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园路上的名建筑
我家曾经居住在上海一条著名的马路-------愚园路上。这条马路并不宽阔,但却也不短,它的最东端在常德路(以前叫赫德路),是上海西区商业中心所在地---静安寺。往西蜿蜒曲折一直延伸到最西端的中山公园附近。现在这是个热闹的商业,住宅区,50年代它是靠近市区的边缘部分,不似静安寺那么充满商业气氛。
愚园路,全长2.7公里。3公里不到的路,曾经留下过太多名人的身影,包括钱学森、刘长胜、汪精卫、严庆祥,陈楚湘、蒋光鼎、黄炎培、祝希娟等。现在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曾经生活过的楼,如今的样子。
文中有几幅彩色铅笔画是朋友提供,一起放在这里供各位欣赏。
愚园路1032弄歧山村111号钱学森旧居
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浙江杭州人,生于上海。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教授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
西头1136弄的汪公馆可能是这条路上最有名的建筑,
因其曾经是汪精卫的公馆,也因在这里上演过国民党政府交通部长王伯群金屋藏娇的故事而出名。
汪公馆实际上是王伯群住宅,是何应钦内弟,民国政要、国民政府交通部长王伯群(时兼大夏大学董事长、校长),于1931年在愚园路1136弄31号,为取续弦大夏大学校花保志宁建造的,历时四年,于1934年落成。该建筑系意大利哥特式城堡建筑,占地10.78亩,主建筑面积2158.8平方米,耗资30万银元。
愚园路395弄,涌泉坊
这片房子被人记住是因为它在上海的新式里弄住宅里所具有的开创性的地位。所谓新式里弄,是于上个世纪初在上海开始出现的一种结合了中国特点的西化建筑。建筑一排连为整体,独门独户分为多家,每家一般三层,底楼有小花园,二楼和三楼各自分割,各有功用。整体上有些类似于今天的联排别墅。
愚园路上这处名为涌泉坊。涌泉坊三个大字就在街边,小区门口高高的骑楼据说在当年也是开了风气之先,自那以后,上海后来建造的许多新式里弄也多采取了这种建造骑楼的大门样式,一来显得气派,二来也能节省点空间。涌泉坊内的房子外观是红色的,样式并不完全一样,看上去也有经最初建造者私人考虑的痕迹。比如一幢原属某烟草公司老总的房子,四面采用了不同的外观,整个房子因此与众不同。
愚园路749弄
这里也是一处从外面绝对发现不了的别墅群,它们的规格和档次介于私家豪宅和新式里弄中间。此处最为出名的是63号、65号、67号。这三座连在一起的房屋主人分别是特务李世群、吴士宝,中间夹着周佛海。
从外观上看,这些房子因其较为小巧,设计时在结构上所花的心思就更移。为与他人区别,因而风格各异,又整齐排放在一起,也就方便了观者。从749弄拐弯进去,整个建筑群的入口还是相当开阔的,但至后来,越显幽秘,主人也越显贵。最后,几扇小门,通往熙熙攘攘的闹市,所以这样设计,据说也是为方便逃生。乱世里的房屋,留着乱世里才有的门。
愚园路81号,刘长胜故居——“麻将搭子”原来是中共书记
2004年5月27日,当上海迎来解放55周年的纪念日,一座反映中共上海地下组织斗争史的陈列馆也在愚园路81号正式对社会开放。这里是过去中共上海局副书记刘长胜同志的故居,现在则陈列着关于地下斗争的各种资料。
1946年至1949年,中共上海地下组织领导人、中共上海局副书记刘长胜就居住在这里,小楼因而成为当年中共中央上海局和中共上海市委的秘密机关之一,上海局书记刘晓常到这里和刘长胜讨论开会。刘长胜家在二楼,当时的地下市委书记张承宗则住三楼,而同楼的甚至还有一个国民党特务。
每次,地下党在刘长胜家中联络,刘长胜的妻子和孩子都在屋外放哨,一发现动静,便将麻将搓得哗哗响。时间一久,周围人都以为这位矮胖的老板爱搓麻将,虽然人来客往,却从未引起怀疑。以至于上海解放后,报上刊出上海市委领导刘长胜的名字,邻居老太惊呼:“伊难道是阿拉格麻将搭子‘刘胖’?!”
