了玛莎的叛逆心理。但也可能由于她们两人出身背景以时代的不同而形成了差别。二战时期出生的伊丽莎白作为犹太人所受的苦难给了她更趋于以自己为中心的不服天命观念,而在平和以及富有环境下成长的玛莎更愿意做出妥协,更愿意接受其他人类。这就是她们母女俩冲突的原因,今天的说法就是代沟。白领的玛莎可以同蓝领的工人肖恩一起恩爱的生活,可以放弃对助产士的控告。因此虽然她悲痛万分,但还是与母亲一样依靠自己但采用不同的方式走出悲痛。
故事中肖恩虽然只是个蓝领工人,家世平常,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而且被丈母娘瞧不起,但他和玛莎之间的爱还是真诚的。可惜在失去孩子后,他们之间的感情和信任都已消失,即便伊丽莎白没给他钱,他迟早也会离开。虽然不令人愉快,但对双方都好。
电影开始就用了半个小时描绘玛莎生产的过程。漫长而且痛苦。这是每一个母亲都无法避免的。以前曾有说法,孩子的出生对每一个母亲犹如过鬼门关。随着医疗过程的进步,这已经成为历史了。无论如何,我们每个人欠亏自己的母亲还是很多很多。
本片制片人是著名大导马丁·斯科塞斯 Martin Scorsese。
凯内尔·穆德卢佐Kornél Mundruczó匈牙利籍导演。这次来好莱坞打天下。
凡妮莎·柯比 Vanessa Kirby以本片得奥斯卡提名和金球奖提名。
希亚·拉博夫 Shia LaBeouf一个调皮捣蛋的演员(见我的博文“《花生酱猎鹰》登场 ”,“《美国甜心》长大了”,“《格雷五十灰度》,书和电影” )
老戏骨艾伦·伯斯汀Ellen Burstyn以《曾经沧海难为水》“Alice Doesn't Live Here Anymore (1974)”得奥斯卡奖以及金球奖提名,以《明年此时》“Same Time, Next Year (1978)”得金球奖和奥斯卡提名,以《梦之安魂曲》“Requiem for a Dream (2000)”,《再生神医》“Resurrection (1980)”,《驱魔人》“The Exorcist (1973)”,《最后一场电影》“The Last Picture Show (1971)”,《梦之安魂曲》“Requiem for a Dream (2000)”得奥斯卡提名和金球奖提名。以《铁案难翻》“The People vs. Jean Harris (1981)”得金球奖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