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广州
3月初的一天来到广州,感觉像是进入一座“雾都”:潮湿、阴寒,白濛濛一片。傍晚到的飞机,接我的朋友送我去酒店,途径广州新地标“小蛮腰”- 亚运前刚落成的广州新电视塔,朋友自豪地说:“快看快看,那就是‘小蛮腰’!”“在哪啊?”我伸长了脖子,却什么也看不到。“就在你头顶啊!”我再仔细地望,才隐隐约约在夜空中见到一两丝光,整座“小蛮腰”,都几乎被雾霭淹没了!
朋友说这样的天气并不寻常,虽然每年三月都有“回南天”,但潮湿成这样,并不多见。家家户户都将门窗紧闭,一打开湿气就会涌进屋,然后天花、地板都会渗出水来。广州人一年里最讨厌的就是这样的日子,湿湿霉霉,人的心情也变得郁闷。庆幸这样只维持了几天,几天之后,天气渐渐晴朗,气温回升,阳光也出来了。原先朦朦胧胧的景物,也逐渐地清晰起来,于是这座城市便一点一点地呈现在眼前。
这是一座现代、摩登的城市,具备着大城市所有的因素:人多、车多、高楼多。在北美中等城市可能跑遍一个城市才能见到一座的超级建筑物,在这里却隔几个街口就能见到一座,尤其在新的商业中心天河区。地铁四通八达,象强大的蜘蛛网,将市郊及周边的小城市连接起来,去再远的地方,也只是地铁线上的一个站名,有点象东京的铁道网。广州人拥有私家车的比例也很高,我认识的家庭中基本上都有一辆或两辆,在繁华地段拥有一个私家车位,可以去到70、80万人民币,让人咋舌。这里不愧是“花城”,早春三月,已经姹紫嫣红,我最喜欢从市区开往机场那一段,沿途种了一片又一片的樱花树,在阳光下开得缤纷灿烂。我住的酒店位于珠江边,每天清晨都能听见小鸟在窗外大声地叫,在钢筋水泥中听到这些大自然的声音,感觉特别舒服。
现代化的建筑物,环绕的绿水,清新的绿化带……据说这一切都有赖于去年刚刚结束的亚运会,政府大洒金钱狠狠整顿了一下市容!市民曾经颇有微言,亚运前的一、两年,都被这些大规模的基建、整修影响着生活,这让我想起北京的奥运会和上海的世博,都被当地人称为“面子工程”。不过现在再回看,政府把钱花在大家都看得到的事物上,也总好过不知花到了哪去。至少,现在的广州,确实让人赏心悦目。
这里总有着种种稀奇古怪的、不大协调的东西,比如说:71便利店里可以买到红酒;酒吧从3岁到80岁都能进去;地铁里有日理万机、眼睛一刻不离电脑的白领,也有拎着一堆破旧行李,一进去就“哗啦”一声撒在地上,然后安坐在上面的民工; “麦当劳”、“真功夫”这些快餐店,可以开到广州最古老的风景区白云山山顶;“肯德基”里能吃到炸鸡,也能吃到白粥油条;服务行业基本上是清一色操着“半闲不淡”广东话的人,却熟识地以本地人的姿态,服务着大众……
就是这些看似不协调的东西,在这里却又莫名其妙协调地搭配在一起。南腔北调、新旧交错、华洋杂粹…… 就是这座城市的特色。或者,这本来就是一座南北汇集、四方溶合的城市,无规律,本身就是它的规律。在这里你会知道什么叫“存在即是合理”。不要以为广州只是广州人居住的地方,广州早已是一座移民城市,以前是国内各省市的人“南漂”到这里,现在更是有不少“漂洋过海”的人在这里定居,有日本人、韩国人聚居的社区,也有黑人、白人聚居的社区;更有一片树叶掉下来,会打到一大片的 – 海归。晚上去宵夜,犹如进入“联合国”,四周有我根本听不懂的地方方言、有广东话、普通话、英文、法文…… 我以为我长期生活在海外,惯了这样“Multi Language”的环境,却原来广州人也早已对这样的环境,处之泰然。
