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什刹海》和我的什刹海
最近播出的电视剧《什刹海》写北京住在什刹海银锭桥附近的一家人。这户庄姓人家祖孙三代,庄老爷子是京城御厨,老伴儿格格出身,夫妻有三儿一女。老二在英国不提,老大父女、老三夫妇儿子、做中医教授的单身女儿都和庄老夫妇住在同一个四合院儿里,三代同堂。故事围绕着经营餐馆,传承传统宫廷菜这样一个主题,揭示了北京和北京三代人21世纪的精神风貌,试图再现什刹海的地域风景,老北京的市井风俗,饮食文化和胡同的风土人情。。。
这部剧带有理想主义色彩,人设乐观,情节轻松,京腔京韵,对话风趣,对一般观众讲是个茶余饭后不错的消遣。然而,什刹海的前海、后海、银锭桥正是我出生长大,生活了20年的地方,剧中的每一处风景都有我童年的记忆,而其中的变化又冲击着我的记忆。受这部剧的代入,我也来跟风什刹海,写写我记忆中那里70年代的风景,风俗,风味,风情。。。
(一)银锭桥畔的风景
《什刹海》电视剧里的另一个景致就是前海的荷花市场。荷花市场是后来的开发的旅游景点,08年奥运会时最热闹,但是前海赏荷却是历史上有据可查的。清代的富察敦崇写过一本《燕京岁时记》,其中记载:“十刹海俗呼河沿,在地安门外迤西,荷花最盛。每至六月,士女云集,然皆在前海之北岸。他处虽有荷花,无人玩赏也。。。。。凡花开时,北岸一带风景最佳:绿柳垂丝,红衣腻粉,花光人面,掩映迷离,直不知人之为人花之为花矣“。
所以荷花现在有,古时有,可是我长大的70年代却没有。现在的荷花市场一带70年代时是游泳场/冰场。小学的时候我们去游泳场上游泳课,一年两次。冰场去的比较多,从我能穿进爸爸小时候的冰鞋开始,冬天的晚上就常跟表哥们去冰场滑冰。那一带改建成荷花市场是90年代以后的事了,原来游泳场/溜冰场的更衣室/租冰鞋处都改成了餐馆酒吧、咖啡厅,河沿儿上有遮阳棚可以坐下吃东西,河上飘着睡莲和游船。
(《什刹海》剧照,前海)
银锭桥是白色的石桥,下雨下雪的时候路面上很滑,常会看到骑车的人摔倒。如果说前海后海好像两条玉带,那银锭桥就是中间的玉扣把前海和后海连了起来。过了桥,前海北沿儿和后海南沿儿之间有一片胡同,我和两个妹妹,爷爷奶奶,父母、还有姑姑一家就住在这片胡同的一个小四合院里,和庄家一样三世同堂。电视剧的庄家也住在这片胡同里,他家的四合院很像我儿时闺蜜小慧家住的院子,那个院子在北官房,庄家菜的饭庄在南官房。
有人说慈禧的娘家曾住在北官房,但无证可查。也有人说所谓“官房”是慈禧当年用“省下的脂粉钱“委派太监在外边盖的民房,意在关心民间疾苦,解决百姓住房困难的问题,好像我们今天说的经济适用房。除了北官房,南官房、附近还有东官房。
六十年代我还小,记事以后一半的时间整托在外上幼儿园,六十年代末才回爷爷奶奶这里上小学。我的小学在大翔凤胡同,我们班的同学都住附近的胡同里,前海北沿儿和北官房两条街上的居多。每天两次上、下学,上学的时候我们在北官房和前井胡同交集的路口集合,我是后海一路的路队长,集合好了排两行喊着口号或唱着歌走,一路行进十来分钟到学校。
七十年代中我们一个小学的都分片儿录取到当地的四十中,个别人转去了附近的北海中学和十三中。这几个学校那时的名声都不怎么样,有道是:“臭北海,烂四十,小偷流氓十三中”。后来十三中成了区重点中学,四十中现在没有了,不知道北海中学还在不在。
从我家去四十中要从胡同穿到前海北沿,然后左拐到现在荷花市场后面的那条街,也就是当年的什刹海体校和郭沫若故居所在地,从那条街走到北海公园后门,学校在北海后门西侧。从我家溜达到学校要20多分钟,也是每天两次,直到高中考上重点中学才离开。
从小学到初中毕业的十年,前海、后海和银锭桥边上的这几条胡同就是我和邻里间的小蜘蛛们生活的网络。春天追逐着柳絮,夏天顶着骄阳,秋天踏着落叶,冬天冒着风雪;冰封河水又解冻,杨柳变绿又变黄,我和胡同里的发小们在河沿儿和那几条胡同间蹦蹦跳跳、穿来穿去,喝着什刹海的风一天天长大。
《什刹海》电视剧中没有着墨于今日小孩子的生活,渲染更多的是那一带的夜生活。在我的记忆里,什刹海的夜特别黑,没有灯红酒绿,河沿儿也没有路灯。胡同里的路灯光线稀疏暗淡,女孩子家晚上是绝对不敢自己出门的,更不要说去什么酒吧,根本没影儿的事儿。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