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迷思: 三皇五帝到夏商》之一百四十五
小甲在位十七年,跟他大伯沃丁很像,也是未能实现子承父业,连在位时间都差不多,本来可以给他打六、七分,可继承他位子的弟弟太差劲了,小甲如果不是懦弱,那就是眼光太差了,起码他不如夏朝的第十一任天子不降。他那个弟弟虽然“行状”不明,但他造成的后果俨然夏朝末代的“二甲”:胤甲和孔甲,他连累他哥哥小甲不及格。
雍己在位十二年,在《竹书》里一片空白,《殷本纪》是这么评论他的:“(雍己时)殷道衰,诸侯或不至”。一个帝王能得到的最差评语莫过于此,雍己得分:零到四分随便给。
雍己死后,他的弟弟登上王位,这是个超级牛人,是商朝的大救星!兄弟两人差距怎么就那么大呢?这个第九任商王就是太戊(或大戊),在位时间长达七十五年,其文治武功在商代无出其右,光是“西戎宾”、“大有年”、“东九夷来宾”便是煌煌大政,史书这样表扬他”三年之后,远方慕明德,重译而至者七十六国。商道复兴,庙为中宗”。在笔者心目中,他是NO.1商王,不管是成汤,或是后来的武丁、帝辛都比不了他,他是唯一可以得满分的王。
太戊的儿子仲丁成为第十任商王,他登基之时,首都亳也许发生了什么事迫使他迁都于嚣(或隞),在位第六年,他讨伐在边境蠢蠢欲动的蓝夷。他在位时间和他父亲相比差得太多,足足短了六十六年。很好解释,他那位伟大的父亲太能活了,仲丁走上工作岗位时已经垂垂老矣。仲丁这位年轻的老君王,起码做了点实事,给他七分吧。据说仲丁文采不错,写了篇《仲丁篇》发表在《尚书》“杂志”,可惜我们现在都看不到了,很可能是给编辑孔圣人删掉了,不亦悲乎?
第十一任商王是外壬,他也是一位小老弟:仲丁的弟弟,他在位十年,最“头条”的事就是“邳人、姺人叛”,给他的分数可参考雍己。
第十二任河亶甲又是位“小老弟”,他是小老弟外壬的弟弟。《殷本纪》对他的评价跟雍己一样差“河亶甲时,殷复衰”,但《竹书》告诉我们一个励精图治的河亶甲,在短短的九年任内,他“克邳”、“征蓝夷”、号令大诸侯大彭和豕韦“彭伯、韦伯伐班方”,迫使“姺人来宾。”,可谓战功彪炳,虽然他未能像太戊一样来个大复兴,他已经很了不起了,我给他八分。
继位河亶甲的第十三任商王祖乙,《殷本纪》说他是河亶甲的儿子是错误的,根据殷墟卜辞,祖乙是中丁的儿子,即河亶甲的侄子。《殷本纪》和《竹书》对祖乙十九年的政绩评价高度统一,大赞“商道复兴,庙为中宗”,他得分应该比他父亲高,可得九分。
祖乙的儿子祖辛成为第十四位商王,在位十四年,《竹书》仅提了下他住在什么地方(“居庇”。)给他六分吧,在一个地方平平安安待了十四年也算不错。
祖辛未能传位给儿子,继位者是他弟弟开甲(或作“沃甲”),他也“居庇。”,也是什么事迹都没留下,在位五年就死了,给他五分吧。
第十六任商王祖丁不是开甲的兄弟,也不是他的儿子,而是他的侄子,即祖辛的儿子,这似乎暗示了开甲控制不了局面,他在位五年就崩了是善终吗?有点可疑,所以我才给他五分而不是六分。祖丁的“事迹”和他父亲及叔叔一样,只有两个字“居庇。”,在位九年驾崩,也给他五分,理由和祖辛的一样。
商王十七世南庚既不是前任的儿子,也不是兄弟,而是堂兄弟:他是第十五任开甲的儿子。他也没啥好说的,前三年“居庇。”,后三年“迁于奄。”,然后呢?他就死了。他的得分也是五分,评分规则参见其前两任。
第十八世商王叫阳甲,他是谁的儿子估计外星人也猜不出来。他是第十六任祖丁的儿子,祖丁又是第十四任祖辛的儿子,祖丁和阳甲这父子俩的王位都是隔代遗传。阳甲在位第三年“西征丹山戎。”,说明他不是好欺负的,不过次年他就死了,不知道和征战有没有关系。
尽管《殷本纪》对阳甲评价很差,说“帝阳甲之时,殷衰”,我仍然愿意给他六分,就因为他曾远征西戎。再说“殷衰”的祸根自仲丁时就埋下了,仲丁到阳甲共九世,这就是《殷本纪》说的“比九世乱”。在这九代乱局里,曾经和成汤“咸有一德”的诸侯后人们压根就不拿成汤的后人当干部,关起门来自己玩自己的,懒得去朝拜商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