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中国行(5):梦里水乡梦一场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韦庄朗朗上口的诗句勾勒出江南水乡的清澈碧水和惬意的恬淡生活。这如画的风景和淡雅的情调让无数人的脚步在梦里延展。在梦里的水乡,有小桥流水的轻快,有随风裁剪的翠柳,有九曲回肠的小路,有铺满青石的古巷。有“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的雀跃,也有“芳草连空阔,残照满。佳人无消息,断云远”的惆怅。
江南水乡缓缓流淌的潺潺溪流,守候千年的古朴堤桥,涉水而去的乌蓬小船,还有文人墨客的唯美诗篇,都促使我去追寻、去感触那久藏于心的梦境。“春天的黄昏,请你陪我到梦中的水乡”,梦中的水乡相思长。那梦境里的江南水乡,在乌镇,在周庄,也在同里。
同里
同里
同里
被称为东方威尼斯的乌镇,地处江浙沪的“金三角”之地,京杭大运河依镇而过,纵横交错的河流织出一片水网,以河成街,街桥相连,依河筑屋,水镇一体。这绝佳的地理位置不仅让其成为著名的鱼米之乡和丝绸之府,也让它的美名传遍天下。高高的屋檐,幽幽的古巷,长长的青石路,瘦瘦的乌蓬船,秀出了江南的神,秀出了水乡的韵。
这酽酽的江南水乡味道,是在梦里,是在水清人静的乌镇里。可今天的乌镇,到处是熙熙攘攘的游人,到处是导游的高音喇叭,破碎了我“为一朵花低眉,为一片云驻足,为一滴雨落泪,为一个人守候”的江南水乡梦。
吟着《雨巷》,在有着“中国第一水乡”之誉的周庄去寻找“撑着油纸伞,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 梦里的周庄,风景如画。清澈的小河蜿蜒在水乡之中,小桥跃然其上。小桥或曲或直,古朴中带着风韵。桥下千年不歇的河水,静静流过我的心田。河边垂柳轻拂,浮进我柔软的心底。黑瓦白墙的建筑,沧桑百年却风姿依旧。窄巷里孩子的清脆笑声如挂在檐角的风铃,回荡在耳畔。而那丁香般的姑娘,留下背影让我遐想。四面环水的周庄,故事绵长,那玉箫竹笛,吹出了水乡的婉约悠扬。这醉了我心房的水乡梦,也被过度开发的旅游业击碎。
乌镇
周庄
那梦里“水是眼波横”的同里,也跟梦里的乌镇和周庄一样,是柔柔的风情绝唱。它是情人,也是知己。
被五湖环抱的同里,像一朵睡莲,是“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的江南六大著名水乡之一。“川”字形的15条小河把它分隔成7个小岛,而49座古桥又把小岛连成一个“家”。在这座被深藏在时光中的水乡里,我可以从容地过着木心笔下《从前慢》的生活。“从前的日子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春秋的水、唐宋的镇、明清的建筑,还有现代的人;蜿蜒的河道、河中的小船、斑驳的石板路,还有怀旧的麦芽糖,这些都在梦里,在同里静逸的古巷上漫卷开来,丝丝缕缕,浸透心间。
同里
同里
同里
在《从前慢》的歌声里,我轻嗅清纯的空气,去水乡内的世界文化遗产退思园寻觅“青苔上的时光,被木窗棂镂空的时光,鞋蹑手蹑脚的时光,莲藕和白鱼的时光”。那是岁月流过的沧桑,那是逝去的慢时光。
建于清朝光绪年间的退思园同拙政园一样,都是官场不得意的文人在解职回乡后建造的私家园林,意为“进思尽忠,退思补过”。面积只是拙政园九分之一的退思园虽然小巧玲珑,但苏州园林的各种元素一样也不少,亭台楼阁、廊坊桥榭、厅堂房轩一应俱全。以池为中心的假山和亭台,用的是移步换景,让你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去,都是一幅绝美的画卷。这画卷,尽显园林的神韵与诗意,清新与雅致,也尽显主人的品味。
退思园
退思园
退思园
