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国度:瑞典(3)-简朴的皇宫
流动的海水是斯德哥尔摩的动脉。蜿蜒的水道连接着各个岛屿,也托起了整座城市。我们在历史的河道中穿行,品味着这座水上之都的流光溢彩。游船驶入运河,也驶入波罗的海;游船驶过桥梁,也驶过博物馆;游船驶过游乐场,也驶过现代化的住房和街道;游船驶过斯德哥尔摩美妙的天际线,驶过无数历史建筑,也驶过比英国白金汉宫还大的瑞典皇宫(Kungliga Slottet)。
瑞典皇宫
瑞典皇宫
始于13世纪的瑞典皇宫,最早是一个军事要塞。因为当时的国王统辖瑞典、挪威和斯科纳三个王国,故用“三个王冠”来命名。
在欧洲,我们参观过太多的皇宫。瑞典的皇宫没有欧洲皇宫的祖师爷-法国凡尔赛宫的金碧辉煌,也没有巴黎卢浮宫的精雕细刻;没有奥地利美泉宫的恢弘,没有德国无忧宫的磅礴,也没有西班牙皇宫的淡雅。它有的,是和葡萄牙穆斯林风格的皇宫一样的简约,一样的朴素。若不是珍宝馆里还藏着一些奇珍异宝,我们很难看出,瑞典曾经是一个叱咤欧洲的大帝国。
简朴的皇宫
简朴的皇宫
成就瑞典大帝国的版图,离不开瑞典几位伟大的君王。是他们,为瑞典的不断扩张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瑞典的王公贵族差不多被屠杀殆尽的斯德哥尔摩惨案中,幸免于难的古斯塔夫·瓦萨(Gustav Vasa)被选为了瑞典国王,由他创建的瓦萨王朝开辟了瑞典崛起的新纪元。他废除了教皇对瑞典教会的掌控,并引入了新教。宗教上的改宗让瑞典脱胎换骨,瓦萨把以前由教皇干预的瑞典政权牢牢抓在自己手中,也不再依附汉萨同盟,而是凭借自己的优势发展自己国家的商业,建立欧洲最古老的皇家歌剧院。他统治的瑞典是瑞典历史上最威权的时期。今天,瑞典历史博物馆的大厅正中安放着巨大的瓦萨雕塑;存放着一艘17世纪巨大木质战舰的博物馆也以他的名字命名,那是瑞典最受欢迎的博物馆。天主教堂内,500年前被瓦萨没收的大钟铸币似乎在提醒人们,欺凌与辉煌,就像这硬币的两面。
瑞典的帝国版图
如果瓦萨国王为瑞典的帝国版图开了一扇门,那他的孙子-古斯塔夫·阿道夫(Gustav Adolf)国王就让瑞典人看到了大帝国的曙光。这个被瑞典国会唯一封为“大帝”的国王,自上任伊始,就开始引人注目的军事改革,被誉为欧洲近代军事之父。他横扫俄国和波兰,几乎全部占领波罗的海沿岸。更率军参加三十年战争,深入德意志腹地,击败神圣罗马帝国的联军,进逼慕尼黑。这个被誉为“北方的雄狮”阿道夫国王因为卓越的指挥才能,被拿破仑评为跟亚历山大大帝、汉尼拔、凯撒齐名的西方四大名将之一。
不幸在战场上故去的古斯塔夫·阿道夫留下了唯一的女儿,她就是瑞典历史上伟大的女王-克里斯蒂娜女王。她执政期间,瑞典空前强大,不但结束了欧洲30年战争,而且实现了瑞典大帝国之梦。更重要的是,在打败神圣罗马帝国联军后,她力排众议在她22岁芳龄时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条约》。这个条约宣布了欧洲由教皇一统天下的中世纪的结束,欧洲自此进入近代史。此条约的伟大之处不仅仅在于它是欧洲历史的断代点,也在于它由欧洲所有国家一起签订,更在于它奠定了今天所有条约的基础和基本精神。在条约里,第一次提出了民族国家的概念。国家的平等,独立,完整,侵略,主权,国际,战俘,外交,等等划时代的名称,都在此条约中第一次被提及。
克里斯蒂娜女王的宝座
在这个花了三代建筑师60多年心血建筑的皇宫里,依稀仿佛能嗅到克里斯蒂娜女王的气息。她用过的银色王座安安静静地立在那里,似乎在提醒人们这个还在妙龄期的女王做出了多么开天辟地的抉择,为人类的历史进程贡献出了多么伟大的力量。
虽然皇宫的内部简洁质朴,巴洛克风格的外部乍一看也与欧洲的很多皇宫大同小异,但它却有独到之处。圆弧形建筑围起来的圈形成一个广场,整个皇宫有四个立面。面向外庭院的西立面是具有阳刚风格的国王立面,与它相对的东立面是以多条巨大壁柱装置的王后立面,代表民族的南立面上的多个凯旋门式设计深受巴洛克风格影响,对着北桥和古斯塔夫·阿道夫广场的北立面代表所有王室成员,内有国王和王后的房间。今日瑞典的皇宫仅仅是接待外宾和举行盛典之地,而不是瑞典皇室的居住地。皇室的居住地是在离市中心15公里,瑞典第一个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皇后岛宫(Drottningho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