愚园路1315弄4号,路易·艾黎故居
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在上海时也住在愚园路上。民国11~27年间,愚园路1315弄4号是路易·艾黎在上海的住处,是一幢三层的西式住房,室外有扶梯可直上二楼居室。底楼前半部分为会客室和餐厅,后半部分是厨房等辅助用房,中有一间小工房,内置一台车床和一些工具,底楼沿弄堂有汽车库,房前有小花园。
路易·艾黎的住处同时也是中共党员的接头地点和避难所,1935年4月,史沫特莱把刚从东京来沪的国际问题专家陈翰笙带到此处,以躲避租界当局的搜捕,后又由艾黎护送上远洋轮船,前往莫斯科。同年深秋,通过史沫特莱介绍,联系张学良的中共中央代表刘鼎在此住了较长时间,直至1936年上半年去陕北。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鲁迅的老朋友日本人鹿地亘和夫人池田幸子也曾为躲避日本警察的追捕而住进艾黎的寓所。
1992年6月1日,路易·艾黎故居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纪念地。
愚园路1376弄34号《布尔塞维克》编辑部旧址
民国16年(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向导》被迫停刊。中央机关从武汉迁上海后,决定继《向导》后重新出版中央机关刊物,定名《布尔塞维克》。从创刊的民国16年10月至民国17年12月,编辑部地址就设在较隐蔽的愚园路亨昌里418号(今愚园路1376弄34号)。瞿秋白、陈独秀、罗亦农等中央领导人都曾在这里工作和居住。
愚园路259弄15号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
这里是工农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筹备会会址。民国19年(1930年),中华苏维埃代表大会准备会议在此召开。
愚园路361弄愚谷邨37号应野平旧居
应野平(1910—1990)曾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美协常务理事,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上海中国画院画师。
愚园路483弄12号,民主人士邓演达旧居及被捕处
邓演达(1895-1931年)广东惠城人。1909年入广东陆军小学,曾参加辛亥革命。1920年起,先后在国民革命军任师参谋、步兵独立营营长、总司令部政治部主任、湖北省政务委员会主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武汉行营主任、国民党中将。1926年3月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邓演达挺身斥蒋失去革命立场,遭蒋排斥,被调离黄埔军校。1927年2月,邓演达同徐谦等5人在武汉组成行动委员会,与搞分裂活动的蒋介石进行斗争,已成为著名的国民党左派领袖人物。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通缉邓演达。
愚园路1018号,文坛三剑客施蜇存旧居(建于1925年—1930年)
施蛰存(1905—2003年),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之一。 1935年应上海杂志公司之聘,与阿英合编《中国文学珍本丛书》。1937年起在云南、福建、江苏、上海等地多所大学任副教授、教授。解放后,他任教于华东师大中文系(1952年)并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
愚园路520弄27号,连环画家顾炳鑫旧居
顾炳鑫(1923—2001)上海市人,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美术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上海美协连环画艺委会主任。创作100多本连环画作品。20世纪50年代有“南顾北刘”之称的顾炳鑫和刘继卣各领风骚于大江南北1955--2001年在此居住。
愚园路361弄愚谷村65号茹志鹃(1974—1998)旧居(逝世地)
茹志鹃——当代著名女作家。
愚园路579弄中实新村44号,地下党上海书记刘晓旧居
刘晓(1908.5.13—1988.6.11)湖南辰溪人,出身书香门第。解放前在上海开展地下党工作。上海解放后,刘晓先后任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中国驻苏联大使,外交部常务副部长、党委副书记,中国驻阿尔巴尼亚大使。文革后,他又先后担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常委、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八届中央委员、中共十二大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愚园路1088弄宏业花园103号,钢琴家顾圣婴旧居。
愚园路1112弄4号,国军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鼎1953年前旧居
蒋光鼐(1888~1967年)广东东莞人。我国著名爱国抗日将领。1932年1月28日,“一·二八事变”,率国民党十九路军在上海抗击日军侵略。1933年11月,在福建地区与李济深、陈铭枢、蔡廷锴等人发动了福建事变,在福建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失败后去香港。后积极号召国民党联共抗日。1949年9月出席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纺织工业部部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常务委员等职。
愚园路1136弄30号,著名茶商沈镇旧居
愚园路1292弄桃源坊51—53号,沈钧儒旧居(沈钧儒在此被捕成为“七君子”之一)
沈钧儒(1875—1963)是著名爱国民主人士,中国法学家,政治活动家,救国会“七君子”领头人。1936年11月与邹韬奋、李公朴等七人被国民党在此逮捕入狱,8个月后即1937年7月才获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