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说出你的愤怒
金秋十月的一个周五,在距离西雅图大约五十公里的马里斯维皮尔恰克高中(Marysville Pilchuck High School),学生们正在餐厅里享用午餐,大厅内弥漫着周末将临的轻松气氛。谁也没有嗅出一丝危险的气息。一位十五岁的少年走进餐厅,突然从背包里取出手枪,对准其中一桌的五位学生连连射击,然后饮弹自亡。
又一桩震惊全美的校园惨案就这样发生了,事至今日,五名中弹的学生中四名相继死亡。令人唏嘘不已的是,五名受害者都是少年凶手的好友,凶手特地事先发短信邀请他们来餐厅吃饭。还叫人费解的是,凶手竟然是一位在校园中很受欢迎的橄榄球队队员,不久前还被选为返校舞会王子(Homecoming Prince)。以往的校园枪手都是校园中的弱者或是孤独之人,被同辈排挤、嘲笑、欺负,因而心生愤怒,愤怒转成仇恨,于是举枪射出复仇的子弹。
头戴王子光环的少年为何杀人?有人说他最近失恋了,有人说他不久前因一个同学的种族言论而卷入过肢体冲突。人们也许永远也找不到动机的答案,然而可以肯定的是,这位少年凶手和以往的凶手一样,心中有愤怒,是愤怒叫他们丧失了理智。
无论是强者还是弱者,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在荷尔蒙的作用下多多少少都会感受情绪的波浪。作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快乐,也许有意无意之中传达了这样的信息:愤怒的感受是不对的,可是现实生活中总有叫人“怒发冲冠”的时候。问题不在于愤怒,而在于如何处理它。不要说孩子,许多成年人都不知如何正确对待心中的怒火。多少夫妻的不和,朋友的反目,犯罪的发生,岂不都是不当泄怒的结果。
那么我们该如何教导孩子:愤怒的时候怎么办?
美国心理学家罗斯•康贝医生在《如何真正爱你十几岁的孩子》一书中,形象地用“愤怒的梯子”来说明人们泄怒的不同层次,以帮助父母们教导孩子。
最底层是消极性的攻击行为,即用抗拒、破坏性的行为来发泄心中的愤怒,并且激怒他人。比如有的孩子用糟糕的学习成绩来表示对父母的反抗。罗斯医生发现,许多成绩不好的孩子,是因为他们的父母不易亲近,常发脾气,有的还不准孩子表示不悦的情绪,这些孩子就有意识或是潜意识地不听话,叫父母无可奈何或是气恼。有的孩子表面乖乖不出声,积压心底的怒气却转化成生理上的毛病,比如头痛,胃溃疡等等,更有甚者自杀、枪杀他人。孩子压抑情绪而产生的这种消极性的攻击行为实在是最有害的。
稍好一点的泄怒方式是失去自制的行为,只是破坏财物,比如许多人都有气得摔盘子摔碗的经历。表现虽然粗暴,但比起消极性的攻击行为容易对付和纠正。
比较好的泄怒方式是在自制的情况下发一顿脾气。比如粗言粗语,对当事人和周围的人兴师问罪。虽然这也不是成熟的表现,但不破坏财物也不使用暴力。
再好一些的方式是强烈地表示不满,很可能大喊大叫,但只是针对事情本身和当事人。
最佳方式则是在心平气和、理性的情况下,与当事人讨论,相互了解,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当然,若是当事人惹不起,则需要向可信赖的长者寻求帮助。能达到这样成熟的高度,包括成年人在内都不容易。
孩子的自制力没有与生俱来的,不要指望他会“一步登天”,自己就能爬上那最高一层。每一次孩子生气的时候都是机会教育的时候,不要压抑他的怒气,更不要训斥,而是鼓励孩子用语言来表达:“孩子,说出你的愤怒。”引导孩子一步一步地爬上成熟的阶梯,无疑是我们父母当尽的责任。
(发表于《侨报》副刊,2014年11月2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