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岁月(十三)护城河畔 观冬夏冰事(上)(含多图)
上世纪30、40年代(大约后来一段时间也一样),我小的时候,
到了夏季,向各单位、饭馆、商店和居民家庭售冰,
图一。老北京内外城墙和城门示意图。
老北京城门,常说是“内九外七皇城四”,皆在图中示出。
图二。内城南垣外、宣武门西护城河裏玩耍的孩子(象来街附近), 1902-1906年。
图三。 內城西南角樓南面、護城河、駝隊、通往城里的铁路和铁路桥。西南 角楼正北远处的建筑,是内城墙西垣与外城西段北垣连接处的碉楼。 1910年前後。
图三中的驮队在干涸的前三门护城河的河床里向西转北行进。不远处是外城墙北垣(内侧),向西可到西便门。很多商业驼队由西便门出城,向西北方向远行。后来,西南角楼在1928年因破损被拆,只剩下四方城台。
图四。內城西南角樓西南面,西段內外城結合部碉樓的近景。河流是从西便門東水關進水口引入內城南護城河的水 [(瑞典)奧斯伍爾德·喜仁龍 Osvald Siren]。1921,
这张护城河水还比较多。河沿的路通向西便门,春节期间,从宣武门 去白云观逛庙会的人们,骑驴的,步行的,便都是沿这条路从西便门出 城,去白云观的。
图五。西段內外城結合部碉樓。此河爲內城護城河,是由西便門東水 關進水口引入內城南護城河的水流 [(瑞典)奧斯伍爾德·喜仁龍 Osvald Siren 1921]。
下面这张航拍图中,纵向是内城西城墙和内城西护城河,右下角是内城西南角楼因破损被拆除(1928年)后剩下的四方城台(在图片右下角)。
从航拍图中,还可以看到横向的外城北城墙、还有西便门东的三孔水关。北段的内城西护城河,过了水关绕过西南角楼后转向东行,便是内城南护城河的西端了。西便门不在图中,它在更西边一些,图左外边了。也可看到,绕西南角楼的那条路,沿外城墙内侧向西经过水关桥,通向西便门,并可由西便门(向北)出城。外城墙比内城墙低、窄了很多。
下面的图七,就是西便门东的三孔水关,和水关上面的压桥。这个水关可控制向内城
图七。西便門東水關 (三孔水關) 內壓橋上的駝隊,遠處可見內外城結合部碉樓 [(瑞典)奧斯伍爾德·喜仁龍 Osvald Siren],1921年。
老北京城墙上,类似这样的“水关”,共有10 处。外城墙设有 3 座水关,内城墙共设 7 座水关。宣武门西的城墙下也有一座。
陶然野佬的文章里讲了, “在北京城牆下部設有水關,爲城市進水、排水通道。內城 有七座水關:德勝門西 (內城進水口,三孔)、東直門南(排水口,一孔)、朝陽門南(排 水口,一孔)、崇文門東(排水口,一孔)、正陽門東(排水口,一 孔)、正陽門西(排水口,三孔)、宣武門西(排水口,一孔)。外 城設三座水關:西便門東(外城进水口,三孔)、東便門西(外城進 水口,一孔)和東便門東(内城、外城總排水口,三孔)。水關基础 爲三合土夯築,上覆石板、石块,再覆城磚,頂部砌成券頂式或過樑 式。每座水關均設二至三層鐵栅欄,並派士兵看守。”
图八 由西便门出城。西便門箭樓門洞外側(北面)。箭樓門洞內側爲過木方門洞,外側爲三伏三券式拱券門洞,城門爲過木方門洞 [(瑞典)奧斯伍爾德·喜仁龍 Osvald Siren]。1921年。
图九。西便门瓮城、箭楼(北向),外城的北护城河,此处外护城河桥是简单石板 桥。1916年。
图十。西便門甕城外護城河畔,迤西外城北垣及唯一的墩臺(馬面),騎驢向西奔白雲觀九燕节的香客。選自《北支》攝影雜誌,1940年2月號。
(注:文中图片及图片说明,多数取自新浪博主陶然野佬的老北京系列文章。)
(未完待续)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nov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