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到威尼斯鳳凰大劇院看歌劇

到威尼斯鳳凰大劇院看歌劇

博客

六年前第二次去威尼斯时,如愿以偿在城中的凤凰大剧院(Grand Teatro La Fenice) 观看了现代版的歌剧《茶花女》 La Traviata。

歌剧La traviata 由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Giuseppe Verdi 根据法国作家小仲马的原著 La dame aux Camélias 改编成三幕歌剧,于1853年在凤凰歌大剧院首演,尽管首演失败,但经修改后重新上演的 La traviata 不仅获得了成功,还经久不衰火到了现在。 “La Traviata” 直译为“迷途妇人”,中文无论是原著还是歌剧都译成《茶花女》。

两个多世纪以来,凤凰歌剧院一直都走在欧洲歌剧艺术潮流的前沿,歌剧院拥有完美的现代音响设备,剧场音响效果十分好,近些年来歌剧的演出编排不断创新,凤凰歌剧院已成为欧洲新歌剧演出的场所,而《茶花女》则是威尼斯凤凰剧院常年上演的经典剧目。

两款歌剧广告(网络图)出于不同的年代,表现了不同的文艺风格。

意大利是欧洲歌剧的发源地,威尼斯凤凰大剧院Teatro La Fenice,与米兰的Teatro La Scala和那不勒斯的Teatro San Carlo并列誉为欧洲最负盛名的三大歌剧院。始建于于1792年,剧院以凤凰命名,取自希腊神话中的凤凰鸟;命中多舛的它在过去的200多年中曾三次浴火,又屡屡从灰烬中站起来,如希腊神话中的凤凰涅槃重生一般。

19世纪第二场大火后的凤凰歌剧院,威尼斯蓝与金色柔和在一起,相得益彰。如今的凤凰歌剧院,金色和红色成为主调,而保留下来的威尼斯蓝忽隐忽现。

 (网图)

1996年的那场大火后,在意大利国家,联合国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捐款下,凤凰歌剧院历尽了八年的修复,于2003年11月12日重新展翅在观众面前。当凤凰歌剧院的幕布再次拉起时,第一场上演的就是《茶花女》,而十年之后的2014,La Traviata 又以现代版出现在舞台上。

 (网图)

所谓的现代版,据说这是尊重威尔第的精神而创导的,威尔第生前就曾经表示要让《茶花女》表现“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他还希望改编后的《茶花女》能在威尼斯凤凰大剧院举行首演。受19世纪巴黎上演的现代服装戏剧的启发,加拿大歌剧导演Robert Carsen以极其现实主义的手法编导了威尔第的这部作品,在歌剧中,演员们不再穿18世纪的传统服装,而是以现代的服饰出演,让观众感到更近,让戏更具有了现实的意义。

凤凰大剧院旁边有个小酒馆Traverna La Fenice,除歌剧院的演员们常来小酒馆小憩,观众们入场前也常来此约会,我们在那儿与当地的朋友碰头一起入场看戏。

凤凰大剧院本身是一幢18世纪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崇尚古风却朴素明晰的外表看起来并不怎么起眼,但“绝对不要被其外部所误导,它的内部才是真正的杰作”, 当地朋友的话挑起了我们的好奇和兴趣。

 (网图)       

 (网图)

还真是,他讲得一点每错!仅仅是走进剧院大厅的那一刻就足以让人涤虑洗心。

只见戏台三面高大上的五层观戏楼台,金碧辉煌,镶满了油画;阁楼上每间包厢的侧墙喷涂了淡蓝色,上檐垂挂着淡蓝或金黄色的流苏,包厢内的座椅包裹着红丝绒;戏台正对的主包厢的气派更是不可一世,垂吊的大幅红丝绒布帘和墙挂的金色巴洛克镜框,雍容华贵;而大厅的观众席上清一色的红丝绒座椅,让整个剧场显得隆重而高贵。

