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想知道亲爱的朋友你啊到底是谁(之二)
一个真实故事
五月里随着魁华作协《岁月在漂泊》一书的发行,曾在这儿讲起一位文学城朋友要买三十本书的故事。
“真想知道亲爱的朋友你啊到底是谁。” (开篇)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8269/201205/21986.html
这故事其实还没完,想在这几天里把发展到目前为止的新情节再续上一些。
看过故事的朋友感到有悬念了,曾想知道这是我们文学城的哪一位。
其实不仅我们城里人想知道,就连刚开始我把这个信息传递给作协的时候,高兴之余,作家协会的本届主席,此书的发行人之一南川也是一边好奇,一边感到疑惑的。
他为此写下了这么一段文字,记录了当时真实的想法:
“《岁月在漂泊》新书发布会结束的第二天,我的兴奋情绪,还没有从那段匆匆的忙碌中缓过劲来,作协会员斯眉就发来邮件,说是美国加州的一位文友要和我们订书了,而且要订三十本。
这个信息来得太快,我很怀疑是一件不可置信的事,或一时冲动而随便写的。
说实在的,订购三十本书不是小数字,他生活在美国,我们的作者毕竟不是生活在他的身边,写的是魁北克的事情,仅仅是介绍华人作品。。。。为了论证自己想法的成立,我假设如果是我会怎么样?我说可以买一两本,买三十本做不到,因为没有特别的因果关系,。。。。如果要订购,一定要一个特别的原因。。。。”
要知道
南川的本性是诗人,他喜欢探索生活的哲理和人性种种,他的诗总是充满理想和浪漫情调~~
事后我回想起来,当时还真是那样---南川重复了几遍他的疑惑,问我为什么这位朋友要买那么多。
我是根据来信如实相告的-----为了捐赠给图书馆,为了回报社会,为了纪念自己也曾有过的漂泊岁月!
我觉得自己能理解这位朋友拳拳的心,在文学城这么多年了,也算老居民了,从国内汶川地震以来多少次深受感动,为我们城里卧虎藏龙们的出众才气和经历,募捐,助学,义演,盖学校,海外游子的那种侠义忠胆,常叫我惊叹并自愧不如。。。
至于和这一位朋友,平时联络不多,仅有几次留言形式的往来,但他大气潇洒的风度,得心应手的随意,明显标刻着一位阅历丰富者思路的透彻。
如他所说,“那个年代,那些事,写不写出来都会在脑海里催化,发酵。。。”这促使我这一年多来常去博客阅读他写的小说和诗文,记得是那篇《遥远的思念》,一张褪色的旧照引发自己对母亲的爱和思念,“悠悠风筝飘游天涯,系上一丝牵线,孤独就拥有了踏实的归属”。。。游子对故乡故人的那种悠悠思绪,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的那种铭心牵挂,激起自己强烈的精神共鸣,忍不住涕泪。。。。
我常常说像我们这样喜欢并坚持在网上码字抒发情绪和经历的人,大致都有相近的渴求,生活现况和物质条件上的差距可以很大,出国道路和社会背景也可能完全不同,但是我们肯定都有一种共性,那就是对喜欢码字的人很尊重很有好感,关注别人文字思维的同时,那种原以为只能自己独享的精神富有感,在共同爱好写作者身上最大程度地找到满足,共鸣和分享。
次日,南川打给我的电话铃声响在夜深时,他的兴奋立即穿透静谧的空气和我当时平静下来的脑波,如有爆裂作用:“斯眉啊,我刚知道 这位买书的朋友叫谢大俊是吗?告诉你,我有一位在拉瓦尔读书时的朋友,他的名字正是谢大俊!。。。”
下面是南川的心理变化实录:
