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涟 :《美国工厂》观后感(1)
转发学者何清涟 2019-09-10的文章:共产党资本主义VS福利资本主义——《美国工厂》观后感第一部分, 括号里是我自己的评论。
由美国前总统欧巴马投资拍摄的《美国工厂》放映之后,引发了无数评论。西方的批评者如《纽约时报》着眼于工人权益,《金融时报》则着眼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人与美国人、以及人与AI的冲突。中国观众的评价更是复杂,但都没有涉及一个最本质的问题,这是中国的共产党资本主义VS西方的福利资本主义---中国共产党资本主义有两部分组成:部分是国有企业代表的国家资本主义,部分是民营企业代表的非国家资本主义,后者比前者追逐利润的本能更强大(影片中的福耀玻璃公司就属于后者,所以也是共产党资本主义。这个名词'共产党资本主义'是何清涟创造的,因为这个是最能描述出中国经济特点的--由共产党控制一切的资本来搞经济。);二者的共同点是由党委控制的工会代表劳方。
这部影片好就好在非常直观地展示了共产党资本主义与福利资本主义的碰撞。共产主义自诞生之日开始,就以消灭资本主义为己任,无产阶级(工人)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西方资本主义在世界各国的衍生品,例如东亚各国的裙带资本主义与国家资本主义,拉美国家的在粉红色浪潮之后的市场社会主义,从未在这些国家内部坚持自己的模式并用这套管理方式驯化该国工人。中国福耀玻璃公司的管理方式代表了中国模式(共产党资本主义),这种模式的超强劳动与“低人权优势”,一直被西方批评为“血汗工厂”并在本世纪前十年想用验厂审查加以改变,尽管福耀到了美国入乡随俗改善了不少,但这种共产党资本主义管理方式与习惯了福利资本主义的美国工人之间还是发生了不少碰撞,最强烈的控诉是“他们不把工人当人看”。
我很熟悉欧巴马的理念及其经济政策,特别研究过他想留给希拉蕊继承的“欧巴马政治遗产”。看了这部片子后,强烈地感受到欧巴马心中未解的纠结。公平地说,作为投资者,欧巴马只在这部片子里展现了事实,将思考与判断留给了观众。这点,欧巴马比拜登要现实。后者今年8月在艾奥瓦州的演讲中,竟然会说出 “we choose truth over facts”(我们选择将真理排在事实之上)。
欧巴马的纠结:TPP因美国制造业反对而夭折
这部片子被一些舆论称之为“欧巴马为美国制造业开出的死亡诊断书”,这与TPP的夭折有直接关系。欧巴马在进入白宫之初,连对华政策都由其委托制订外交政策的智库东西方研究中心发包给中国外交部属下的国际政策研究所,对中国之友好前所未有(这句话里包含的机构组织很多,不容易懂。通俗的讲法,就是欧巴马的对华政策,竟然是由中国共产党给他量身打造的。共产党指哪儿,欧巴马打哪儿)。由于中国自身作为不当(就是太过高调显白、日益显现出强悍霸道之势),欧巴马在第二任期内对中国颇有戒惧之心,出于“不能让中国等国家来书写全球经济规则”这一动机,他想创建TPP并用规则将中国排除在外,这些规则的方向就是限制中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与努力(详细分析请见何清涟另一篇文章:《TPP为何不带中国玩?》,2015年10月6日)。
欧巴马下决心创建TPP,通过放开美国市场,为TPP成员国减免关税,增多工作机会,加强其产品竞争力等方式,提振这些国家的经济,从而削弱其对中国的依赖,加强亚太国家对美国的向心力。但公平而论,对TPP成员国全方位开放的美国并未从中获得经济好处,也因此TPP提出之后就在美国国内引发争议,反对者主要是美国的制造业工会与中小企业。福特公司所代表的美国汽车业人士认为,TPP协议将严重影响美国汽车在像日本这样的国家的销售。在销售业绩受损的情况下,美国的制造业企业只剩下两个选择:要么将生产移至海外,要么彻底关闭企业。无论哪一种情况,伤害的都是那些依靠一份好工作来支付大学学费或储蓄养老金的美国家庭。
美国工会势力不像欧洲那么强大并遍布所有行业,但钢铁行业与汽车行业正好是工会力量最强大的行业,这两大行业受到的全球化冲击最大,工人失业最多。也因此,废除TPP协议,在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中,不仅共和党候选人川普声言要废除,就连声称要全盘继承欧巴马政治遗产的民主党候选人希拉蕊也不得不非常鲜明地表达当选后将废除TPP协议。
欧巴马对民主党票仓厚此薄彼
美国工会与蓝领工人是民主党几十年的铁票仓,这一点延续到2016年。民主党总统克林顿是全球化的推动者,他支持中国加入WTO之后,美国制造业走上衰落之途,2000-2010 年,美国制造业当中的每个部门都在流失工作岗位。下降幅度最大的是电脑和电子工业以及运输设备工业。但此后制造业就业的增长一直集中在美国的特定地区。
