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盒子菜
盒子菜,又称“苏盘”。中国民俗节日农历二月二“龙抬头”,老北京民俗传统讲究在这天买盒子菜,盒子里分格码放熏大肚、松仁小肚、炉肉、清酱肉、熏肘子、酱肘子、酱口条、熏鸡、酱鸭等,吃时需用刀切成细丝,另配几种家常炒菜一起卷进一种叫“龙鳞”的春饼里,所以也叫做“吃龙鳞”。
盒子菜是老北京时传统吃食,由熟肉铺或猪肉杠子(猪肉铺)制作出售。那时四九城里最盛名的是西单天福号酱肉铺、前门外粮食店的福云楼等。将酱好的清酱肉、酱肘子、猪头肉、猪肚、猪肝、酱口条等京味酱肉,分别放入雕漆食盘内,然后装进有九个格子的食盒内,顾客订购时,用带手提梁的笼盒负责送至家中供食用,吃薄饼时抹些甜面酱夹些大葱丝一起服食。按民俗,这一天“吃龙鳞”的同时还要去理发店剃头。
晋宝斋据说是北京最古老的酱肘子铺了,他家的盒子菜,漆盒尺寸比一般盒子大而且高,式样典雅,菜格九份,画的都是边塞风光,无垠大漠,调鹰纵犬,驰马试箭,跟一般盒子上匦的龙纹风彩、福寿吉祥完全大异其趣。晋宝斋靠近烟袋斜街的寸园,寸园是张香涛的别墅,厚琬、厚瑰昆季抗战之前,一直都住在寸园,每年正月他家有文酒之会,假如最后菜不够吃,总是让晋宝斋送个盒子菜来吃春饼。晋宝斋的东家叫伊克楞克,当然是蒙古人了。他家的盒子菜里材料,全是牛羊肉,是北京城独一份儿牛羊肉的盒子菜,后来人乡随俗,慢慢才改得跟一般盒子菜的花色差不多了。不过中间主格像虎皮鸽蛋,又像炸迷你虾球,实际酥炸牛睾丸,是他们特有的拿手菜,遇有熟主顾叫盒子菜,偶或还露一手,另一方面也是免得数典忘祖,表示永远不忘本源的意思。熏雁翅(就是熏大排骨)本来是西单天福酱肘子铺最拿手,晋宝斋的熏雁翅则别具一格,是内掌柜的特制品,熏的火候味道咸淡都恰到好处。他家卖的叫拆碎熏雁翅,不知是哪位前人留下的规矩,熏雁翅不能上盒子菜,所以他家熏雁翅,郡是用盘子装好另上,后来索性变成他家的敬菜了。熏雁翅一上桌大家总是吃一半留一半,拿到厨房加豆嘴黄酱一炒,等吃完饼,当粥菜,就玉米糁粥来吃,翠豆红丝,色鲜味美,堪称粥品中一绝。
谈到盒子菜东城以八面槽的宝华斋最有名,连久居北京的欧美人士都会到宝华斋叫个盒子菜吃,西城以西单牌楼的泰和坊、天福最出色。老北京没有不知道天福酱肘子特别烂而人味的,南城的便宜坊除了烧鸭子外,盒子菜也不错,因为他家设有雅座可以宴客,当年官场中访客,恐怕摺摇,则有不愿在庄馆酬宾,所以便宜坊就变成绝妙小酌的地方啦。
当年北平卖猪肉的叫猪肉杠,卖羊肉的叫羊肉床子,何以有杠床之分?现在已经没有人说得出来龙去脉了。猪肉杠除了卖生肉、下水而外,有的还卖酱、熏、卤、烤肉类熟食,有的还卖整只烤鸭、烧猪、熏对虾、熏鸡子,又叫做酱肘子铺。在北平住宅密集地区三几条胡同,必定有家羊肉床子,距离不远必定有个猪肉杠;还有一家菜魁外带油盐店。假如家里来了不速之客,预备酒饭,一时措手不及,只有叫个盒子菜,请客人吃薄饼,酱肘子铺随时都能供应。盒子菜花色最齐全,货色最细腻,首推北城烟袋斜街的庆云斋,据说是内务府一位姓毓的买卖。内务府的员司都经常照顾他,不但口味醇正,而且刀工精细,一揭盒盖就令人觉得色香味雅,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当年北平内二区警察署长殷焕然,是道地北平土著,也是小吃名家。据他说:“我家从前就是开酱肘子铺的,盒子菜是清朝定鼎中原才开始的。满洲人在东北到了秋末冬初,都喜欢行围射猎活动活动筋骨。为了猎狩方便,多半是烙几张饼卷上一些熏卤熟食,揣在怀里走进深山挖参打猎了。自从清兵进关奠都北京,在饮食方面,仍保留一些旧日习惯,几经演变就成为现在的盒子菜了。”
酱小蛤蟆(里脊肉核酱后,插上一只鸡腿骨),天福推第一;打磨厂芝兰斋的酱小肚味醇质烂人口即溶,为别家所不及;旧鼓楼大街宝元斋素砂香肠爽口不腻,佐粥最妙;前外新辟路有一家六芳斋是南京人开的,有南京小肚、琵琶鸭子,盒子菜的菜样增添到十七样,有脸有脯,鱼虾并陈,酒饭两宜,简直是一桌南北交融的合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