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ZT: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好父母,但我们可以选择走出伤痛

ZT: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好父母,但我们可以选择走出伤痛

博客

全文3870字,阅读约需7.5分钟

近日,从北大毕业的留美学生王猛(化名)以万字长信细数父母带给自己的伤痛,并已将父母拉黑六年、十二年不回家过春节。消息在网上热传,引发许多讨论。

成绩优异,四川地级市高考理科状元,考入北大生物系,后赴美国名校读研,所有人眼中的光鲜履历,并没有换来王猛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他多年无法逃离父母带给自己的创伤,比如父母极强的控制欲让他没有选择余地,对外界伤害不闻不问,非但不提供任何支持和鼓励,反而不断挖苦嘲讽。最终,他不再回家,与父母彻底决裂。

王猛的例子或许有些极端,但仍然令很多人感到了共鸣。因为他以这样的方式,揭开了中国式亲子关系的暗角。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都曾遭遇过情感需求不被满足的不安,甚至被父母责骂、控制、无视、嘲讽、戏弄、否认。读网友们的评论,父母们给童年留下的阴影让人心酸不已,又无可奈何。

 

很遗憾,做父母没有门槛,“以爱之名”不能解决全部问题,这些原本潜藏在我们生命原始角落的负能量,一旦被日后生活中的新事件、新情绪引爆,可能会捆缚住我们的手脚,成为过不去的心坎。

 

既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好父母,曾经是孩子的我们如何走出“伤痛”?这份伤痛是否真如我们想象的那样无可挽回?它如何影响和塑造今天的我们?假如停止单方面对父母的指责,跳脱出情绪化的控诉,我们又该如何面对它呢?

操控与压制

很多中国父母会拒绝孩子长大

 

还有比王猛更极端的个案。

 

2010年10月,西安音乐学院学生药家鑫,开车将一位两岁孩子的母亲张妙撞倒后,因害怕对方记住车牌号而找麻烦,连刺数刀致其死亡。最终药家鑫被判死刑。药家鑫死后,他的父亲药庆卫在他的微博上写:“药家鑫的事情上,我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平时管教孩子过于严厉,令孩子在犯错之后害怕面对,不懂处理,最终酿成大祸。”

 

在柴静的《看见》一书中,详述了药家鑫生前接受的家庭教育:读幼儿园时学钢琴,学不会被打手,药家鑫知道家里不富裕,而学琴贵,所以只哭、不反抗;母亲从小教育他只要和小伙伴打架,不管对错,挨骂的都是药家鑫;同学欺负他,老师告知他父亲,父亲认为是“孩子玩”、“小事没必要太计较”,没有帮他;出于“想让儿子好”,药庆卫说话时故意一针见血;儿子想考音乐学院,父亲为了让他学理科,背地里找到教钢琴的老师,让老师打击儿子,而儿子毫不知情;药家鑫为父亲买过电动按摩椅作为礼物,父亲没有表现出高兴,而是强调“将来挣不着钱,别问我要”……当张妙被撞到后脸冲向车牌号时,药家鑫的第一个反应是“害怕她没完没了地缠着我的父母”,遂起杀意。而当他提出死后要捐献眼角膜时,药庆卫对他说:“希望你把你的罪恶都带走,不要再连累别人。”药家鑫没辩解,只说:“好,我听你的。”

 

8年过去,药家鑫在杀人时的冷漠和残忍当然不该有借口,必须面对法律的严惩和舆论的指责。但是,如果不是他成长过程中承受了这样的压力又无法化解,这一恶性事件是不是可能不至于发生?他是不是会做出不同的选择?

 

相较于药庆卫,很多父母虽未见得这样走极端,但教育方式却大同小异。不少中国父母都有这样的口头禅:“对你严厉没有错”、“要学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我都是为了你好”、“你知不知道我为你付出多少”、“你不配做我的儿子”。

 

这些话听起来相当熟悉,就在你我身边,往往被视作理所当然。但事实上,这映射了父母的“恶性自恋”。

 

“自恋的父母不会把生活中的不如意、不成功,归因于自己的问题或有限性,反而将其归咎于孩子。”儿童心理学家宫学萍在接受《新京报书评周刊》采访时说,“因为孩子在未成年之前,无法选择离开你。”自恋式的父母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一是制造内疚,“我为你做了这么多”;二是贬低,“你都这么差了,也就我要你”;三是无视,“自恋式父母定义一件事是否重要的标准是,能否让自己感到快乐或荣耀,而孩子的内心需求不在他们的视野之内”。

 

在宫学萍看来,很多中国父母都会拒绝孩子长大。因为长大,意味着孩子成为“具备独立情感、喜好、人性弱点、愿望的个体”,意味着脱离原生家庭,意味着亲子关系变成“商量、交换、妥协、认怂的平行关系”,意味着父母失去对孩子的主控感。而这样的失控,会让一些父母恐慌,会剥夺他们的安全感和价值感。

 

以开篇的王猛为例,假如他的描述基本准确,我们大致可以推断,他的父母并没有考虑到,伴随孩子的成长和成熟,他可以自行评估和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因而他们始终以操控和打压作为教育方式,不给他自己选择的自由。

前段时间,这条被冠之“用最硬的语气,说最怂的话”的视频在网上热传。视频内容是一个因做错事被家长骂哭的小女孩,不满于自己已经认错还被家长追究不放,用很硬的语气不停地说着:“我想自己静静”“我错了,又怎样”,“我改,又怎样”。虽然被作为搞笑视频发布,但很多网友都表示仿佛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甚至看哭了。

 

 

━━━━━

匮乏的边界感

首先是父母的孩子,其次才是一个人?