“顺着邮件往下看,一个名字突然跳入了眼帘:谢大俊。这是一个多么熟悉的名字呀,不就是我在二十年前,在拉瓦尔大学读书的同学吗?他曾经是我最好的朋友。记得他作为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在中国学生中,第一个找到了工作,从魁北克,渥太华到美国,步步升高,成了我们那群人中最成功的人士。可惜,这些年因为工作和生活的奔波,我们失去了联系,他的名字却悄悄地藏在了我的心中。难道是他,在用另一份温馨的惊喜,来打动我们的再次邂逅吗?我顿时兴奋起来,那一夜,几乎无法睡去,想起了很多关于他和我们的故事。他是我们中国同学中,最早用五百元买汽车的人,他修修补补,开了三年之后,五百元又卖了;他能挣钱又能做家务,对朋友一点也不小气。记得很多年前,他从美国打电话要我们全家去玩,还要包了全程机票。那一夜,很多的往事,很多的友谊情长,让我情不自禁地发现找到了这位购书人,好像明白了他购书的原由。”
所以南川在电话里告诉我,基本上这“因果关系”能让我们确定了,有90%以上的可能,就是我那个在拉瓦尔大学读书的朋友谢大俊。
他这样写道:“第二天,我把这个意外的‘发现’告诉了斯眉和冰蓝,这在我们共同看来,是最符合逻辑的结果。她们为我高兴,也感动着有这样一个友人。斯眉说:‘这简直是一个温馨小说的情节’。冰蓝进一步说:‘这是一个美妙的猜想。’”
他就这么直接,把自己的猜测也发给这位购书的朋友,他说-----
我不想再叫你先生了,你应该是我最真挚的友人。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你该是拉瓦尔大学那个最早找到工作,又特别会做家务的成都娃子。如果是那个谢大俊,我就太高兴了。真的,很想你。没有想到,你用这样“温馨”的方式来再次邂逅友人。 你理解朋友的最爱是什么,你是真正的朋友。 谢谢你。
请给我回封信,我需要知道你和家人的情况。 你的老朋友 南川
能想象-----南川是如何急切地期待这位朋友的回信,又是怎样盼望求学期间的老友重逢相认的那动人一刻。。。
未完待续
(唉,我要整理许多东西时间上安排不过来,抱歉再次待续。。。)
五月里随着魁华作协《岁月在漂泊》一书的发行,曾在这儿讲起一位文学城朋友要买三十本书的故事。
“真想知道亲爱的朋友你啊到底是谁。” (开篇)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8269/201205/21986.html
这故事其实还没完,想在这几天里把发展到目前为止的新情节再续上一些。
看过故事的朋友感到有悬念了,曾想知道这是我们文学城的哪一位。
其实不仅我们城里人想知道,就连刚开始我把这个信息传递给作协的时候,高兴之余,作家协会的本届主席,此书的发行人之一南川也是一边好奇,一边感到疑惑的。
他为此写下了这么一段文字,记录了当时真实的想法:
“《岁月在漂泊》新书发布会结束的第二天,我的兴奋情绪,还没有从那段匆匆的忙碌中缓过劲来,作协会员斯眉就发来邮件,说是美国加州的一位文友要和我们订书了,而且要订三十本。
这个信息来得太快,我很怀疑是一件不可置信的事,或一时冲动而随便写的。
说实在的,订购三十本书不是小数字,他生活在美国,我们的作者毕竟不是生活在他的身边,写的是魁北克的事情,仅仅是介绍华人作品。。。。为了论证自己想法的成立,我假设如果是我会怎么样?我说可以买一两本,买三十本做不到,因为没有特别的因果关系,。。。。如果要订购,一定要一个特别的原因。。。。”
要知道
南川的本性是诗人,他喜欢探索生活的哲理和人性种种,他的诗总是充满理想和浪漫情调~~
事后我回想起来,当时还真是那样---南川重复了几遍他的疑惑,问我为什么这位朋友要买那么多。
我是根据来信如实相告的-----为了捐赠给图书馆,为了回报社会,为了纪念自己也曾有过的漂泊岁月!
