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城八月里的奇遇-喜逢素未谋面的亲人
喜欢看老宅和老宅里的花园,总感觉那里会有好多故事吧?
八月炽热骄阳下的德州,Covid-19感染人数依然高居全美前几名,被封在家里,或不得不上班的人们,心情难免是沉重的。然而上帝每天都在现神迹和大能,让我们心怀感恩和希望。
今天,我要来和大家快乐分享- -文学城八月里的奇遇。前几天通过善良热心的网友西北东南,我在文学城里,意外惊喜地与我素未谋面的家族亲人相逢!
那天晚上,夜已经很深,我却还在床上翻来覆去,不能成眠。似乎心有所念,却又不知为什么?于是干脆起床走出卧室,进了我的电脑小屋。
打开了电脑,上了网后,一反常态地,直接就点进了文学城里我的悄悄话,于是赫然呈现在眼前的是,一行标题“我是袁世庄的外孙女。。”每个字似乎都在闪闪发光,心速加快,喉头发紧,眼泪似乎也忙着要涌出来。。兴奋地举起双臂,要不是夜深人静,真想大喊 一声,二伯伯家的长外孙女终于找到了。。
谁说世上没有心灵感应?此刻,我心里那漫天漂浮的牵挂终于纷纷扬扬。。好似当年老宅里,那些紫红丝绒般的玫瑰花瓣在秋天的细雨里,从那两株高高大大,绿叶茂盛的花树上落下,落下。。花瓣上的雨滴像晶莹的泪珠,滚落在花树下的泥土里。。眼泪顺着我的脸颊静静地流淌下来。。滋润着那满是乡愁的干涸心田。。于是我的心快乐地飞扬歌唱起来,我终于在美国,在文学城里遇见了你们。。
我二伯伯(袁世庄先生,金陵老宅第一代 “Wellesley”学人)的长外孙女乔安,她是我安琦表姐(金陵老宅第二代“Wellesley”学人)的大女儿。乔安和妹妹凯西正是金陵老宅的第三代”Wellesley”学人。
乔安和妹妹凯西与我家姐俩都是在50年代初前后出生的。乔安和凯西在美国出生,取了美国女孩儿的名字。当年这两位一个六岁,一个五岁的小姐妹随着父母从香港罗湖进关回国后,就一直用自己按父辈家族排行的中国名字。而在这篇文里,我就称呼她们的美国名字吧。
我仅仅见过凯西和小弟(安琦表姐的小儿子,在国内出生)各一面。文革后期,他们去苏州探望外婆的途中,在南京下车,先去看林学院的姨妈,再由安琳表姐带他们来老宅玩。但我从来没有见过乔安。乔安6岁回国后,就得了很糟糕的过敏症,尤其是对南方的气候。乔安去苏州看望外婆,学习英文,也没敢在雾重潮湿的南京下过车。
打倒四人帮,文革结束后,70年代末,乔安和凯西先后追随外婆和母亲两代人的脚踪,再次跨过太平洋到“Wellesley”求学。那些年里,我家两姐妹还是一直能从南京的安琳表姐那里,知道些北京安琦表姐家和她仨个孩子的近况。
80年代初,我母亲受美国护理届朋友邀请,只身去波士顿访问学习。母亲临行前,二伯伯家的两位表姐都很热情又细心地早早写信告诉了正在“Wellesley”读书的乔安和凯西,她们外婆的堂妹要来波士顿的消息,并给了我母亲联系乔安姐妹的电话。我母亲当年出国,美方包吃住交通。中方负责来回机票,还有我妈每天的零用钱0.40美分。母亲住在美国好友家。乔安姐妹学习很紧张,还是尽量挤出周末宝贵时间,常开车去接我妈出来吃中餐解馋,带她在波士顿这座文明古城各处参观游玩,尽了地主之谊更是亲人之情。我姐那里,现在应该还保存着妈80年代回国带回家的照片,照片上的我妈和二伯伯家的两位外孙女,乔安和凯西在波士顿的雪地里开心地大笑。
八十年代末,我来到美国,和大多数中国留学生一样,开头打拼就像是不会游泳的人被扔进了大海,只顾着想法怎样活下去,哪还有心思找人啊。后来好不容易喘上口气了,立住了脚,又成天忙忙碌碌,年来岁去也不知忙出了啥名堂。。一直也没有花时间,刻意去询问乔安他们的联系方式。不过吧,我这人就是特别信奉中国的老话儿,尤其是那句“有缘千里来相会”,相信我和安琦表姐家的三个孩子有缘分,定会相遇的。
这十几年里,老一辈先先后后走了,直到去年,南京的安琳表姐93岁高龄也驾鹤西去了,她是上一辈老人里最后一位离世的。。光阴似箭,乔安姐妹来美40多年了,我也来美30多年了,我们这些当年的老三届知青都到了,或已经超过了退休年龄了。。
