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1月,话剧《于无声处》在北京工人俱乐部上演,排队买票的市民最长的排了26个小时。
在这部由上海普通工人宗福先业余创作的话剧里,主人公第一次站在舞台上,勇敢地对“文革”说“不”,不啻于窒闷空气中炸响的惊雷。这部话剧演出后不久,举世瞩目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时隔多年,当年的业余作者宗福先已经成为国内著名编剧。他却对北京晨报记者表示,《于无声处》的成功不属于他个人,而是属于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事情很简单,如果我这个剧本不是写于1978年,或者再早一点,这个戏的命运会如何?”
宗福先这个设问发人深省,是啊,时间前置几年,怎么会容许如此大胆地说“不”。
冬日里的热流
1978年11月,北京,天气已经很冷。坐在北京工人俱乐部里的青工小李紧张又兴奋。他将要观看的话剧《于无声处》要为“四五运动”鸣不平!
“四五运动”发生在1976年4月5日。数以百万计的北京市民自发聚集于天安门广场,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献花篮、送花圈、贴传单、作诗词,悼念周恩来,拥护邓小平,声讨“四人帮”。第二天,这一事件被错误地认定为“反革命事件”,一些参与运动的群众被逮捕。
《于无声处》的故事,就从1976年那个闷热的夏天讲起。一个被“四人帮”通缉的逃犯、“天安门事件”的英雄欧阳平来到了上海。他和母亲、遭受“四人帮”残酷迫害的老干部梅林一起,来到老战友何是非家。何是非在“文革”中曾诬陷梅林为叛徒。当何是非得知欧阳平因收集“天安门诗抄”而成为被追捕的反革命分子后,再一次成为告密者……最终,善良的人们选择支持正义。而“四人帮”的追随者何是非却众叛亲离。
如今,当年的青工小李已经成了退休工人老李。他说,“四五运动”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已成为一个陌生的词汇,可对当初的自己来说,那就像是刚刚发生在眼前不久的重大事件。
老李说,看过话剧后,他感到一股热流在身体内涌动,有一种莫名的激动。舞台上的演员喊出了所有人都想说的话,唤醒了人们心底的真情。
老李的紧张和激动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他说,观看话剧时,身边还坐着一位姑娘。话剧结束后,他勇敢地牵起了姑娘的手。“‘四人帮’都倒台了,谈恋爱还不敢光明正大么?”老李说,现在的年轻人也许难以相信,“文革”十年浩劫之中,在街上和恋人牵手都很“危险”,可能会被告发行为不端。“人们被压抑得太久了。”
广场上来的陌生人
1976年,宗福先也是亿万内心被严重压抑的青年之一。他是一个最底层的工人,身体不好,还在生产一线从事重体力劳动。他的父亲“文革”中因一顶“派遣特务嫌疑”的帽子被批斗、隔离审查、监督劳动。他的母亲是一位退休中学教师,每天战战兢兢地过活。
1976年4月6日,宗福先在上海北站对面的一个小旅馆里,见到了一位刚刚从北京天安门广场下来的陌生朋友。当时他们都还不知道天安门广场的悼念活动已被制止并定性。这位朋友详详细细地告诉宗福先,天安门广场上每天都有几十万人悼念周总理,讨伐“四人帮”!听他讲得如此热血沸腾,宗福先兴奋无比,他想:原来恨“四人帮”的人不是我一个啊!真有一种找到了队伍的感觉!
但是,第二天晚上七点,电台里传来消息,天安门事件被认定为“反革命事件”。宗福先感觉被兜头浇了一盆冰水。
熬过了一个闷热无比的夏天之后,1976年10月,宗福先陪母亲去爬黄山,山中隔绝六天,音讯全无。出山时车子一个拐弯,陡然只见对面山上挂着大字标语:“打倒江青、张春桥、王洪文、姚文元!”宗福先一阵心潮澎湃,当天连夜坐车回到上海。第二天,他走到人民广场和外滩看大字报,此时街头人群涌动,每一个上海人脸上都洋溢着由衷的笑容。宗福先的脑海里立即跳出一句话:人民不会永远沉默!
从那一天起,宗福先就决心要写一个剧本。他已经在上海工人文化宫业余小戏创作班学习了三年戏剧创作。在这个剧本里,他要写一句话:人民不会永远沉默;要写一件事:伟大的“四五天安门事件”;要写一个人:一个陌生的朋友,一个在1976年夏天来到上海的天安门广场上的英雄!
经过一年多的酝酿,1978年5月,宗福先大病初愈,病休在家,用三个星期的时间,一口气写完了剧本初稿。“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剧名来自鲁迅先生的诗词,也反映了宗福先写作时的心情。但他还没有想到,自己创作的这部话剧,会真如一声惊雷,响彻中华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