我觉得自己能理解这位朋友拳拳的心,在文学城这么多年了,也算老居民了,从国内汶川地震以来多少次深受感动,为我们城里卧虎藏龙们的出众才气和经历,募捐,助学,义演,盖学校,海外游子的那种侠义忠胆,常叫我惊叹并自愧不如。。。
至于和这一位朋友,平时联络不多,仅有几次留言形式的往来,但他大气潇洒的风度,得心应手的随意,明显标刻着一位阅历丰富者思路的透彻。
如他所说,“那个年代,那些事,写不写出来都会在脑海里催化,发酵。。。”这促使我这一年多来常去博客阅读他写的小说和诗文,记得是那篇《遥远的思念》,一张褪色的旧照引发自己对母亲的爱和思念,“悠悠风筝飘游天涯,系上一丝牵线,孤独就拥有了踏实的归属”。。。游子对故乡故人的那种悠悠思绪,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的那种铭心牵挂,激起自己强烈的精神共鸣,忍不住涕泪。。。。
我常常说像我们这样喜欢并坚持在网上码字抒发情绪和经历的人,大致都有相近的渴求,生活现况和物质条件上的差距可以很大,出国道路和社会背景也可能完全不同,但是我们肯定都有一种共性,那就是对喜欢码字的人很尊重很有好感,关注别人文字思维的同时,那种原以为只能自己独享的精神富有感,在共同爱好写作者身上最大程度地找到满足,共鸣和分享。
次日,南川打给我的电话铃声响在夜深时,他的兴奋立即穿透静谧的空气和我当时平静下来的脑波,如有爆裂作用:“斯眉啊,我刚知道 这位买书的朋友叫谢大俊是吗?告诉你,我有一位在拉瓦尔读书时的朋友,他的名字正是谢大俊!。。。”
下面是南川的心理变化实录:
“顺着邮件往下看,一个名字突然跳入了眼帘:谢大俊。这是一个多么熟悉的名字呀,不就是我在二十年前,在拉瓦尔大学读书的同学吗?他曾经是我最好的朋友。记得他作为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在中国学生中,第一个找到了工作,从魁北克,渥太华到美国,步步升高,成了我们那群人中最成功的人士。可惜,这些年因为工作和生活的奔波,我们失去了联系,他的名字却悄悄地藏在了我的心中。难道是他,在用另一份温馨的惊喜,来打动我们的再次邂逅吗?我顿时兴奋起来,那一夜,几乎无法睡去,想起了很多关于他和我们的故事。他是我们中国同学中,最早用五百元买汽车的人,他修修补补,开了三年之后,五百元又卖了;他能挣钱又能做家务,对朋友一点也不小气。记得很多年前,他从美国打电话要我们全家去玩,还要包了全程机票。那一夜,很多的往事,很多的友谊情长,让我情不自禁地发现找到了这位购书人,好像明白了他购书的原由。”
所以南川在电话里告诉我,基本上这“因果关系”能让我们确定了,有90%以上的可能,就是我那个在拉瓦尔大学读书的朋友谢大俊。
他这样写道:“第二天,我把这个意外的‘发现’告诉了斯眉和冰蓝,这在我们共同看来,是最符合逻辑的结果。她们为我高兴,也感动着有这样一个友人。斯眉说:‘这简直是一个温馨小说的情节’。冰蓝进一步说:‘这是一个美妙的猜想。’”
他就这么直接,把自己的猜测也发给这位购书的朋友,他说-----
我不想再叫你先生了,你应该是我最真挚的友人。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你该是拉瓦尔大学那个最早找到工作,又特别会做家务的成都娃子。如果是那个谢大俊,我就太高兴了。真的,很想你。没有想到,你用这样“温馨”的方式来再次邂逅友人。 你理解朋友的最爱是什么,你是真正的朋友。 谢谢你。
请给我回封信,我需要知道你和家人的情况。 你的老朋友 南川
能想象-----南川是如何急切地期待这位朋友的回信,又是怎样盼望求学期间的老友重逢相认的那动人一刻。。。
未完待续
(唉,我要整理许多东西时间上安排不过来,抱歉再次待续。。。)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DUMARTI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