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纪行 (7)菲斯印象
摩洛哥纪行 (7)菲斯印象
快乐玉子
2019年11月28日星期四 晴
赶到菲斯(Fes)酒店(Marriott Hotel Rue Moulay)时已将近黄昏。抬头看,酒店的大门如古城门般高大威武,一座座建筑物掩映在热带植物绿树丛中,生态环境好美的酒店!
说是五星級酒店,实际是酒店式的度假村。中文翻译成菲斯甘宫万豪酒店和度假村。
这家酒店的服务态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何止随叫随到,即便不出声,一个眼神,服务员立马过来。
大堂一角,有手绣展览,双面绣全凭手感行针。柏柏尔人的传统手艺与苏杭的双面绣竟有异曲同工之妙。
夜晚,酒店旁散步。根据门卫指点,出门右拐可直通市中心主干道。
中心大道没找到,意外发现酒店街边一排排又高又粗的梧桐树。如此粗壮的梧桐,至少有百年历史。俗话说,“家有梧桐树,自有凤凰来”。是酒店选中这片梧桐树林,还是酒店建成后才种的树?
旅遊杂志(Traveler)评菲斯为“全球十大浪漫城市”之一。浪漫氛围靠一点一滴积累,梧桐树大概也算是其中点滴吧。
在菲斯住二天。次日早晨菲斯的地陪奥拉,一个胖胖的摩洛哥中年女子在酒店大堂等待我们。
“菲斯古城10:30才对游人开放,我们先走走城市。“
“Ya ya”, 阿拉伯语“让我们走吧”。奥拉领着一行人逛菲斯。
位于拉巴特以东的萨伊斯平原内的菲斯,阿拉伯语意为“肥美土地“。肥美的土地当然是人类宜居之地。菲斯建于公元808年,摩洛哥的首座皇城。一千多年岁月沧桑,菲斯老城仍不紧不慢地保持着古老的文明传统。如果你想寻觅中世纪阿拉伯人的生活足迹,菲斯一定会让你收获多多。
菲斯有新老城区之分。奥拉带领我们游走在新老城市边缘。
菲斯如今是摩洛哥第三大城市。年轻一代偏爱新城,满街麦克当劳快餐连锁店。坐在不冷不热的空调屋里,来一份炸鸡一杯可乐,国家边界似乎消弥了,直接进入现代文明的大同境界。
当菲斯年轻人羡慕和追求西方快速简洁的生活脚步时,西方人却迷恋菲斯古城千百年不变的宁静悠然。
边走边聊,不知不觉来到皇宫前。皇宫大殿非游人可踏入之地,观赏宫殿建筑外貌而已。
作为摩洛哥最古老皇都的皇宫,整个宫门从建筑材料到设计理念理所当然的阿拉伯风。一字排开的七扇拱门,寓意阿拉伯人每周工作六天休息一天的作息习俗。拱门的金色象征皇室高贵,皇族贵气游走在镀金拱门的每朵雕花细纹中,连门把手的造型和镂空图案都淌着金色的光。宫门四周和整个门楼被马赛克瓷砖覆盖,鲜艳亮丽的伊斯兰拼图精美多姿。
奥拉自豪地说,“这些马赛克瓷砖都是纯手工制作的,不同色彩图案的花纹全靠人工一片片粘贴上去的。”
与菲斯很有摩洛哥风味的宫殿,与土生土长菲斯人合影留个纪念吧。
皇宫正门对着一片宽敞的广场。整整齐齐排列着高高的棕榈树如士兵默默立于广场两边。阳光透过婆娑的棕榈树叶落在地面,几分威严几分寂寞。
皇宫门口没人看守,倒是不起眼的侧门旁有警卫巡逻。我想走近去瞧一瞧,警卫连连摆手。那里不得拍照更不允许游人靠近。别小看这小小门楼,里面住的是当今摩洛哥皇室家族成员。
离开皇宫,走进一片叫中世纪(medieval)的老城区,这里是14世纪人丁兴旺的住宅区,犹太人与阿拉伯人混居的地方。
