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塔立班名将授首,情报战骄子丢官

塔立班名将授首,情报战骄子丢官

博客

(二十四)

穆哈迈德.奥玛(Mohammed Omar)没有想到,他这辈子第一次在近距离观赏到大名鼎鼎的战斧式导弹圆圆的顶端和它红色的尾翼,也是他53岁人生中的最后一次。

2013年的秋天,在阿富汗南部的崇山峻岭之间一个不知名的角落里,坐落着一个小小的开阔地,其上长满了黄绿相间的杂草。在乱草和沟壑纵横的黄土地上有一个土坯盖成的简易房屋,房顶上铺着乱糟糟的干草,灌木和破旧羊皮毡子,显然是被将就着当房顶用的。这样的简易房顶,防水性能肯定不会太好。不过,在这干旱的中亚阿富汗南部地区,防雨防霜可能是房屋最不重要的功能之一了。山间吹过的呼呼的风声,干燥而凛冽,所到之处,仿佛可以把一切水从有机体内吸走蒸发,让人有一个联想,即使把一根鲜美多汁的心儿里美大水萝卜放在风口里吹,只要半小时它可以变成一条细小干枯的腌萝卜干儿。在如此严酷的自然环境里,房子边上拴着两头高大的骆驼,难得地低着头悠闲地吃着草,仿佛对外界的一切不闻不问,倒给这一派苍凉肃杀的环境添加了一丝温情的气息。

在这个土坯房子的内部,却是另一番景象。在一个土坯垒成的桌子形状的物体表面,是一部16英寸联想笔记本电脑。穆哈迈德.奥玛正躺在旁边的土炕上,把一部小小的短波收音机紧紧贴在耳朵上,正在悉心聆听,同时手指在小心而缓慢地移动着收音机的波段。让他失望的是,从音箱传出来的只是轻微的滋拉滋拉的噪音,让他一无所获。

奥玛,也有人尊称他为毛拉奥玛,是个五十多岁戴头巾的大胡子男人。他是阿富汗塔立班政权的创始人兼精神领袖,从1996到2001之间的5年里,他基本上就是阿富汗实际的国家元首。911事件,让阿富汗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的落后政权,在一夜之间名震全球,可是也催化了塔立班的由盛转衰。面对美军911之后的入侵行动,塔立班兵败如山倒,奥玛的活动不得不由公开转为地下,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这种猫抓老鼠的游戏,到2013年为止,他已经玩了10年。很多美国高级将领都以为这种漫长清苦的游击生活会把奥玛拖累死,可是他们都错了。奥玛不仅拥有一个高达两米的巨人铁塔般的健硕身躯,更有一个百折不挠概钢铁般的意志。他的一只眼睛,在80年代抗击苏联的“圣战者游击队”时期被炸瞎,但是这并不妨碍剩下的那一只眼睛时常射出尖锐犀利的光彩。

可现在,那只剩下的眼睛却充满了困兽犹斗般的绝望。奥玛虽然是一位保守的伊斯兰原教主义圣战分子,但是却深谙现代战争是信息战的道理。他的联想笔记本电脑里,储存了大量敌我双方的力量事态对比数据。可是在这个交通断绝信息不畅的山沟里,他一不能上网,二没有手机信号,仿佛完全成了聋子和瞎子,而且给这电脑充电的蓄电池也快告罄了。所幸的是,奥玛还携带了一个基本上被现代人遗忘了的调频收音机。阿富汗地广人稀,他当政期间曾在广袤的乡村地区建立了一些无线电站。如今国破山河在,总还有一些军事民用人员坚守岗位,因陋就简因地制宜使用现存设备,播报一些当地新闻,让这个不幸的国家不至于完全陷入信息的黑夜里。这些功率有限的当地小电台,也就成了当年堂堂国家元首目前唯一的信息来源。

奥玛顽强地一遍遍转动收音机调频的旋钮。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细若游丝般的声音从一片沙沙的噪音中浮现出来,他竖起耳朵,瞎子的听力一般都超强。奥玛听出,就在几个小时前,美军在大概在300公里之外发动了一起军事行动,摧毁了一个什么目标,一传十十传百,消息在老百姓中传播飞快,很快就被当地电台克尽职守地报了出来。

