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新生代与89学潮一代的决裂

新生代与89学潮一代的决裂

博客

(布兰诗歌片段 https://zh.wikipedia.org/wiki/哦,命运女神

如果不是来美国,如果不是有微信,89学潮这件事对我们一代对于非京津地区长大的的童鞋来说就是被抹去的历史。来了美国,有了微信,通过微信接触了政治发烧友,才开始真正关心这个题材,关注89学潮一代的变化,才了解1989~2019这整30年间学潮事件对时代的影响如此深远,对经历者的影响如此根深蒂固。在美国很容易补上这段历史课,google一搜到处都是,稍微有点学识关注中国政治的歪果仁儿,对这件事说不上如数家珍,也称得上讳莫如深。

从洛杉矶到拉斯维加斯笔直的一条路,一路荒漠,只有两处稍微吸引人。一处是五颜六色的石头阵,网红拍照打卡处;还有一处是冷冷清清的8964纪念公园,大老远就能看到数字近一些能看到坦克。如果不了解这段历史,那冰冷的雕塑素材既不能解暑降温,也无美感可言,难免显得突兀。

本篇咱们先以89为分界线来定义新生代。89亲历者的主体是大学生和教师,所以89年18岁以上,90年参加高考因89学潮波澜而影响择校的高中生,还有部分初中生。如此算来当年的亲历者主流应该是71/72年以前出生。受波及的缓冲带按照5年间隔来算,76/77出生并生活在风暴中心地区的学生可能会有些印象。78年改革开放后出生的孩子,到89年时少不更事,89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也就是说,本篇定义的新生代是78年以后出生的人群,而89学潮一代受影响最大的是71/72年以前出生的人群,中间有5年左右的的缓冲带。(欢迎前辈们指正修补)

冲动是魔鬼,当年的学生和老师许多介于20~30岁之间,三十年过后,如今处于50岁左右~60岁前后,缓冲带按照5、6年来计算应该问题不大。

当然,在稳定的社会,年龄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只是对于飞速发展的地区,年龄带来的时代差就比较明显,横跨两种社会的制度后,各种年龄层的表现就更加耐人寻味。

参考列表:https://zh.wikipedia.org/wiki/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列表

 

1989年~1999年

新生代中最接近89一代的人群介于初、高中,有些进入大学。

学潮一代移民在这十年间陆续拿到学位,结婚生子,工作就业。

此时美国的经济处于绝对优势,汇率是很神秘前卫的词汇,国内改开后的各种经济形势开始活跃,国内外差距非常明显。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等基础家电开始普及;市场消费渐趋活跃,国内开始有了商品房,有了住房贷款;开始产生互联网经济雏形;铁路特快开始普及,飞机航道增加,航空业开始走进普通人消费。通讯设备上,BP机普及了一段时间,开始进入移动电话时代。

这一阶段中国与东亚最后一个国家韩国建立外交关系,与苏联解体后的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相较于前一阶段建交国家数量减少,可以判断重心放在国内经济建设;出国,国内外各种差距明显;国内外普通人之间的收入差距巨大。

1999年~2009年

新生代进入大学和职场。20~30岁之间初涉职场,伴随飞跃式发展,每天接受新经济的大脑风暴应对应接不暇的各种信息。

各行业诸侯林立到诸侯割据;新东方等英语学校生意火爆;各行业新概念呈现爆发式增长,房产价格拉出巨大贫富差距;城市基础建设日新月异;制造业、通讯业、建筑业、航空航天,交通也发展迅猛;招商引资政策下外企大量涌入;民间出版业有了一段盛世,互联网科技,各种形式的千禧年消费平台得以建立;娱乐业呈现火爆发展趋势... ... 期间北京承办奥运会,上海承办世博会,各种国际会议络绎不绝。中国经历史无前例发展跨度最大的十年,对萨斯、地震、洪水等各种天灾人祸也能够积极应对。  

学潮一代,停留国内的人员正当年,成为职场主力,积攒了不少个人原始资本。海外人员也逐渐有所定位,职场和生活渐趋稳定。开始出现留学生返潮,“创业”“海龟”、“海带”成为流行性新名词。

期间发生世界性经济危机和次贷金融危机。新生代虽不成熟,但借助迅速发展的经济势态,参与大量基础建设,在发展中所处的作用&担当,与89学潮一代在海外的同时期表现并无明显差距。比如说,此时的国内新生代20~30岁开始投入职场,参与国家基础建设,在家庭和个人努力下开始购置房产,接触投资,学习考证,创业、出国旅行;同期学潮一代30~40岁的样子,在海外也差不多在做同样的事情。

(新生关键词:80后经济。严格地讲,80后经济涉及到的就是新生代带动的经济模式)

各种差距在缩小,尤其海外职场发展的优势在明显缩小。最典型的事例就是新东方创立期三驾马车中王强和徐小平的回归。

参考上层链接,外交关系建立集中在这十年的后期,前期好几年似乎都没有建交记录。怎样理解?是否可以理解为国内经济建设活跃,无暇顾及海外事务?

2009年~2019年

这一阶段是新生代与学潮一代相撞比较多的时期。停留在国内的学潮一代与新生代 出现精英出国潮,各种方式走出国门生活和消费都史无前例地活跃,继日本带动海外消费以来,成为东亚国家又一期带动海外消费的活跃群体。贫富差距加大,阶级划分明显。与跳跃式建立的物质生活相比,精神层面缺少基础学习,与文明对接的意识切换只有活跃,并无效率,相对疲软。

学潮一代也差不多。学潮一代涉及到的可谓是当时最优秀的一批学子,所以学术表现,尤其学历表现都非常出色。也许,特殊的经历使得他们缺少安全感,也许只是发展的必经之路,相较于同期其他国家的精英学子和89前期的留学生,不无遗憾地说这一时期的留学生在生活品质、精神生活、本地融入,对新移民的带动等方方面面的都缺少细节和贡献。

这是学潮30年后出现的非常耐人寻味的表现。中国大陆单纯经济发展和硬件表现来看,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缩小,但文明意识差距巨大。无论停留在国内的一学潮一代还是新生代,这时期已成为经济发展中获利最大的群体,对本国的依赖性极强,也是主导社会意识发展的主体。

学潮一代的海外学子对新生代与这时期出国的人员的统称是新移民。这种划分同样耐人寻味。在各种差距逐渐缩小的时期,原本可以呈现意识形态影响的承接关系的前辈与后辈之间,衔接并不顺畅。

相比之下,新移民跨国学潮一代,与台湾老移民,或者30年前出国一代,与本地美国人相处反而更加融洽,方方面面细节上得到的支持更加直接。89学潮一代无论在海外的表现还是回国旅行时的心态与表现,以及对于国内新移民的接纳和支持都变得耐人琢磨。

很关键的一点不得不思考,即参与或没参与当地的基础建设,尤其有否参与基础结构建设所产生的感情是不一样的。这种感情要超越从中获益和获利产生的成就感。因此,大陆出来的海外新生代与学潮一代精英学子 2009~2019的变化表现有待过滤与沉淀。

(本篇不涉及个体表现,只速写个人感受,希望为时代留下点滴诚实记录。暂时写到这里,有待日后一点点修正补充各种留白。)

10/26/2019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尤其开心USA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