导游奥拉说,区别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住宅区非常容易,犹太人建房必有阳台,阳台上点缀花花朵朵。阿拉伯人房子方方正正像个方盒子。
相比犹太人重视私人空间,阿拉伯人几乎没有私有观念一说。阿拉伯人和柏柏尔人煮菜都爱放香料,香气从方盒子里弥漫出来,如花引蝶般招来四方邻居。阿拉伯人习惯好东西大家共享,去人家借或要东西,绝对理直气壮。若不给反倒是拥有者的不近情理。一方水土一方人,无关乎道德修养。
14世纪的菲斯老街,城墙连着城堡,城堡连着城墙。奥拉说,菲斯至今仍保留了长达十七公里的古城墙。
城堡足够得苍老了,老到被一群群大鸟安了家。黑色的大鸟们威武霸气地站在浸透历史沧桑的土黄色城堡上,仿佛在诉说岁月的苍桑。
登上菲斯的古老南堡远眺菲斯古城。古城中心,绿色的是卡鲁因大学,白色是清真寺塔,都建于公元859年。一千多年的老建筑像固执的老人守着脚下这片古老的土地。
卡鲁因大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也是非洲最老的清真寺之一。她是一所以传授《古兰经》为主的伊斯兰大学,被吉尼斯大全评为能颁授大学学位的最古老大学。长达三十多米的卡鲁因大学建筑,有十多座校门。后来我们在古城内兜兜转转了老大个圈才走访了两座门。
下了古堡,奥拉将我们一行人带到菲斯老城的一家手工陶瓷器作坊。菲斯城里触目可见大大小小的瓷盆陶碗,每座老建筑都镶贴着精美漂亮的马赛克。
在传统手艺人手里,一团泥靠手指捏成盘形。盘子和盘盖的大小全凭眼力劲儿。马赛克制作程序复杂得多。先是设计构图,然后石片排组,染色烘烤.....。千百年来的工艺口授心传,一代代延续下来。他们的作品十分精致细腻,很有阿拉伯特色。
10:30老城终于开门了。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城啊,一进门就给我们这些外来游客一个下马威。
黑暗狭窄的小巷,只允许一个接一个人摸索前行。如果一个人独自行走其间,真不免心惊胆战。据说那是公元12世纪留下的巷子,中世纪的阿拉伯人身材很苗条吗,巷子那么窄?
想体验摩洛哥传统文化,想体验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场景?在菲斯古城街头慢慢地走一走吧。
如果没有导游指路,第一次进古城游人肯定难以分辨东南西北,进得去却很难出得来。身临其境才明白什么叫九千多条迂回曲折迷宮般的小街巷,才懂得为什么说菲斯古城是世界上最容易迷路的城市。
古城小街两边全是小摊小店。毛驴驮着被五颜六色塑料布裹着的货物得得地穿街走巷。
菲斯古城满街新鲜蔬果。石榴柿子仙人掌果。一种叫Yang Ma Mo Mo的小红果与中国南方杨梅很像,还有金黄色名字大气的皇后果。
阿拉伯人不吃猪肉,但其它食肉绝对不少。满街到处是牛肉羊肉和骆驼肉,羊肉羊腿还有血淋淋的羊头。大块的肥羊肉熬成了油,就像小时候我们吃的猪油。白花花的羊油一盒盒装起来卖。摩洛哥拥有漫长的海岸线,鱼资源十分丰富,种类繁多。鱼市里躺着许多我叫不出名字的鱼,只认得大大小小的河鳗和鲨鱼。曲里拐弯的街巷里奇里古怪的好吃东西真不少。
“在菲斯住上一星期,慢慢走慢慢吃才有味道。”先生的馋虫被吊起来了。