奥玛的眉头拧成了麻花。根据方位判断,遭到灭顶之灾的应该是一个”基地”组织训练营。“看来又要搬家了”,奥玛自言自语般地叹息,这个营地和他的小分队最近有过人员和情报交流,他们对自己的大致位置有一定了解。

“爸爸,你快来看”! 一个稚嫩的男童声从土屋的门外传了进来,充满了兴奋。这是奥玛9岁的儿子,他是跟随奥玛马不停蹄不断转移的唯一一个直系家庭成员。出于某种愧疚感,他对这个小儿子格外的疼爱和关注,马上关上收音机走出门去。

屋外烈日当头,远方连绵起伏的群山在空旷的蓝天白云掩映下,美得象一幅油画。在儿子手指指向的地方,奥玛看到山脊和太阳之间的一片蓝色天幕上,有一个小指甲盖儿那么大的灰黑色斑点。小男孩虽然在闭塞的阿富汗长大,但是看过不少来自外国的旧杂志诸如《飞碟探索》之类的,对神秘的UFO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好奇。他也许在期待着这个不明飞行物在自己跟前缓缓降落,下来几个头长天线的绿色外星人。

奥玛眯起仅存的一只眼睛,说来也奇怪,在一两秒钟的时间里,这个斑点显著地变成了核桃大小,颜色也能清楚地看出是银灰色。这个怪家伙显然是在高速飞行,但却没有发出任何轰鸣的声音。

奥玛眯起的眼睛突然睁大,瞳孔却猛然缩小,他心里陡然升起的念头就是:这他妈也太快了吧!

他评价的并不是银灰色物体的飞行速度,但是这个家伙的移动却真的仿佛和他的思维一样迅猛,转瞬间它的银色圆头已经呈现在目瞪口呆的人面前,伴之而来的震耳欲聋的飞行轰鸣声。人类的本能驱使奥玛一把抓住儿子的胳膊,把他拉倒在地,并且用自己的身体覆盖上去。只是,凭着丰富的战争经验,他在分秒间的理性告诉自己,在银灰色斑点出现的天际的那一刻,他和儿子的命运其实就注定了。

奥玛在人世间看到的最后一祯画面,就是战斧导弹的尾翼居然是红色的;他在人世间的最后一个念头,却不知为什么飞到了坐落在地球的另一面的纽约市下城。他转瞬即逝的思维忽然想到,在2001年9月11日早晨,坐在世贸大厦办公室的透明玻璃前喝着咖啡迎接波音747致命撞击的美国人,也一定经历了同样的视觉和心路历程吧。

(二十五)

奥玛暂居的那个土坯房,在美军阿富汗联合作战行动部指挥中心的卫星信号大屏幕上,仅仅是一个火柴盒大小的影像;奥玛和儿子站在门口,仰脸向天手搭凉棚极目远眺的形象,仿佛是这个火柴盒旁边的一大一小两只蚂蚁。然后这个屏幕仿佛有几秒钟的晃动,这是战斧导弹击中目标后爆炸引起地面的剧烈震动,造成了卫星信号暂时的聚焦不准确。等到画面重新稳定下来,火柴盒和蠕动的蚂蚁都不见了,就象被一把剃刀平整地从地面抹掉了。

地面上天崩地裂,鬼哭狼嚎,残肢横飞,生离死别的一切,投射在这个大屏幕上,仅仅是几个光电信号的闪烁和跳耀,仅此而已。

大局已定,坐在大屏幕前凝神观看的中央指挥部幕僚人员,纷纷站起来握手拥抱,击节叫好。他们虽然不知道被击毙者的准确身份和姓名,但是根据缴获的最新情报,这绝对是塔立班残余势力的一位重量级人物。这些人猜得不错,奥玛之死,对塔立班造成了沉重打击,他们甚至把他的死讯匿藏了长达两年之久。即使是最后于2015年公布于众,也说奥玛是由于“肺结核”病发身亡。

