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随笔 (33)忘不了的童趣和亲情
归去来兮”随笔 (33)忘不了的童趣和亲情
快乐玉子
先生的母亲姓王, 母亲有许多兄弟姐妹,兄弟姐妹生了一群孩子。“王家大院” 微信群就成为他们的孩子们,一群和先生一起打打闹闹玩大的表姐妹表兄弟们聚集的地方。
先生在群里提议:周六在静安公园见面,一起聚餐。帖子发出后,他心里在打鼓,大家都忙,不知道有几个人能来?没想到兄弟姐妹们纷纷响应,他开心啊!
一早他就在催,早点走,不想让别人来早了,等他。永远不着急的他难得急一回。
周末的静安公园好生热闹。市中心的一片绿色,也不要门票,平民百姓喜欢过来享受这里的绿荫。
公园门口音乐声阵阵,好像哪个媒体在拍什么宣传片。小录音机遥相呼应,一群老老少少正在打太极拳。
花花绿绿的气球在空中飘啊飘。公园大门前方寸大的地儿,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小妹和我们俩伸头踮脚四处张望,那不是荣荣姐吗?她来了,还带来自己刚刚出版的画册。
早听说她退休后专心习画,渐入佳境。技艺精湛的作品赢得种种艺术奖。
婆娑如伞的梧桐树下,伴着周围音乐的混响曲,悠悠地欣赏手中漂亮精美的画册。人物花鸟和风景画,幅幅生动有趣,形神兼备,各有千秋。
感叹毅力与天赋的结晶。“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功夫到底不会辜负有心的人。
兄弟姐妹陆陆续续地到了。边逛公园边聊天。
早不是当年的调皮捣蛋孩子了,平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和工作,即使住在一个城市,也很少有机会经常见面。难得相聚,好不热闹。
为人父母的兄弟姐妹们,聊天的话题三句离不开子女教育。
此番回国,让先生感受最为深刻的恐怕就是当中国父母的不易。要想让子女“不输在起跑线上”,父母必须先跑起来。首先要把孩子送进好学校。踏进好学校的门谈何容易?门票要化血本。学校的排名和父母的经济实力决定了孩子的起跑点;进好学校的门难,学好更不容易。老师那头断不了烧香拜佛,小祖宗这头无时不刻耵只眼。学习成绩好不好,凭得是父母如何呕心沥血策马加鞭。
不知谁发明了“不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难道青年中年就不能起跑了?我身边多少人四五十岁重起炉灶新开锅,创业的,改行的,不都干得热火朝天?小小年纪正是天真烂漫该玩该乐的时候,童心童趣被学校家长们恐怖的“起跑线”扭曲肢解了。我不知道没有快乐童年的孩子,长大后是否能尽情地张开梦想的翅膀,没有梦的人生到底能走多远?
“家长太累了,少管些不行吗?”先生问。
兄弟姐妹七嘴八舌地告诉他,“你不管孩子,老师不放过你。孩子作业做得不符合要求,当爸爸的是要到学校老师那里写检讨的。”
“孩子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高中这毕业,走五关斩六将。哪一段不是父母的时间和钱堆出来的?不管可能吗?”
“你知道转个好学区多少钱?好几十万。”
“太不可思议,老百姓哪里来这么多钱?”先生庆幸自己的女儿不在中国。
我们的女儿在美国加拿大都上过学。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毕业,进学校不用化钱,更不用送礼。过年过节送一贺卡给老师,算是做学生的一份心意。老师学生的关系简简单单。子女交给学校就是学校的责任。除了一些需要家长协助的亲子活动,学习好坏是老师的职责。
据说这几年,中国人多起来,给老师送礼的习俗慢慢东行西浸,在加拿大也有人送礼了。
中国大多数父母一旦有个孩子就背上一笔脱不掉的债。好不容易熬到大学毕业,又要为孩子买房操心。儿子没有房子结不了婚的。等到孩子结婚生子,又该是含辛茹苦地帮着带第三代了。无穷无尽的责任和负担啊,可怜中国的父母亲。
严格地说,可怜的是这一代中国的父母亲。回想我们的父母,忙于为他们的神圣事业作贡献,无暇顾及子女。因祸得福,我们这代人拥有一个相对放任自流自由自在的快乐童年。
出了静安公园,去附近的“上海一号”餐厅聚餐。经典的上海本帮菜加港式点心。
佳肴美味点了一大桌。最开心的是许许多多难忘的儿时回忆。
“小弟闷皮,画只苍蝇在玻璃窗上,三伯看见了以为真的,还搭只登子爬上去拍。”
“小刚小时候在我家玩得忘了上厕所,屎拉在裤子里。他反到怪我,就是你呀,小弟阿哥不给我茶喝。你看,拉在裤子上了。小小人儿就晓得打太极拳了。”
“小时候王洁胆子奇大,忘了带房门钥匙,怕三伯骂她,居然敢从四层楼的厕所窗口爬进去。”
王家大院的兄弟姐妹沉浸在曾经的无忧无虑亲亲热热的快乐时刻。说不完道不尽的有趣往事。
千里摆宴席,总有曲终人散。分手时,兄弟姐妹们多有不舍。
“大家多保重,今后多聚聚。”彼此依依不舍地叮嘱。
兜兜转转,无论走到哪里,忘不了的童趣和亲情总会给生活带来温暖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