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关上那扇门 --- In Memory of Cindy Wang

关上那扇门 --- In Memory of Cindy Wang

博客

关上那扇门

--- In Memory of Cindy Wang (-- 2020.12.04)

二零二零年十一月二十日 星期五

今天跟辛迪通了微信。

说实话,跟辛迪通话我是有点顾忌的, 面对一个铁了心要放弃生命的人, 一个有主见又意志坚定的人,我不知道该怎么把话题打开, 向哪个方向发展,不知道,我们的谈话最终会落在什么地方。这种不安,在每次跟辛迪通话之前,都会像迷雾一样游荡在我的心头。

知道辛迪申请了安乐死, 获准了安乐死, 一个电话给医生就可以敲定自己的死期的时候,我决定要去一趟伦敦。 我对她说, 你先不要死, 我要去看看你。 我必须要亲眼见到这个求死之人的状态才能决定我到底应该朝哪个方向努力。 如果那具身体真是如她的主人所言,已经极其脆弱,不堪重负, 那么要求她在苦难的生的状态中挣扎, 是很不公平也很不负责任的。

如果这具身体已经千疮百孔,留下来也只是暂时的痛苦的苟延残喘,难道安乐死不是最幸福最体面的死法吗? 辛迪说。 我无法反驳。甚至,我是赞同这个说法的。

那具呈现在我眼前,扶床而卧的身体在我看来是健康的, 或者说是足够健康的, 没有太明显的消瘦,气色好,精神也不错, 脸上的肌肉没有想象中的不协调。 我松了口气。 当然我不至于幼稚到认为人的健康是可以肉眼看得出来的。但是我可以肯定地告诉自己, 那具身体,在我见到的那一刻, 是有活力的,让这样的身体去人为地终止生命, 我觉得是很可惜的。

从伦敦回来后我开始沉默。 不管我的想法如何,生命是别人的,容不得旁人插进来指手划脚。 刚刚登陆多伦多的几年里,我跟辛迪两家都租住在上城的公寓楼里,得以相识,后来搬离那里,交集并不多。牵扯着大家没有断线的是彼此之间那些相似的生活理念。 好吧,我想说的是,就是辛迪的生活中容许有人进来指手划脚,那也是轮不到我的身上的,我是排在队伍的后边的一个。

我给辛迪发信息,告诉她,生命对我自己来说是使命, 没有有用没用之说,活着就是在完成它的使命,在没有妨碍伤害别人,没有不堪忍受的生理疼痛的情况下,我不会选择去主动终结它。 告诉她,她的生命,不管是站着的还是躺着的,对三个幼年的孩子来说,都是一种积极的存在,是一种心理上的依靠。有妈的孩子和没妈的孩子是不一样的, 有质的不同。

我不能介入,而我也不能袖手旁观。因为那是一个生命,我认识的一个生命。虽然我也知道我这个个人,我这个外人,对于那个一心向死的她,其实最有可能的是什么作用也起不到。

辛迪延迟了已经订好的安乐死日期, 辛迪取消了这次的安乐死计划,辛迪每天在积极地推拿展开她的拧死的膝部筋腱, 辛迪说,只要不是每天都得生活在不堪忍受的肌肉疼痛里,她可以给自己多一点时间去尝试。 当然这不影响在那种疼痛之中她会再次拿起给医生的电话。