从技术细节来看,本次行动也堪称经典。从美军突袭一个基地组织据点,到战斗结束击毙敌人,再到战俘手机电脑的缴获和内部数据的获取,情报的提炼和分析,到最后的二次打击的果断实施,通共只有几个小时的时间。奥玛临死前发出的“怎么会这么快”的绝望惊叹,不是没有道理的。

现在,这套对攻陷目标进行快速情报收集分析并以此迅速组织下一轮打击的“连环炮”情报战法的发明者,三星上将麦克福临(Mike Flynn),也正坐在大屏幕前的第一排,他现在的官衔是国防部情报局长(DIA),今天特约出席了这次针对塔立班头目的联合打击。目睹自己亲手设计研发的战法在实战中万马军中取上将首级,福临的表情却不似同僚们的喜形于色,相反,他的脸色阴沉,鹰钩鼻上一双深陷的眼窝里是掩盖不住的失望。

福临发明“连环炮”战术的灵感,来源于8年前他率部在伊拉克攻陷一个基地组织的据点。当他的人马冲进去的时候,惊讶地发现基地组织一个中层经理正在台上做幻灯片展示,题目是“一种新型路边炸弹研制进展及其市场前景之预测”,台下的恐怖分子做笔记提问题给反馈。当时,基地组织对西方现代企业制度的领悟和模仿能力,以及情报信息的数字化给福临以极大震撼。但是,对电子信息设备的依赖也造成了他们的软肋。从此,在福临的倡导下,美军对重要目标的打击,尽可能采取地面战白刃战,缴获一切诸如电脑手机等电子设施,并象蚂蟥吸血一样,把其中的数据下载储存到军方最为机密庞大的数据库中,从简单的数据表格合并对比,到更高级的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和人工职能分析。

当然,奥玛的被迅速定位,和这些高级手段拉不上关系,这只是基地被俘人员的一句口供和高分辨率地面卫星图像比较的结果。真正的宝库,是奥玛随身不离的那台索尼电脑的大硬盘。可惜的是,这个宝库,连同奥玛本人,和他年仅9岁的儿子,都在一声巨响中化为齑粉了。

不难相见福临心中的遗憾和愤怒。

在整个房间一片欢腾雀跃的气氛中,本次行动的指挥官径直朝福临走来,他仿佛猜到了长官的心理,行了一个军礼,艰难地开口道:“将军”…

“为什么不采用地面进攻”,福临咄咄逼人地打断他。

“邓伏特将军否决了了特种部队的方案,决定采用导弹袭击。总统也认为劳师以袭远,风险太大”。

邓伏特指的是当时的西方驻阿富汗联军司令Joseph F. Dunford,但是福临对这位将领毫无尊敬,在他看来,这位司令简直就是奥巴马的应声虫,毫无独立指挥的决断。他最崇敬的将领,是3年前在阿富汗战场与自己密切合作的斯坦利莫克里斯托将军(Stanley McChrystal),可惜,这位天才的统帅,因为在司令部对副总统拜登出言不逊,被滚石杂志给抖搂了出来,影响太负面,就被奥巴马总统给逼退了。

“奥巴马”, 福临恶狠狠地呢喃道,仿佛要这个名字嚼成一片一片给吞下去。他一度十分赞赏奥巴马毅然下令运用特种部队奇袭本拉登的勇气和决断。但是,进入第二任期以来,这位总统的胆子好像越来越小了。福临认定,奥巴马在精心给公众营造一个“基地组织已被击败”的印象,任何不利于这个攻关目的的,比如孤单深入不毛奇袭匪首这样高风险易伤亡的任务,都很难得到批准。

在这个时候秘书端着一部轻型笔记本电脑朝福临走了过来,请他最后过目从基地组织训练营情报汇总的分发清单,福临一个一个看过去,有的资料是给国防部的,有的要抄送外交部,有的给国土安全部门…

在给外国政府共享的数据库里,福临看到一个发送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部的,里面都是中国籍维吾尔族人从新疆偷渡到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并在基地组织训练营受训的疆独人士。从2001年的911之后,中美之间象这样的情报共享项目已成惯例,到现在已经是第十个年头了。

不知为什么,福临忽然心有所感,按下了删除DEL键。

2014年8月,56岁正值盛年的福临将军忽然接到上峰指示:你该退休了。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cng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