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8 台日韩:台北。台北 (五):度小月
度小月
订旅店的时候看网评, 说这家旅店的边上便是台湾著名的度小月担仔面台北忠孝店。到旅店安置好行李,稍事休息,十一点来钟出门,和Allen去度小月吃饭。
红底黑字的招牌,度小月的门口一左一右伫立着两株年轻的枇杷树,树底下有木制的长矮凳,凳上坐着排队等餐的人。 人们看起来已经习惯了排队吃饭的规矩,没有焦躁之态,老人闲闲地坐着,眼光散散地随着街头经过的事物移动,身边靠着无声玩耍的孩子,年轻人有坐有站,刷着手机。街头静悄悄的,天有点阴,不太明朗的天光里, 时间之河仿佛停止了流动。
订旅店的时候看网评, 说这家旅店的边上便是台湾著名的度小月担仔面台北忠孝店。到旅店安置好行李,稍事休息,十一点来钟出门,和Allen去度小月吃饭。
红底黑字的招牌,度小月的门口一左一右伫立着两株年轻的枇杷树,树底下有木制的长矮凳,凳上坐着排队等餐的人。 人们看起来已经习惯了排队吃饭的规矩,没有焦躁之态,老人闲闲地坐着,眼光散散地随着街头经过的事物移动,身边靠着无声玩耍的孩子,年轻人有坐有站,刷着手机。街头静悄悄的,天有点阴,不太明朗的天光里, 时间之河仿佛停止了流动。
我领了排队号码, 也加入他们当中坐了下来。Allen拿着相机,翻看着在福冈大濠公园摄得的鸟的照片, 看到兴奋之处, 自顾自地咯咯笑起来, 转过头来用英语跟我重述照片拍摄之时的鸟趣。 听到外族的语言,就有老人孩子的眼光漂过来, 不动声色地打量着身边的这两个不速之客,然后又不动声色地移开。
我也像那些老人一样, 闲闲地打量着台北素淡的街道,旧旧的楼房,蓝底白字的招牌,路边站着排停靠的摩托车,三三两两的行人。 待到目光移进店里,看到了那个烹制肉臊的老人。 老人藏蓝色的衣裤,同色的小布帽,坐在红砖的灶台前忙碌着。 灶台上坐一口不锈钢大锅, 锅里热气腾腾烹制着祖传的肉臊酱。锅的正上方悬一只长形的红灯笼, 灶台上一摞一摞的白瓷碗。 取一只空碗下来, 先从左手的笼屉里加入面条或者白米饭, 然后把肉臊酱浇在面饭上,老人目不斜视, 一丝不苟地做着他的肉臊面肉臊饭。 想起了有人形容拉面师傅拉面, 说是像一个高深莫测的“武林高手”,做肉臊面的老人也给我如此的感觉, 只是这个高手的脸上略呈疲惫之态。 老人和灶台就摆在饭店的入口处, 大街上打眼就能看到, 应该是被用作了招牌。
等了大半个多小时, 我们被带上了二楼的一个小桌子。点了肉臊面,各色小食三四样,一盘清炒时蔬, 一盘炒鳝丝。 点完觉得数目有点多, 不清楚分量,问胖胖脸的服务生,服务生告诉我们应该还可以,就下了单。结果还是多了,剩下的小食打了包。炒鳝丝本来是为了满足我的好奇心, 想看一看这道被很多人称赞的菜到底有多么的可口, 动了几筷子我和Allen都吃不习惯,一盘鳝丝就留在桌上了。
提着打包的食盒出门, 心里还是有点情绪的。想一想服务生无辜的脸又有点释然了, 也许依台湾人的食量,这桌菜的量刚刚好?
~~~~~~~
题外
什么是担仔面,下面是百度和维基的注解:
“担仔面是一道台南地区的小吃,主要材料有油面、豆芽菜、香菜、虾仁、少许汤汁以及独门肉燥,口味鲜美,老少皆宜。
在台湾,几乎没人不知“度小月”担仔面,它是台湾省台南最有名的一道传统面类小吃。度小月担仔面最独门的配方就是特制的肉燥,只有特定传人才能知道肉燥调配的配方和比例,加上用虾子熬煮的汤头,另外有一尾虾、蒜泥、香菜相佐提味,一碗看似简单的美味小吃,背后用心制作的过程,已在络绎不绝的品尝人潮和远道而来的外地客,得到了最实质的肯定。” — 百度百科
“担仔面是一种发源于台湾台南的小吃。“担仔”即台语(闽南语)“挑肩担”之意。2017年,台南市文化局举办台南文化关键词推荐活动,担仔面成为网络票选第一名的推荐关键词。
担仔面发源时间相传为清末光绪年间,创始者为台南的洪芋头。台南清明时节与夏季七至九月份时常有台风侵扰,风雨交加导致不易出海捕鱼,故渔家生计顿时艰困,因此称台风来袭频繁、生计维持不易的月份为“小月”。以捕鱼为业的洪芋头在无法出海捕鱼时候,常于台南市水仙宫庙前叫卖面食以维持生计、度过小月,并自名“度小月担仔面”,书写在摊前所吊的灯笼上。担仔面曾出现在总统府的国宴和飞机餐点,[1]。曾被台南市民称为“国宝”食物[2]。
“担仔面是一种发源于台湾台南的小吃。“担仔”即台语(闽南语)“挑肩担”之意。2017年,台南市文化局举办台南文化关键词推荐活动,担仔面成为网络票选第一名的推荐关键词。
担仔面发源时间相传为清末光绪年间,创始者为台南的洪芋头。台南清明时节与夏季七至九月份时常有台风侵扰,风雨交加导致不易出海捕鱼,故渔家生计顿时艰困,因此称台风来袭频繁、生计维持不易的月份为“小月”。以捕鱼为业的洪芋头在无法出海捕鱼时候,常于台南市水仙宫庙前叫卖面食以维持生计、度过小月,并自名“度小月担仔面”,书写在摊前所吊的灯笼上。担仔面曾出现在总统府的国宴和飞机餐点,[1]。曾被台南市民称为“国宝”食物[2]。
度小月担仔面开设于1895年[3],现今在台南地区有许多店家,老店集中于台南市中正路上。
这道面食的主要成分为:面条或米粉、豆芽菜、香菜、蒜泥、五印醋、虾仁、少许汤汁以及独门肉燥。担仔面通常略贵[4]、量少(约仅成人两口分量),是所谓“食巧毋食饱”(台湾俗谚:吃得精致而不吃饱,台语拼音:Tsia?h khá m? tsia?h pá)的点心而非正餐。” — 维基百科
各有千秋,个人更喜欢维基百科的注解一些。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c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