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声音的魅力不再
每年七月,新一季的《中国好声音》召唤着我每周端坐在电视机前,当它为夏日的馔玉。但是,上周,我竟然在歌声中打盹了 ,只能通过油管倒放,补上错过的那段。显然《好声音》于我,已经有审美疲劳了,正如没完没了的《非诚勿扰》。
为什么《好声音》的收视率逐年下降呢?原因应该有以下几个。
一是形式不再新颖。
学员唱歌,导师转身,导师唇枪舌战地争夺选手,原本是充满悬念的环节,但现在却令人麻木了 。随着去年谢霆锋和今年的王力宏几乎每一个学员都转身 ,让我们对学员的被留下不存担忧。而帅哥王力宏的出现,几乎吸引了所有的选手,也让争夺学员的结果几乎没有悬念。
二是导师不再有趣。
今年的四位导师中那英和庾澄庆当然是老腊了。但是他们的语言,他们的风格,都没有突破曾经的样式。所以,观众无法眼睛一亮。尤其是庾澄庆,明显地与学员有了代沟,尽管他的专业能力勿容置疑,制造笑料的努力也显而易见。而李荣浩的腾空出世,让人不得不去搜索网站脑补相关信息,虽然他是有实力和能力的。新加入的两位导师,语言基本上中规中矩,失去了李健的机智和幽默。整个画风就显得平淡了。
三是歌曲不再熟悉
许是自己年龄的关系,前几季总能冒出的一些能引起强烈共鸣的老歌现在几乎没有了。如张碧晨的《时间去哪儿了》、张赫宣的《你把我灌醉》、李代沫的《我的歌声里》、刘明湘 《漂洋过海来看你》代之的是很难第一次听就觉得好听的歌曲。比赛的结果,就成了技巧的比拼。而我等,则是技巧的门外汉 ,所以,在没有共鸣的歌声里昏昏欲睡了 。
四是规则不再合理
本季设计了封麦和导师收生无上限两个新规则。但是,几场看下来,封麦根本只是形式上的游戏,且显得很不礼貌和友善,更暴露了封麦者的不自信。而被封麦者依然可以通过手势、手机简讯表情达意。所以,封麦机制形同虚设。至于,导师收生无上限,则是尴尬了收不到学员的庾澄庆,也让收生满满的王力宏力不从心吧。我甚至担心王力宏对学员的一声声承诺只是流于口头。他哪来那么多精力精雕细琢每一位学员?
五是学员不再多元
在参赛学员中我更多地看到的是音乐学院的学生。如若这样,那么非专业的选手就失去了参赛的意义。整个舞台似乎是音乐学院质量的比拼,而不是怀有音乐梦想的各行各业的歌者的比拼。相比之下,是不是《妈妈咪呀》显得更为动人。写到这,我忽然好想念李健老师的学员-----满脸沧桑的康树龙和他的《像我这样的人》。
既然,《好声音》的收视率一年不如一年了,那么是不是到了它该鸣金收兵的时候了 ?毕竟,据悉这个节目的版权高得咂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