与其它园林不同的是,该园一改其它园林纵向的结构,以自身东西狭长的特点,因地制宜,独辟蹊径,整体横向布局,一气呵成。园内水环河绕,诸建筑多贴水而建,犹如浮在水面上,水中倒影,上下辉映,仿佛一幅小巧的山水画卷在你面前徐徐展开。园主以诗文造园,春景的“坐春望月”,夏景的“菰雨生凉”,秋景的“天香秋满”,冬景的“岁寒三友”,都让它充满诗情画意,堪称江南古典园林的佳作。这园里,还有无价艺术瑰宝的“三株、三绝和三珍”。“三株”是三棵几百年的古老罗汉松、银杏树和玉兰树;“三绝”是“桥”、“揽胜阁”和“菰雨生凉”;“三珍”是“退思草堂”内的《归去来辞》碑拓,“九曲回廊”中的石鼓文及“老人峰”顶端的“灵璧石”。独特的造园风格和独特的内涵不仅让退思园成为江南古镇中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也让纽约以它为蓝本,在一个公园内建造了一座小小的江南庭园,取名退思园。
梦里的水乡离不开波光粼粼的水,也离不开姿态各异的桥。那水,那桥,缤纷了梦的色彩,就像威尼斯的水和桥,可以抚平心灵的悸动,可以涤洗眼睛的阴霾。
同里
同里
同里
同里
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同里,东西走河,南北架桥,以河道为骨架,依水成街,傍水成园,巧妙而自然地把河、桥、街、路、宅、园融为一体。优越的自然条件,让它曾是吴地最富庶的地方,故名”富土“。而家家临水,户户通舟的居住环境,不但让它有着“民居多古朴,住宅尽清幽”的意境,而且让船桨可以漾起水波,在船上挂着花灯,唱着江南小调,划过小桥,去寻找自己的知心爱人。
同里的水多,当然桥也多。49座古桥因所建的时代不同,寓意也迥然。宋代的思本桥,意为万事民为本;明代的东溪桥,记录了文人雅士的读书之风,并以桥联为证:“一泓月色含规影,两岸书声接榜歌”;乌金桥为迎接太平军修建,是当年苏州到同里的必经之路。而古镇最有名的桥当数建于清代的“三足鼎立”的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这些被称作“桥中之宝”的桥光听名字就知道必有深深的民俗寓意。“走过太平桥,一年四季身体好;走过吉利桥,生意兴隆步步高;走过长庆桥,青春长驻永不老”。这可以给人带来吉庆和好运的三座桥让同里人无论是在婚娶满月,还是在生日贺寿的时候,都一定要走这三座桥。
同里的桥
同里的桥
我在梦里,穿过各式小桥,走入幽深的古巷,在深宅大院中去寻觅著名园林学家陈从周教授所说的“古代建筑的博物馆”。20多处保存完整的明清建筑就散布在同里的曲折池岸和葱郁花木里。这里藏有闻名于世的砖雕和木雕,多以戏剧故事、花卉为题材,可以看到全套《西厢记》的故事,丰富多样。在这些人杰地灵的深宅大院里,还走出了无数状元、进士和举人,也在光绪年间创办过女子学校,开启了女子教育的先河。如此的底蕴,难怪被人盛赞为是“古镇居民的现实生活与历史建筑的完美融合”。
这完美的融合,让梦里染上水墨的同里像是浸在陈年老酒里的水乡,以自然之名留存着千年的故事。这故事,让它成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我期待叩开历史的窗,在不经意间顾盼回眸,不早不晚与它相遇,去一赏那无声的诗,去一睹那立体的画。可是,今日依水而生,人傍水而居的同里,却跟乌镇和周庄一样,沸沸腾腾,满目都是各地的游人,满耳都是各地的口音。明清古街上热闹非凡,鳞次栉比的各类商家扯着嗓门兜售自己的商品,让本该是古意盎然的街道充斥着浓浓的现代商业味道。这味道,让我梦里的丝雨织长,细碎的蓝印花布裳,还有袅袅的苦茶香,都随着同里的浑浊河水和吵吵嚷嚷飘飘荡。我的眼里装满忧伤,那梦里思忆长的水乡,就像梦里与之缠绵的他一样,都是镜花水月梦一场。
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