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古代人为什么要争当“衣冠禽兽”

古代人为什么要争当“衣冠禽兽”

博客

衣冠禽兽是一骂人的用语。常用来指道德败坏的人,说他们徒有人的外表,行为却如同禽兽。日常生活中如果有人被骂成衣冠禽兽也是不太容易的。

其实,“衣冠禽兽”本来不是一句骂人的话,原来的意思是指当官的人。古代不少读书人都是以能成为衣冠禽兽而感到荣耀。寒窗十年为的是一朝能鲤鱼跳龙门,考场摘桂,功成名就。练武之人也期望着能在校场比武中,击败其它各路英雄,拔得头筹。

为什么当官的人要被称为“衣冠禽兽”呢?

古代官服上的补子,是补缀于品官补服前胸后背之上的一块织物。它是官服饰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

百度百科的说法是:补子,系补缀于品官补服前胸后背之上的一块织物。为明品官服饰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饰以禽兽纹样来区分官员等级的方法最早源于唐武则天时期。在此之前的官服多采用佩印绶制和色制,是以佩饰的数量和服装的颜色等来区分等级。武则天把饰有动物纹样的绣袍赐给文武官员,以此来作为品级官位的区别(见《旧唐书·舆服志》)。后文宗年间又有所更定(见《新唐书·车服志》,唐时官服禽兽纹样可见吐鲁番出土经幡上之回鹘供养人像)。但这些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补子,真正意义上的补子要等到明代才出现。

究竟要如何区分官位呢,我们回到“衣冠禽兽”这个四个字的由来。从电影,电视剧里。都可以看到当官的胸前有一块大方块的图案了(正确的叫法应该叫方补),上面分别绣着各种动物的图案。在明朝以后的各个朝代,要区分文官还是武官。他们官品的大小,就要看大臣胸前那个图案了。文官儒雅而博学,以禽鸟为官服补子,象征文采贤德;武官勇敢善战,以猛兽为官服补子,以示威猛彪悍。

据记载,大清会典规定:文官一品为鹤,二品为锦鸡,三品为孔雀,四品为雁,五品为白鹇,六品为鹭鸶,七品为鸂鶒,八品为鹌鹑,九品为练雀;武官一品为麒麟,二品为狮,三品为豹,四品为虎,五品为熊,六品为彪,七品为犀,八品为犀,九品为海马。

下面就陈列几张从网上搜索来的补子的照片,看看这些令人“羡慕”的衣冠禽兽是怎么样的:)

文一品仙鹤补

下面这个清代的锦鸡方补是二品官用的,孔雀方补才是三品官,锦鸡的身份比孔雀还要高。

武职官员的补子: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匆匆客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5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