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今天早上喝咖啡了吗?”: 附庸风雅读罗素
这个世界的问题就是愚人和狂热分子总是对自我如此肯定,而智者内心却充满疑虑。
——伯特兰·罗素
今天这个时代,很多人都有同样感觉。但罗素早在半个多世纪前就说出了我们的想法,而且说得如此透彻精炼。
去年花了五个多月的时间读罗素的A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直到年底放假前才读完。罗素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文笔简洁流畅、清晰优美自不必说,但毕竟是哲学书,枯燥难懂之处还是很多的。因为这个原因,我不会轻易将其推荐给朋友。一本800多页的书,其中不乏硬着头皮才能读完的章节,如若要读,事先要有思想准备。如果警告之后还是一意孤行,请后果自负。
我自己是很高兴读完此书的。现在读的书虽多,以轻松愉快的为主。偶尔读一本略微艰深的,当时虽然辛苦,之后却沾沾自喜地有成就感。怪不得有人说自虐是获取快乐的捷径。尤其是偶尔读懂一句,那种心有灵犀、电光一闪的感觉,让人飘飘然神清气爽。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句话,除了没有真的忘记吃饭之外,用在我身上也贴切。
既是不求甚解,没读懂的地方当然很多。但因以前对哲学一窍不通,起点低,要有些收获也不是很难,至少知道了一点哲学的基本框架吧。就像刘姥姥游大观园,虽然不免洋相百出,但东张西望一番,也会长些见识。出去后眼界肯定比以前高,身上或许还沾了些仙气。
西方哲学史就是一部人类思想发展史。要写清楚这段漫长的历史,还要分析几千年里哲学对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影响,从苏格拉底之前的希腊哲学家一直到二十世纪的尼采、杜威、马克思,可以想象作者学识有多么渊博。罗素不但把历史的脉络理得清清楚楚,而且分析得鞭辟入里,精彩的论断每一页上都可以找到。读完这本书,罗素成了我最崇拜的人。正好女儿推荐了罗素的一本小书The Conquest of Happiness,马上把它加入了我的阅读计划。
我也喜欢罗素的怀疑态度和批判精神。上下古今的哲学家,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洛克、康德,没有一个不被他指指点点地说几句风凉话的。我喜欢罗素谈论他们时那种略微不恭敬的口气。被写进历史的都是了不起的哲学家。他们提出了问题,建立了理论体系,奠定了哲学的基础,但他们的想法中错误和不符合现代人价值观的地方也比比皆是。罗素毫不客气地将这些地方指出来。罗素虽是大学问家,却没有通常做学问的人的刻板拘谨,倒像一个叼着烟斗坐在树下的淘气老头,率性,随意,再加几分狡黠。除了佩服他的学问外,他的风格做派也深合我意。
人是一种有意思的动物,吃饱了,穿暖了,繁衍后代了,却不满足,偏要去探讨些不痛不痒却难以回答的问题,比如宇宙是怎么形成的?知识到底是什么?时间是一种幻觉吗?意识和物质有什么关系?之所以自觉自愿去读哲学书,当然是不愿意被柴米油盐淹没的附庸风雅之人。但即使有思想准备,读书时也不免嘲笑自己,是不是闲得无聊,为什么要去关心这些稀奇古怪之事。“你今天早上喝咖啡了吗?”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哲学家们也可以演化出一套洋洋洒洒的理论。比方杜威的弟子可能这么说:
我要说:“等一会;我得先作两个实验,才能告诉你”。于是我先让自己相信我喝了咖啡,观察可能有的后果;然后我让自己相信我没有喝咖啡,再观察可能有的后果。我于是比较这两组后果,看哪一组后果我觉得更满意。
假如一方的满意程度较高,我就决定作那种回答。
如果两方不相上下,我只得自认我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除了疯狂的哲学家,谁还有这样的思维方式?
但嘲笑自己的同时,也有一点自得。如果不是衣食无忧,怎么会泡杯茶,搬把舒服的椅子,大好时光如此挥霍?这么一想,优越感顿生,读书又多了几分趣味。
不过我还是有一种暴殄天物之感,就像一个肠胃并不强健的人贪婪地要了一份吃不完的大菜。我们这些人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人文训练,虽爱看书,但东一本,西一本,完全没有章法,对西方文明的知识颇为欠缺。如果对历史、宗教、文学、艺术都有更多了解,读此书一定会更轻松,收获也会更大。
朋友们都抱怨说,现在记性越来越坏,读过的书都记不住,都想找到扭转记忆衰退进程的好办法。但讨论来讨论去,最后都得出结论说,读的书即使没记住,多少还是吸收了一点。日积月累,自己还是无声无息地发生了变化。我同意这个看法。当然我知道这可能是偷懒的借口,但读书多的人,即使没有刻意记住书中内容,也不一定能明确说出从某本书中学到了什么,这个人还是和不读书的人不一样。读到一句话,脑子里生出某种情感,浮现出某种意象,即使转瞬即逝,还是留下了一点痕迹,像一颗葡萄扔进一只酒桶。年深月久,丰饶的葡萄终于变成了一桶佳酿。
当然希望《西方哲学史》对我有这种影响,像把一串葡萄扔进我的酒桶。《西方哲学史》是1947年出版的,距今已有七十年时间,但一点都不陈旧过时。恰恰相反,罗素身上鲜明的理智主义的传统,今天其实很有现实意义。他的很多论断,似乎是针对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有感而发,比如文章开头引用的那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