别以为古城只满足食欲温饱,古城的文化生活也很精彩充实。街上的公共建筑装扮得满满的阿拉伯味。历经千百年风霜雨雪的壁画木刻,漂亮的马赛克装饰,时不时将人拉回遥远的中世纪。
没走几步就是一个清真寺,开始我还试图记住她们的名字。实在太多太多,反正记不住就放弃了。古城还有很多学校和图书馆。无论哪座建筑都能数出千百年历史。
奥拉领我们走进卡鲁因大学的一座大门,这是大学的一所经学院分部。楼下厅堂用作祈祷传经,楼上为经学院的学生提供住宿。
大厅正中有一片回音墙,导游奥拉示范,祈祷时回音壁有声音有回声。奥拉说,穆斯林祈祷时,男人必须站前排,女人只能排在男人后面。阿拉伯男人何其尊贵?岂能向神鞠躬时对着女人的背和屁股。
大厅墙廊上曲曲弯弯的装饰线条是阿拉伯的书法。阿拉伯人写字从右到左,与中国古人一样的啊。
阿拉伯人传统的生活状态无所不在地影响着菲斯的古城人。
古城里你能见识各种传统手工作坊。裁缝铺,金属器具制作铺,石刻,配锁钥匙,做鞋补鞋,制锅,做婚丧嫁娶用品……,悠悠岁月在古城里停住了脚步,现代文明被阻隔在斑驳陆离的古城墙外。
制锅匠叮叮当当用手工打制一个个大小不一的铁锅。最大的那口锅是过节用的,一口锅可以煮二十八只鸡。
古城人将一种从本地阿拉韦植物纤维提取的丝线,放在天然染料里反复搓揉,然后用手摇织布机将上了色的丝线编织成富有阿拉伯色彩和图案的围巾和衣衫。
传统手工皮革染坊(Tannery)是菲斯最著名景观。一进门,每游客收到一枝新鲜薄荷。赶紧将薄荷放在鼻下。薄荷浓烈的清香,冲淡了空气里漂浮着的五花八门的熏人气味。山羊皮骆驼皮和染料的刺鼻怪味混合着运送皮料的驴子的粪便臭味,味觉太敏感的游人开始作呕。没有薄荷味稀释,这地方简直没办法呆。
染皮作坊保留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手工制革技术。眼前摆放着一大片石制的大缸,缸里装着各种颜色的液体染料。羊皮牛皮骆驼皮各种动物毛皮被泡入缸里。工人们赤裸着脚站在染缸里,随着双脚反复的搅拌踩动,染料逐渐渗透进皮料中。没有任何现代机器,在一道道人工劳作中,制革作坊将牛皮山羊皮和骆驼皮变成高品质的皮包、皮衣、皮鞋和皮拖鞋。
菲斯古城里的一切都靠手工制作,若说菲斯集聚了摩洛哥最多最好的手工艺人一点不过分。摩洛哥的传统文化在古城人灵巧的双手里一代代不紧不慢地延续下去。
游人只是古城过客,古城属于土生土长的古城人。穿着吉拉巴长袍的汉子,包阿拉伯头巾的大妈,古城人慢慢悠悠地在街上走来走去。脚下的土地就是他们的家,他们的根,他们的日子在世代相传的文化和习俗里不紧不慢地流淌。
离开古城,团友们回酒店休息。我和先生意犹未尽,自己出去逛大街。
不同于古城拥挤喧闹的时光错落,菲斯新城清新明净。棕榈树成行的大道,绿色茵茵的草地,一路星星点点的小花。
沿着城市主干道一直走到清真寺高塔。路经一个很大的阿拉伯人蔬果市场。柿子又大又红,每个柿子摊都有掰开的柿子供欲买者品尝。
柿子上苍蝇飞来飞去。谁敢在苍蝇嘴下夺食?不用尝试,柿子想必很甜。买了一包大柿子,也算小有收获。
明天是星期五,摩洛哥阿拉伯人的祈祷日。才四点,摊主们慢慢悠悠在准备收工了。
走在菲斯的街市,无论古城新城,到处弥漫着安逸舒适的气息。以后若有机会倒想在这里住上一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