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追寻吴哥之美—从高棉的微笑看吴哥的历史

追寻吴哥之美—从高棉的微笑看吴哥的历史

博客

   高棉的微笑来源于座落在吴哥王城内的巴扬寺(Bayon Temple)。巴扬寺总共有54座宝塔,由中心的49座四面佛塔和5座四面佛塔式的城门组成,象征着当时鼎盛吴哥王朝统辖54个省份。陈旧而略显破败的佛塔与吴哥窟的其他寺庙大同小异,而其中的最大看点是佛塔上的四面佛像,佛像是典型高棉人面容,且个个都流露着安详的微笑,据说这些面容原型为佛陀和当时的国王苏利耶跋摩七世的综合,而这些微笑的佛像就是闻名于世的“高棉的微笑”   。

   巴扬寺与吴哥窟一样,同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两者又有很大的不同,前者代表大乘佛教信仰,后者则代表印度教信仰,说明吴哥王朝的主流信仰曾由印度教转为佛教。

   吴哥窟是苏利耶跋摩二世时期建造,巴扬寺则为苏利耶跋摩七世所修建。这两位君王都是吴哥王朝里上最为重要的君主。前者是开疆辟土,在二世统治期间的吴哥是疆域最为广阔的时代,也是开始与周边各国包括当时的中国等各国贸易建交的时代,中国史书上记载的扶南,真腊都是从这个时代开始。随着疆土的开辟,国力也逐渐强大,二世才开始迁都暹粒,兴建吴哥窟,也为后来吴哥王朝的鼎盛奠定了基础。 后来元代周达观出访后留下来唯一一部记录这段历史的文献《真腊风土记》。 后者苏利耶跋摩七世则是在苏利耶跋摩二世去世后,在柬埔寨陷入一片混乱中,历经几代国王的变迁和饱受北部占婆族的侵略后,以50多岁的高龄带领军队抵抗占族的入侵,重建真腊王朝(吴哥王朝)并带领吴哥重新走向了鼎盛。他不仅完成了首都吴哥城的重建,而且今日吴哥遗迹的大部分建筑也是他在位时修建的。

  苏利耶跋摩七世活了90多岁,他看到了苏利耶跋摩二世的鼎盛,看到了吴哥窟的兴建,看到了叛乱,看到了外敌的入侵和劫掠,看到了满目疮痍,看到了国家的重生国都的重建,看到了复仇,看到了外敌的灭亡。作为长子,他没有从父王手里继承王位,作为王族,他没有从弟弟手里继承王位。经历了无数的生和死,等待和争斗,背叛和复仇,侵略和抵抗,衰落和兴盛,耻辱和荣耀,苏利耶跋摩七世改变了信仰,在他统治时期,皈依了大乘佛教,使整个高棉王朝从印度教开始转向佛教信仰。他不仅重建了国都吴哥城(Angkor Thom),还为纪念其父修建了圣剑寺(Preah Khan),为纪念其母修建了塔布隆寺(Ta Prohm,《古墓丽影》的拍摄地),为他自己修建了巴扬寺(Bayon)。巴扬寺这座大乘佛教(Mahayana Buddhist)寺院是吴哥最后一座国寺,也是唯一一座大乘佛教国寺,同时也是唯一一座可以看到佛教和印度教并存的寺庙。

    关于苏利耶跋摩七世统治时期的政绩,直到今天依然被柬埔寨百姓所怀念。第一他是第一个兴建医院,诊所为百姓治疗疾病的国王,也是第一个兴建教育机构,比武选将的国王,所以在暹粒的很多医院和学校依然可以看到他的雕像。 第二他是第一个或是唯一个在国庙的浮雕上记载百姓生活的国王,在巴扬寺的浮雕上除了记录国王的战功,战争的残酷和盛世的繁荣,也记录了百姓的日常生活,甚至连生火做饭,妇女生产,小偷行窃这样的生活小细节都被记录在浮雕上,这些浮雕成为了解吴哥历史的难得资料

     吴哥城的入口,整座城门就是三座高塔和四面佛像组成。

吴哥遗迹的每个寺庙门口都有狮神辛玛(Singha)和蛇神纳迦(Naga)作为守护神。

巴扬寺至今还有很多人来朝拜,据说这里是日本人认领修复的,所以日本游客非常多。 

远远地看到了四面佛像,有些在战乱和岁月的洗礼已经开始脱落。

巴扬寺的参观者很多,即使我们是在淡季的下午三点左右才进去,但是依然碰到一拨一拨的旅行团,每个旅游团来都是一拨一拨的拍照留影,想安安静静地浏览还真是不容易。 所以虽然这里是我最喜欢的吴哥寺庙之一,我们还是快速浏览后逃离了。 离开巴扬寺后,游走在吴哥通城的废墟内,更喜欢这些被树干缠绕的遗迹,安静地躺在密林里,看千年的繁华最终消失在时间和自然里, 感叹还是活在当下最重要,呵呵。 

国王办公的高台,还在修复中。

这才是顽强的生命力

吴哥城里国王接待外宾和办公的象台,相当于故宫的太和殿吧,可惜也已经被毁,目前还没有完全修复。 

象台内精美的雕像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犹他主妇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