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将贫弱农业国建成工业国
毛泽东将贫弱农业国建成工业国
新中国的前29年,全国人民在共产党、毛主席的领导下,万众一心建设新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伟大成就,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不断得到改善。二十世纪世界上发生的巨大变化之一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崛起。毛泽东时代在不足三十年的时间里,就从一个贫弱的农业国而迅速发展成为一个能够同世界霸权主义国家抗衡的工业国,并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世界格局,从而为当代中国的振兴赢得了机迂。随着历史的延展,越来越显示出毛泽东时代的意义深远。
新中国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是怎样建立起来的?独立自主的工业化道路是怎样实现的?这是今天的人们不能不了解的。实现工业化向来是共产党领导革命的明确的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自从其建立起就是以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走上历史舞台的。发展生产力、实现工业化向来是共产党的明确的奋斗目标,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但是,对于旧中国那样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来说,实现工业化只能是天方夜谭。正如毛泽东所说:“就整个来说,没有一个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的中国,不可能发展工业。”(《毛泽东选集》竖排版第三卷第1080页)。因此,真正地发展工业必须以革命为前提。“革命就是解放生产力,革命就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多次提出:中国革命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的近代化而斗争。”(同上书第1082页。)“中国人民及其政府必须采取切实的步骤,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同上书第1081页。)
中国共产党以28年的时间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义革命的胜利,彻底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自主和统一,从而为实现工业化扫清了道路。1949年3月在革命胜利前夕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报告指出:“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并提出了“建立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的目标。(同上书第四卷第1438页。)
在新中国刚刚建立时,经济上的凋敝、贫困,生产力的落后,是没有经过那个年代的人很难想象的:农业生产主要靠的是人力(肩挑手抬)和少量的畜力。江河水患频发, 旱、涝、蝗灾害每年不断, 农业产量极低,农民完全是“靠天吃饭”。在旧中国,农民吃糠咽菜和逃荒要饭、卖儿鬻女的现象相当普遍。
工业基础更加薄弱。由于长期的封建制度的束缚、帝国主义的侵略、国内军阀混战,国家不独立、不统一等原因,旧中国工业发展极其缓慢。除了东部和内陆中心城市有一点钢铁、煤矿、纺织、机械制造业外, 大部分地区基本上是空白。解放前国内使用的许多工业品都是外国制造。那时有许多商品都带“洋”字:“洋车”、“洋面”、“洋布”、“洋火”、“洋烟”、“洋油”、“洋糖”、“洋钉”、“洋鞋”、“洋袜”等等,就是一个明证。尤其是在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之后,由于日寇的掠夺、破坏,加上民国政府的腐败以及国内战争的影响等,中国工业生产又大幅度下降。到1949年,工业总产值与历史最高水平相比减少了一半,重工业减少70% 。现代工业产值只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7% 。钢产量只有15.8万吨,煤只有3243万吨,原油只有12万吨,发电设备容量和发电量分别是185万千瓦和43亿千瓦时。国民党政府从大陆逃走时带走了几乎全部金融资产、金银储备,使大陆经济出现真正的“一穷二白”的状况。建国初,工业基础比当时最小的工业国家比利时还小,人均工业产量不及比利时的十五分之一。
面对当时的经济困难和混乱局面,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大力开展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斗争,兴利除弊,只用了三年时间就迅速实现了形势好转。全国各大城市的通货膨胀、工厂停产、工人失业、治安混乱等严重局面很快得到整治。全国铁路、航运、邮政开通。社会秩序安定。旧中国遍布各地的乞丐、盗匪、娼妓、黑社会、无业流民等很快绝迹,人人都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城乡消除了失业现象。
在恢复经济、整治秩序的基础上,毛泽东和党中央正确、及时地把实现工业化的历史任务提到中心日程,着手部署和规划国家工业化建设的蓝图。这主要体现在1952年“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和1953年国家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内容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简称“一化三改”。)其主体就是迅速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冶金、燃料、动力、机器制造、化学工业等。计划五年内国家投资总额766.4亿元(折合黄金7亿多两),其中58.2%用于工业基本建设,新建一批规模巨大、技术先进的新工业部门,并要用现代先进技术扩大和改造原有的工业部门。一方面要合理地利用和改建东北、上海和其他沿海地区城市已有的工业基础,另一方面要开始在内地建设一批新的工业基地,以求大大提高我国工业生产的能力,并逐步改善不合理的生产力布局。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注意统筹兼顾、平衡协调发展,相应地发展农业、交通运输业、轻工业、邮电业和商业以及文化教育事业等。
毛泽东在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开幕词中宣布:“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国家。”(《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133页。)
在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目标的指引下,全党全国人民精神鼓舞,迅速掀起了一个为实现工业化而奋斗的高潮,各行各业都勇跃地参加和支援国家工业建设。新中国工业化的航船就这样启程了!