中国则成了全球化最大的受益国。那10年,美国工会及相关NGO发起抵制中国制造的良心购买、在中国推动企业的SA8000认证(SA8000即“社会责任标准”, 是全球首个道德规范国际标准。其宗旨是确保供应商所供应的产品,皆符合社会责任标准的要求,比如你供应给我的产品不能是童工生产的,不能是没有劳保极端压榨的环境下生产的等等),采购商要求中国企业开展验厂审查,通过某些国际、地区或行业的“社会责任”标准认证,获得资格证书,以此作为采购或下达订单的依据,玩具、电子、服装鞋帽、零售行业等均在验厂审查范围之内。所谓“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工作环境的安全体面。(关于这一段,何清涟在她的推特里,又加了以下这些说明:由于篇幅所限,我在文章里没有谈:1、2007年以前在中国的验厂审查,中国企业让工人出面反对,理由是如果要达标,工厂得关门,大家没饭碗。2、出现一种专门机构,收取费用,帮助中国工厂“达标”。看《美国工厂》时,感觉非常复杂——十余年间乾坤倒转。)
《美国工厂》这部片子里展现了福耀(美国)的工作环境有欠安全,比如长时期距离400度(华氏)不到1.8米的高温作业、叉车负荷过重、工作环境不安全易引发工伤、流水线作业让工人过于疲惫,等等,美国工人对这种工作环境很有意见,不断反映并试图让劳工组织介入解决这些问题。曹德旺最后思谋出一个高招---组织美国福耀的管理层去中国福建总厂参观学习,以改变效率低、产出低的状态。当美国福耀的管理层去参观中国的福耀时,才发现中国福耀的工作环境才是真正的不安全:拣选碎玻璃的工人未配备任何防护口罩与防割手套;流水线作业永不停息,工人们日工作12小时、周末加班是常态,普通工人的家人都留在老家--- 如果熟悉美国在中国推动SA8000这段刚过去不久的“历史”,再看看美国福耀,不得不承认一个被西方刚认识到的事实:全球化不是让第三世界国家变成了发达国家,而是让发达国家第三世界化。(何清涟的这个总结很到位 。)
在中国推动企业进行SA8000认证,背后的支持者其实是美国工会。美国工会希望通过验厂审查,增加企业成本达到削弱中国企业的低成本优势,让制造业回流美国。但这一切在欧巴马赢得2008大选后结束了。欧巴马与高科技跨国公司的亲密关系,以及这些企业对他的政治捐献,使得他所有的经济政策都围绕支持科技产业。欧巴马除了在网络中立法案上一边倒地支持互联网公司之外,还支持有利于Facebook、雅虎以及微软等科技公司的移民改革,谴责工会。他还推动谷歌和苹果力挺的专利权改革。在2012年初,欧巴马甚至支持科技产业反对好莱坞的民主党同盟,阻止一部版权法案通过。凡此种种,让欧巴马当之无愧地成为美国第一位“科技总统”。美国企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杰佛瑞(Jeffrey Eisenach)认为:“在某种程度上说,我认为欧巴马总统力挺网络中立、干涉独立监管机构并非出于公心,他这样做可能是为了支持朋友。毫无疑问,总统与硅谷的关系非常亲密,就像小布什(George W. Bush)与石油和制造商的亲密关系一样,他们都成了后者的代言人。”
民主党的基本盘---制造业工人不仅无法从全球化中获益,反而成为利益受损阶层。俄亥俄州做为美国重要的钢铁与汽车行业集中之地,工人几十年如一日地支持民主党,却成了欧巴马政府的弃儿,左派媒体还毫不留情地讥笑他们是跟不上全球化时代的低素质群体。2016年他们大多数都转而支持川普,只因川普承诺“将工作机会和制造业带回美国”,让美国重新伟大。作为关键摇摆州,福耀美国所在的俄亥俄倒向川普,成为2016年美国大选的一个重要风向标。
川普实现了他“将制造业带回美国”这一承诺(还没呢)。三年以来,美国制造业的工作机会不断增加,福耀所在的俄亥俄州制造业就业岗位激增,但工资低于以往在福特汽车工作的日子。福耀的美国工人们非常怀念当年在福特汽车工作那时薪29美元的日子。但不得不接受时薪12.84美元的低工资。
欧巴马投资《美国工厂》,不是因为他突然关心美国制造业。影片展现了美国制造业“流水落花春去也”这一事实,但给观看者留下瞭解读空间。每个观众根据自己的阅历与对美国、中国工厂制度的理解,会有层次不同的解读。目前,中美两国观众说不出来的苦涩是:中国模式(共产党资本主义)血汗工厂的低人权优势遭遇东西方共同批判,中国工人的美好憧憬就是成为西方福利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人(何清涟高估中国工人的憧憬了。中国工人最多憧憬按时发薪不拖欠工资,有基本劳保和五险一金),而他们憧憬的却成了美国制造业工人无法返回的过去。
西方左派政客将自己的国家带入(高)福利资本主义困境,欧美青年还认为福利不足,正向往社会主义,美国民主党20位总统提名竞争者正向选民许诺更多的福利,并且认为这个方向是“真理”。美媒的相关评论努力回避的就是这个核心问题,原因是无法否定自己坚持的政治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