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在上海过圣诞节

在上海过圣诞节

博客
整理旧照片的时候,发现有一张在家里拍的照片背景里有三张圣诞贺卡。
那是1975年底的黑白照片,我还很小。现在想来,这是我的记忆中第一次出现“圣诞节”的具体概念。
那时还是文革后期,中国还没有对外开放,但中美关系已经正常化,海外华侨(那时叫做“旅美华人”)已开始恢复和国内亲友通信、回国探亲旅游。这几张圣诞卡来自我的姑妈和伯伯,他们是解放前夕去美国的。尼克松访华之后的第二年,我们就和他们开始直接通信(以前都是从香港转)。这以后,他们每年都要寄来圣诞卡。
我小时候对圣诞节的印象,就来自这些图片:一棵挂满彩球的圣诞树;肩上驮着一大袋玩具的圣诞老人;一个安静的小村庄,地上铺满白雪,夜空中星光闪烁,一辆老式汽车在一幢精致的小房子前面停下,走出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一家人家:两个大人、三个小孩子。
一切都是那么详静、完美。
我母亲会告诉我她所记得的上海圣诞节,那是解放前了,她还年轻,和家人一起上教堂,然后在一家酒店聚集吃饭。她描述南京路上几家大百货商店的节日装饰,还有我舅舅家屋檐下挂的彩灯。
我从小学高年级开始读英文简版小说,对圣诞节有了一些知识。记得有一次,中学的英语老师在课堂上告诉大家,在欧美,圣诞老人坐着马车到各家送礼物。当时我差点憋不住要举手发言,告诉全班圣诞老人坐的不是马车,而是鹿车,由一群麋鹿拉着从天上飞过。强忍到下课后,才跑到讲台上去告诉老师。
那时国内设计印刷的圣诞贺卡,的确有印着圣诞老人坐马车的。我和母亲每年十一月要去书店买一批贺卡,早早寄给国外的亲友。贺卡很贵(和当时的收入和物价比起来),加上国际航空邮资,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80年代中期开始,上海又兴起了圣诞节。舅妈拿出一个封存三十多年的圣诞老人布娃娃,还是她自己小时缝制的,歪嘴、歪鼻,但大胡子、大肚子、红袍子,都有。据她说,文革时有红卫兵来抄家,抄走了很多洋东西,但因为这是个简陋的布娃娃,而且是个认不出来的白发老头,就没把它拿走,扔进了垃圾桶,是舅妈等红卫兵走后才去抢救回来的。
八十年代后期的有一年,我在念大学,母亲打电话到宿舍来,让我平安夜回家,说是舅舅家有活动,邀请亲朋好友去参加。
我赶到舅舅家,只见他家大门口放着一棵小圣诞树,挂满了彩灯、彩球和红丝带;钢琴上放满了亲友寄来的圣诞卡,还有那只歪脸的圣诞老人布娃娃。
舅舅一家从教堂回来就开始忙着做晚饭。洋节日,总要做几个洋菜吧,我母亲帮着做了一只土豆沙拉,舅舅专去淮海路的老大昌买了只大奶油蛋糕。没有火鸡,主菜是一只整鹅。其余的都是中国菜。
吃完饭舅妈就出门了,唱歌去了。
表妹把家里的大灯都关了,只开了两个桌灯,点上很多蜡烛。新闻联播看到一半,忽听有人按门铃。
打开门,一阵寒气飘进屋子,门廊上站着圣诞歌班,一共八个人,一个个裹着大衣滑雪衫,戴着围巾帽子手套,嘴里哈着白汽。舅妈也在其中。
领班的指挥和我们打过招呼,定了一个音,他们就开始唱起了圣诞歌,一首慢的《平安夜》,一首快乐的《铃儿响叮当》。说实话,有不少地方跑音,但看得出他们是很认真地排练过的,唱得也很整齐,还有一些谐音的重唱部分。
然后指挥说,这是我们队员的家,我们多加一首英文歌。于是有一位六十多岁的男士站出来,用很棒的男中音唱了一首《祝你圣诞快乐》(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
表妹向歌班分发了巧克力和小铃铛。舅妈和她的歌友们就摇着铃铛继续去邻居家唱歌了。
八十年代的上海,过圣诞节已经是个很时髦的活动,除了真正信教的以外,还有不少年轻人借此机会打扮起来,结伴出外玩乐、吃大餐。他们对圣诞节的理解比较肤浅,既没有宗教的概念,又没有家庭的传统意味,只是想模仿洋人,大大地热闹一下。
出国后我知道了,洋人的圣诞节都是以家庭为主的,朋友聚会、公司派对、购物、看灯,早在节日的几天之前都结束了。圣诞夜,人们早早地下班,大街上都是匆匆赶回家过节的人和车;圣诞节那天商店全部关门,除了临时赶路的,街上更是一片空寂。真正热闹的地方,是在那些亮着灯火、闪着炉火的住宅里。和家人团聚,度过热融融的一个节日,那才是西方人圣诞节的真正涵义。
除非正在度假途中,我出国后从来没到外面去吃过一次圣诞大餐。如果不是行程安排上的原因,我还是喜欢在家里度过圣诞节以及平安夜。
我心中的圣诞节是在我自己的家里,点上自家的炉火,烤上自家的火鸡,坐在自家的沙发上打开礼物,围在自家的餐桌旁,和亲人一起吃自己做的大餐。
连续四年在他乡异地过圣诞,今年,我们总算得以安排在节后出发度假。在此也祝各位节日快乐,2019年一切如意!新年见!

* * *
下面是过去几年在异地度圣诞的照片:
 

(佛州)


(游轮上)


(巴哈马,圣诞餐)





(巴哈马,女儿们的圣诞帽)



(牙买加)


出国后从未在圣诞期间回国过,这张是网图,上海的圣诞市场:



* * * * *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荔枝100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