中国工业化的道路并不是平坦顺利的。在怎样实现工业化的问题上,一开始党内就出现了两种不同的主张。
以刘少奇邓小平“巩固新民主主义秩序”的理论为代表,主张工业化和机械化直接在当时的个体农业和私有工商业的基础上进行,即“先机械化再合作化”。实际上就是先实行一段资本主义、走一段剥削路程,让少数人先富起来,待将来工业化和农业机械化实现之后,再进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也就是说离开当时生产关系的变革孤立地进行工业化和机械化建设。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则坚持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报告的方针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要求,主张工业化要与农业集体化、手工业和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即“一化三改”必须同时进行的方针。反对搁置生产关系方面的变革孤立地进行工业化和机械化建设。
毛泽东在批判先工业化、机械化再合作化的观点时, 深刻阐明了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之间的紧密关系。指出: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不可能建立在个体农业和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的农业改造这两件事,决不可以分割起来和互相孤立起来去看,决不可以只强调一个方面,减弱另一个方面。”“在我国的条件下,则必须先有合作化,然后才能使用大机器。”“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不能离开农业合作化而孤立地进行的。”(《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181、182页。)按照毛泽东的论述,只有在农村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实现农业合作化,走集体化大农业道路,才能消除两极分化,即“在农村消灭富农制度和个体经济制度,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起来。”才能在新的统一的公有制基础上巩固工农联盟;才能将分散落后的小农生产集中起来,增强其抗御自然灾害和农业风险的能力,才能进一步实行机械化生产和对农业进行技术改造,迅速提高农业生产力;在此基础上,才能对工业化进行有力的支援。工业生产所需要的商品粮和原料才能得到充分地提供;而工业所生产的拖拉机及其他农业机械、现代运输工具、化肥、燃油和电力等产品才能得到更多的使用、与农产品相交换,更好地满足农民和国家两方面的发展需要,并进而为工业化积累大量资金等。这些矛盾如果在个体分散的小农经济基础上都是不能解决的。(《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181—、187页。)
世界工业史说明:工业化并不是单纯生产力、工业和技术发展的过程,它从来是以生产关系的变革为前提的。工业化只能与其具有统一所有制关系的规模农业相适应。企图在分散的个体农业基础上实现工业化只能是一种幻想。即使历史上欧美国家的工业化也是首先在对个体农业进行资本主义改造、对广大农民进行剥夺这一基础上实现的。要知道,个体农业是一种极不稳定的经济形态,两极分化、土地兼并是它的自发趋势。大批农民和小生产者破产、从中分离出大量自由劳动力,这正是资本主义实现工业化的前提条件。因此说,如果共产党对农业不搞社会主义改造,那么在当时己经抬头的城乡资本主义势力也必然对农业进行改造,发生土地买卖和兼并现象,最终导致农村经济被少数先富起来的富裕大户控制、并与贫民发生尖锐对立的局面。在共产党领导人民翻身做主人的中国,决不能重蹈资本主义那种以剥夺农民的方式来实现工业化的老路,而必须开辟新的历史: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集体化道路,发展规模农业和“农村工业”,从而在一种新的工农关系中进行国家工业化建设。
毛泽东关于工业化道路的理论,坚持了生产力发展必须与生产关系变革相统一的观点,及时地制止了当时城乡己经出现的资本主义倾向和两极分化现象,正确地解决了当时存在的工业化与个体农业和私人工商业之间、工农之间以及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为中国工业化发展指明了正确的道路。这条路线,很快就由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积极参加合作社、迅速出现合作化高潮、广大工商业主和资本家敲锣打鼓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生动局面所证明是顺应民心和历史潮流的。一场深刻广泛的社会大变革不仅没有造成社会动乱、生产停滞,而且以1956年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和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提前完成的事实作出了最积极、正确的总结!
毛泽东的工业化道路其实质就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坚持独立自主、艰苦奋斗、共同富裕的方针,在计划经济指导下正确处理工业与农业以及工业内部的关系,实现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强国之路。
改革开放以后,有人重提:“如果没有农业合作化,中国经济早就发展起来,人民生活早就富裕了。”这完全是一种对历史的无知。如果没有农业合作化,中国仍处于分散的个体农业的汪洋大海中,就不可能实现工业化,何以谈得上经济发展、生活富裕?如果没有农业集体化,就不会有五、六十年代的大规模的水利化建设,也不会有六、七十年代的改土造田、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运动,那就不要说农业实现水利化、机械化,连每年必至的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也制止不住,哪有农业上的发展?如果没有农业集体化,也许有少数人早就富起来,必然很快出现两极分化现象,那样城乡经济必将被大大小小的私人业主和资本家控制,在那种情况下国家如何调动大量资源支持工业化建设?如何解决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大量粮食、原料、劳动力及其产品销售等诸多问题?国家的一些大型石油、钢铁、能源、机械制造业以及现代工业基地怎能迅速建立起来?联想到八十年代的“包产到户”,很多农村连己经建起的水利设施、农业机械等都废弃了,一些自然灾害重新肆虐,并且导至城市工业生产普遍不景气。这又怎能相信在当时一家一户分散的小农经济条件下能够实现工业化、机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