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水陆要冲——吴淞炮台

水陆要冲——吴淞炮台

博客

上海在靠近长江和黄浦江交接处的西岸是宝山。原来叫宝山县,现在改为宝山区。我曾在这里生活了好几个月。那里有一个很出名的地方叫炮台湾, 在上海的历史上,此地原名杨家嘴,地理位置扼黄浦江和长江入海口咽喉,素有“水陆要冲、苏松喉吭”之称,具有重要的经济与军事意义。

沿长江和黄浦江的岸边筑有一条高出地面的堤岸,当地人习惯把它叫成”海塘”。沿着海塘种植着一排排的树木,专门有个宝山县的林场在管理。

我非常喜欢一个人,或带上三五好友漫步在堤岸之上。迎面微风吹来,放眼看去,水天一线,令人心旷神怡。

如今,当市民们在宝山长堤上远眺,浩瀚无垠的吴淞口滨江之水洪波涌起、水天一色,群鸟飞弋,一派绮丽壮阔的自然风光。

上世纪60年代,敌情观念很强,实际上也确实有台湾的派遣特务在这一带登陆,偷渡。所以那时的吴淞人民公社民兵力量很强。许多男女年轻农民是“基干民兵”,真枪实弹地装备有步枪,自动步枪,轻机枪。每天晚上还有民兵在海塘上轮流值班。平时这些枪就放在拥枪民兵的家里。没有出现过任何问题。这个地方历来是军事重地。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江南水师提督陈化成率部守卫吴淞口,筑有半圆形防线,沿塘设铁铸大炮135门(一说154门,即西炮台)。1842年6月16日,在指挥抗击英军入侵的战役中英勇就义。现此地仍存有一门当年陈化成曾使用过的千斤铁炮。

炮台湾公园内的清代铁炮

临江公园陈化成纪念馆的清代铁炮

据介绍:早在南宋时期,名将韩世忠在吴淞附近驻军抗金,后随吴淞口航运门户地位不断突显,军事门户地位节节提升,特别是日本倭寇骚扰频繁以及长江沿海战事多发,清廷于1660年(顺治十七年)在吴淞口杨家嘴(现炮台湾公园)设置炮台,为吴淞历史上第一座炮台,习称西炮台。1684年又在杨家嘴对岸设置东炮台(现浦东凌桥三岔港一带),形成两座炮台夹江而守的态势。之后又在吴淞沿江建北炮台、南炮台、狮子林炮台,但规模均小于西炮台。

清光绪年间的吴淞炮台大门

位于塘后路某军营内陈化成曾经使用过的大铁炮

1931年,当时的民国政府在吴淞炮台湾地区设置由德国克虏伯公司制造的后膛式快炮三、四十门,在1932年的“一·二八”和1937年的“八·一三”两次淞沪抗战中,均遭日军炸毁。

上世纪三十年代吴淞炮台的中国军队重炮

吴淞炮台与天津大沽炮台、广州虎门炮台、海南秀英炮台同为中国沿海四大古炮台。如今,沉默的大铁炮,让人们时时忆及过去的忧患历史,从而更加珍惜今天。

照片均来自网络。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匆匆客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