当地人会告诉你,爱上广州,从爱上它的美食开始。吃在广州,确实是名不虚传。广州的美食,不是在美国、加拿大的唐人街就能吃到的,可能广东人什么都讲“新鲜”,就一个“鲜”字,就已经无法比拟。广东人的嘴都吃得刁,不是特别好吃的东西,都很难触动他们的食神经。有一家叫“炳胜”的连锁酒家,一开始只是一家简陋的海鲜酒家,就是因为做得好吃,食客蜂拥而至,现在越开越大,越开越多,短短几年,已经成为拥有十几家连锁店的饮食集团。建议去广州玩的朋友,不妨去品尝一下,觉得它挺能代表现代广东粤菜的水平。还有一家我自己挺喜欢的,叫“黄鳝世家”,也是连锁酒家,里面的“黄鳝饭”,堪称一绝。不过如果想既体验本地文化,又品尝本地美食,还是要去到广州的老城区 - 荔湾区。在那些窄窄弯弯的小巷穿来穿去,你会看到旧式带“趟栊”的老房子,看到老广州人聚在榕树下搓着麻将唱着大戏。虽然我是那种一听见大锣大鼓就会头疼的人,不过也乐于体验一下这样的民风。在小巷里还能淘到一些正宗的广东小食,如:鱼皮,濑粉,艇仔粥,双皮奶,红豆糕,钵仔糕…… 还有各式各样的炖品,都物美价廉。到了晚上,你又可以回到二沙岛那些情调高雅的西餐厅,吃着法国田螺或牛排,喝着红酒,有一家叫“塞纳河”的,主厨是法国人,出品不错。还有家“红城堡西餐厅”,晚上坐在江边的沙地上,吹着夜风,听着音乐,情调不错。这里居然能吃到“烤羊肉串”,再一次令你跌破眼镜……
某晚去听“迷你音乐会”时,还遇到了几个从加拿大回去的洋人“老乡”,他们都长期在广州生活,要么在那工作,要么做生意。说起在广州吃喝玩乐的“腐败事”,个个都精神抖擞、津津乐道。我问其中一个“老乡”:“你不想念加拿大了?”他说:“当然想念!只不过,很不同的生活形态,这里刺激、挑战、机会多,多玩几年再回去……”另一“老乡”则说:广州人的眼界,比他想象中要开阔 ……有时觉得这世界真是奇妙,我们跑到别人的地方生存,别人又跑到我们的地方生存,动极思静,静极又思动,完全取决于你想要怎样的生活形态。
既市井又小资,既传统又新潮,既低调又高扬…… 其实无论你怎样形容广州人,他们都不大在乎,他们好象天生就有一种“滋油淡定”,管你别人怎么看,过好自己的日子就是。广州人的神经都挺大条,包容性也强,可能这里开放得早吧,什么稀奇古怪、大风大浪的事情都经历过。这里富裕得也早,所以极少见到炫富的人,反而“禾秆盖珍珠”的,见到不少。这里最多的是中产一族,最快活的是退休一族,最大压力的是上学一族……
城外人看城内,总是最先看到歌舞升平的景象。我只在这里停留了几个星期,以这么短的时间去观察一座城市,就犹如去博物馆看一幅画,只能看到这幅画的色彩鲜不鲜艳,景物漂不漂亮,还看不进画中人的神髓。但是,这幅画吸引了世界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去,成为画中人,我想,也总有它的原因吧!
珠江夜景及“小蛮腰”
珠江两岸
广州“太古汇”
太古汇广场
“炳胜”酒家
广州“荔湾涌”
西关带“趟笼”的老房子
“荔湾涌”两旁的小食
老城区的参天古树
聚在一起唱大戏的老广州人
流花湖畔,光影流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