到凤凰大剧院看歌剧听音乐是桩美事,参观剧院本身也是不可多得的体验。

从四楼中间我们所在的座位望出,可以把剧院瑰丽的天花板看得一清二楚:四面金色的立体的雕塑簇拥着中心的那片蓝,而蓝中有带金的绘画;淡淡的威尼斯蓝是剧院最初的格调,华丽纤巧,往四面张扬霸道的巴洛克金色里揉入了一丝法式洛可可的柔和。

就连接各个包厢的走廊,侧厅和幕间休场咖啡厅的装饰也是同等地精致:金黑色的栏杆围着一盏晶莹剔透的吊灯,淡粉和月白色的墙镶着柔细的金边花纹,轮廓纤细的金色镜框伴着简约贵气带外挂式窗盒的窗帘。 在这儿,盎然细腻的洛可可营造了咖啡厅淡雅华贵的氛围,洛可可之优雅和巴洛克之堂皇富丽结合得相得益彰,每一件装饰都那么地漂亮。然而,如果把这儿的任意一件挪到自家房里去整,就诚惶诚恐了;)当然,如果是一座豪大的城堡或庄园,那就另当别论了 :)因为美是美,配不配也是一个问题。

传统和现代的家居装饰之间,我更喜欢简约明了的现代设计,另外新旧风格混搭也很不错,唉,很遗憾,以前没机会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和事业来做。

没能来得及把剧院的每个角落细细地扫一遍,剧院的灯光已经开始渐渐转暗了,幕布在缓缓地卷起。 。 。

这一晚的歌剧看得很走心。小仲马的话剧《茶花女》以前在文学戏剧课上读过,至今还记得那一堂课,记得戏剧课老师惟妙惟肖的阅读和温文尔雅的讲解。。。

小仲马的原著小说《茶花女》描写的是法国七月王朝时期,一个年轻人与一位巴黎上流社会交际花曲折凄婉的爱情故事。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中叶的巴黎。在一次晚宴上,一个家境丰腴的年轻人Alfredo Germont 遇上了妓女Violeta,两人之间察出了爱情的火花;有众多倾慕者的Violeta 放弃了一切,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了这份真爱。可是,Alfredo 的父亲却不能接受两人的交往,认为这份情感并不适合自己的儿子和家庭,于是背地里劝说Violetta离开他的儿子。 Violetta 为了所爱的人的前程,违心地写下了决裂信与Alfredo分手,但并没有透露其中真正的原因。 Alfredo得知后非常伤心和愤怒,甩手离去,Violetta 从此忧郁病情加重,卧床不起,生活凄凉...... 后来Alfredo 终于从他父亲那得知了真情,再次找到Violetta时,二人相拥而泣,悲喜交加,憧憬着双双离开巴黎;可为时已晚,Violetta已病入膏肓,她最终在所爱男人的怀抱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 。

如今再观赏《茶花女》,关注的更多的是爱情和人性的主题,不再偏向于对某个社会制度的评判;威尔第的三幕歌剧《茶花女》通过音乐表现出人物细腻的内心世界,让人们在观赏中更得到艺术上的享受;随着剧情的起伏,歌声曲调时而高亢欢快、时而优美低缓,娓娓动听的歌声叙述,牵动着整个场剧观众的心。

第一幕中第2景的奢华的宴会场面,Alfredo的“祝酒歌” 引起了Violeta的注意,与之对唱,歌声擦出了爱情的火花,歌曲高昂欢快强烈的感染力展示了男女主人公初次相遇的美好。

第二幕中男主人公的父親來拜訪,勸說女主人公與其子分手,Violeta強忍痛苦,糾結地與Alfredo告別,悲傷地唱出自己對他的愛 《天啊,給我力量吧!》

第三幕是悲凉的结局,Violetta卧床不起,Alfredo满怀愧疚回到她的身边,许诺要带她走,“親愛的,讓我們一起去離開巴黎展 開始新生活,妳將成為我生命之光,光明的未來正微笑著向我們招手。。。”《让我们一起开巴黎! 》的歌声动人心扉。

剧终,全场的观众起立鼓掌,演员们再三谢幕,直到幕布完全降落,掌声还是经久不息。 

 

©2020北欧风轻雨绵AllRightsReserved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北欧风轻雨绵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