我退休后,常常沉浸在往事的回忆里,怀念远去的亲人和故土,心里想和在美国的家族亲人联系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在我动笔写《金陵老宅三代“Wellesley”学人》家族故事系列时,内心深处一直在盼望着,是否有可能,安琦表姐家在美国的三个孩子会上文学城来,读到我的回忆。。然而我也知道美国这么大,人们又太忙。。
也许是上帝知道了我的心愿。。几年前,乔安也在文学城开了个博客,文章文笔真诚,生动感人。她还和网友们无私分享,交流过自己怎样培育孩子(她那八岁来美,德才兼备的儿子也像妈妈一样,在哈佛取得博士学位)的经验。不过,她已经好几年不太上文学城了。
乔安是美国名校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教授,这刚过去的学期,她和大多数的美国教授一样在网上教完了课,放假后就宅在家里。虽然一如既往地要忙教学科研,她也重新捡起上文学城读文的老习惯,她主要看看首页上的新闻,也读读论坛和博客精选里感兴趣的文章。
同时,乔安也在等待着疫情稍缓,就可飞往外州去看望自己心爱的孙辈,和儿子一家团聚。等啊等,终于过两天她就要起飞了。这天,她整理好出城的行装后,休息的时候打开了文学城。。
乔安眼睛的余光瞬间扫过一个标题《100年前,9岁女孩杨绛的几位女性亲戚已在美国留学》
她心里好奇100多年前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于是就在网友西北东南(以下简称东南妹妹)这篇博文即将转下城头前一刻,乔安手里的鼠标点了进去。乔安仔细地读着,眼前豁然一亮,万分惊喜见到了自己外婆二十几岁时,1921于“Wellesley”的毕业照。。。
袁世庄先生1921于“Wellesley”的毕业照,网友西北东南提供
东南妹妹与乔安,我是隔代人,她比我们这辈老三届,可年轻多了。当年我和乔安上山下乡当知青,乔安在东北一望无际的黑土地上锄垄,我在江南早春的秧田里插秧,那时的东南妹妹大概刚刚或还没有出生呢。东南妹妹是文革后恢复高考,应届高中生考进北京的优秀大学生,对民国,49年前留洋回国的那一辈老知识分子心怀尊敬,对他们的命运和事迹非常感兴趣。多年里,她满腔热情,业余时间里,作了不少细致耐心的搜索工作。在文学城的《几曾回首》论坛里,贡献过不少珍贵的文章,资料。
东南妹妹是在我《金陵老宅三代“Wellesley”学人》博文里留言后,和我相识的,她作为年轻的隔代人对我的理解和鼓励,于我是格外珍惜的。更令我意外惊喜的是她读了我的回忆文章后,还更进一步找到了乔安外婆袁世庄先生于1916年,抵达美国旧金山海关的记录,还有袁世庄先生近100年前的在“Wellesley”毕业照,对于袁世庄先生的亲人真是太太珍贵了。而因此,我终于和素未谋面的乔安,二伯伯的长外孙女,金陵老宅里第三代“Wellesley”学人在文学城中奇遇,喜相逢。。。真是太感谢东南妹妹了!
1916年,中国留学生抵达美国旧金山的海关记录,排在第一行的名字就是二伯伯袁世庄先生。
当时乔安立刻在东南妹妹的博文里留了言,就在东南妹妹来我博客给我报喜的同时,我也看见了乔安给我的悄悄话。乔安还说,她已经告诉了她妹妹和弟弟,他们读了我的回忆文章,都很高兴和激动。第二天的早晨,我和乔安通了话,当听见她的第一声“小溪你好”,真是惊叹血脉传承的神奇!乔安的声音竟然和她的外婆,妈妈,姨妈的声音一模一样。她那清脆悦耳,而又熟悉的次女高音带着我仿佛穿过了那斑驳的似水流年,我又回到了童年,看见,听见老宅里慈祥的二伯伯满面笑容地坐在藤椅上,教我和姐唱我们的第一首英文歌,Roses, roses growing, in my garden are blooming。。
乔安,凯西,还有小弟,你们好!相信你们的外婆也教你们唱过这首歌吧。。?能在文学城里和你们相遇,真是太高兴了!May God bless you and your family.
原创拙文,请勿转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