足够了,不是吗。多活一天是一天,能在不是很痛苦的状态下多活一天是一天,这个美好的世界, 身边独立懂事的孩子们, 还有那虽然渺茫却也不是绝对没有的康复的希望。。。

~~~~~~~~~~~~~

探访辛迪

(一)

去看望辛迪是临时起意。

在那个时钟往后拨,人人都多出一个小时的奢侈的星期天,天色阴沉,飘着时大时小的雨。 我给车加满了油,导航仪输入辛迪家的地址,一路向西。

(二)

辛迪是刚登陆多伦多那几年里,在上城区租住公寓时认识的朋友, 算起来也有大十几年的交情了。我和Bill工作走上正轨买了房搬到北郊,没过多久辛迪也搬走了, 搬出了多伦多,去了往西两个小时车程的小城伦敦。 身在异乡人如浮萍,跟着生计走, 哪里有工作去哪里,搬家并不稀奇。这却不是辛迪的例子。辛迪搬家不是因为工作,选择伦敦作为自己在加拿大的存身之地,她是经过一番思量和算计的。 

辛迪说,大城市房子贵, 生活费用高,再想进学区让孩子读个不错的学校, 那就难上加难, 削尖了头也不是不能挤进去, 但是做房奴的代价是牺牲生活中很多重要的东西,比如说增大的精神压力,比如不能够比较自如地带孩子们出去旅游看世界长见识。其实我想的很简单,辛迪说,就是有没有一个地方,房价生活可以比较轻松地承受, 中学质量好,离大城市不要太远, 比较来比较去, 最后找到了伦敦。 不研究不知道, 安省排前几十名的中学竟然有不少在伦敦市, 辛迪说。

记得辛迪抖落出这个缘由时我还是吃了一惊的。 虽然都说自己的生活自己做主, 我们绝大部分人还是更习惯被命运牵着鼻子走,走到哪里算哪里, 如此清晰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简单准确地制定自己的路线目标,并且主动实施于行动的人, 尤其还是个女人,是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的。这是个心理强大,乐观向上的女人。搬家到伦敦这件事, 让我给辛迪这个人定下了基本的色调。

在与人的交往上, 我其实是个极其被动的人。 来加二十年,日常有来往的也就是住在眼前的几个国内带过来的朋友和多伦多的同事, 加起来够不上一个巴掌。与家在异地的辛迪交集并不多。

辛迪搬离多伦多后又见过两次面。 一次是我到伦敦出差,因为项目关系留在伦敦过夜,吃完晚饭到辛迪家拜访了一下。 辛迪家在多伦多时只有一个儿子, 去了伦敦一下子添了两个女儿。当时辛迪刚刚生完二女儿,我在Walmart买了两身粉色的婴儿衣服带了过去。 他们当时住在他们在伦敦的第一个房子里,独立屋, 但空间不大,夫妇两个, 三个孩子,还有一个租住的小留学生,稍嫌拥挤。

最后一次见面好像是在七八年前?辛迪一家去蒙特利尔,回程的路上到多伦多的华人超市买菜,完了在我家蜻蜓点水一般做了些许停留。 路赶得紧,他们到我家时已经晚上八点多了,辛迪带着三个孩子跟我坐在客厅里聊天,她老公没有进门,车子停在我家的车道上,自己躺在车里打盹儿。 

辛迪还是老样子,直爽乐观,笑容满面。 三个孩子簇拥在身边,小女儿小猫一样乖巧可爱,让人羡慕。辛迪说自己在做地产经纪, 有单子就做, 没单子就休息,也没有试着去尽全力。 时间仓猝,一家人还要赶回伦敦,没聊几句就匆匆告了别。

(三)

原以为辛迪一家子也会像许许多多的住在远处的朋友一样,在如水的岁月里, 波澜不惊地过着自己的日子。直到辛迪在微信上发出的帖子里, 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到 “安乐死”这个字眼。

毫不夸张地说,我着着实实地被吓了一大跳。 

四十几岁的年纪,上有老下有小,人到中年的我们办公室里家里忙得眼睛都不想抬一抬的时候, 如果不是像鱼肉一样被硬生生地摆在了命运的刀俎之上, 谁想言死,谁又敢言死?

我觉得很压抑很难过, 给她留言:为了孩子, 一定要坚持住啊。

~~~~~~~~~~~

你已经走了吗

- 2020.12.04

你已经走了吗

“最后的早餐 最后的我”

微信上的你上了淡妆 笑容里 

残余着 生者的温度

 

灵魂的速度有多快

像火箭吗 还是更快一些

就在一念之间?

 

你会不会已经到了火星?

在那无可比拟的 

天老地荒里的 背景里

一个人 心满意足地散步?

那里的风景 跟你想象中的

一样吗?

 

你说你不相信天堂

可以选择的话 你的灵魂

要去火星  哪怕那里只有你一个人

你会快乐而孤独地散步

你对女儿说 妈妈要做个火星人 这是不是很酷?

 

你说马拉多纳走了

润涛阎也走了

路上有他们作伴 真好

 

你说生理的疼痛让你无法忍受

你说 这样的躺着的没有用途的生命 完全

失去了它的意义

你说

“孩子们都准备好了 我也准备好了”

你说你的心情很平静

 

那就好

 

一个人自己的生命

哪里轮得到旁人来指手划脚?

 

我只是希望 真的有灵魂存在

我希望 你的灵魂 正在火星上 

孤独而快乐地散步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cxyz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