 

在中国式的家庭关系中,自我和外界的关系往往含混不清。传统文化中特有的和气与不分彼此,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国人边界感的匮乏和消失。而反映在家庭关系中,就是父母对子女或过度干涉,或冷漠不管。

 

有边界感的亲子关系应该是怎样的?台湾作家龙应台面对儿子安德烈时,不喜欢安德烈在她面前抽烟,恨不能把烟从儿子嘴里拔出来丢掉。但她不断对自己说:“请记住,你面前坐着一个成人,你得对他像对待天下所有其他成人一样。你不会把你朋友或一个陌生人嘴里的烟拔走,因此,你就不能把眼前这个人嘴里的烟拔走。他早已不是你的‘孩子’,他是一个‘别人’。”

 

不将对方仅仅视作自己的孩子,而首先将他/她视作一个独立的个体,是边界形成的前提。仅仅在这一点上,就已经难倒了许多中国父母。为什么自己在房间里非要关门?为什么日记不能给我们看?你有什么可瞒着我们的?为什么你不告诉我你晚上去哪儿了?为什么你不告诉我你谈恋爱了?——到最后,问题就变成了这些——你为什么还不结婚?你什么时候生孩子?你到底会不会带孩子?……

 

《公民凯恩》中所讲:“只有一个人能决定我要做什么,那才是我自己。”宫学萍说,孩子在世上走一遭,必须面对诸多不快与委屈,而家长能做的,就是树立这样一个边界:在情感上给予鼓励和安慰,而不需要充分介入到事情本身。当一个家长一边不停介入孩子的决定,帮他们收拾残局,一边抱怨“孩子没有独立能力”、“不够自立”,其实是自相矛盾的。“与其说我们这代人追求边界感,不如说我们追求的是‘我’,是‘我’的情感、爱好、愿望、对人生的态度和看法”。

 

当我们终于拥有了边界感,便可以不受外界胁迫地自由做事,自主承担所做决定的后果,从青春期改变世界的宏大愿望起步,最终发现自己能完成的事并不多,我们会丧,会自怨自艾。但终有一天,我们会接受这样平凡的自己:爱身边的人,能够照顾好家人和朋友,能实现微小的愿望,即便如此,也已经非常满足了。这才是一个成熟和完整的人。

“控诉父母”的流行

就像咒语,反而加剧了我们的无力

 

近年来,类似这种控诉父母的文章并不少见。从豆瓣“父母皆祸害”小组,到心理类的书籍、文章、公号、媒体,每次出现都会引发读者们的共鸣,掀起新一轮对父母的讨伐。

 

如果我们将时间向前推二十年,或许还没有过对原生家庭的如此关注,连“抑郁”、“焦虑”、“强迫”这类词语都不大出现在公共媒体上。而当75后、80后、90后逐渐长大,独自面对社会,开始回顾自己的童年,试图为不如意的现实归因时,原生家庭与父母似乎成了最容易指涉的对象,他们与你的成长息息相关,同时也与你的当下相连。当然,这样的归因没什么不好,这象征着年轻人已经开始自觉地面对自己,能够直视成长中的障碍和最细微的情感体验。但当这类指责成为潮流,越来越多的人都试图找一个能够替自己承担伤痛的对象,却是值得警醒的。

 

“虽然父母曾经做过伤害你的事,但是今天和明天是你自己的,这类指责和控诉类的文章会引起我们的情感共鸣,但同时会让我们‘集体无力’,也给新一代的父母上了咒语,他们不敢管孩子,也不知道怎么管。找一个人为我们的痛苦承担责任是简单的,但找到这个责任方,并不能帮助我们好好生活。”宫学萍在采访最后强调:“那么多‘政治正确’的指控父母的文章,会带我们走向另一个极端,而这个极端也不会还给孩子一个更好的童年。如果我们的生活始终处于和父母对抗的状态,而不是过自己的生活,那么无论你长到多大,都还是个青春期的孩子。”

 

自恋式的父母,永远不认为王猛的控诉与自己的教育方式有什么关系;而关注家庭教育的父母,看多了这样的控诉,又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他们会为自己处境感到无力,或单纯为了不给孩子留下阴影,而放弃管教,听任自由。而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理想的家庭需要有力量的父母,无论是生命的能量,还是保护和支持孩子的能力。正是这种力量,给予孩子以爱,让他们学会笑着面对不那么友善的一切,在最艰难的状态下,依然觉得未来是有希望的。

 

父母能做的,就是首先将孩子视作一个独立的个体,然后才是你的孩子,容许他说“不”,也不需要一味顺从、实现他所有的愿望和要求。而对于孩子而言,童年时期父母的苛责与冷漠固然会留下创口,但也未必彻底毁掉一生。“有些孩子承担着家庭的愿景和期待,其实没有什么不好,反而我们过分强调让孩子过得普普通通,是一种夸大的妄想。‘希望我的孩子每天都快乐’,其实对孩子来讲也是一种压力。能活得像个人,太不容易了,每天快乐是神仙做的事。关键的问题是,我们看一个孩子能否被父母的期待或压迫压扁,需要看父母除了这些之外,能不能给孩子的其他生命能量,支撑他,让他感受到自己还是被爱和被尊重的个体。”宫学萍这样解释道。

 

毕竟所谓家庭之爱、父母之爱,就是为了让孩子有找一日,能够独自一人,好好生活。

 

文/张畅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晚妆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