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五国十城游回顾之六--巴黎篇
6。流光溢彩的浪漫之都--巴黎
11月11日晚7时, 我们穿过了繁忙拥挤的巴黎郊外公路,赶到了巴黎市第13区一个叫做“罗马广场”的地方。这里是巴黎的唐人街,餐馆和商店林立,价格也便宜,因此旅行社安排我们来这里就餐和购物,然后去旅馆休息。应当说这家旅馆是我们在这次旅行中所住过的条件最差的旅馆,房间很小不说,房间的设备也很陈旧,暖气不可调整,电视仅有法语节目,浴室无纸巾,甚至缺浴巾。唉,不就是住两个晚上嘛,“瞎子当和尚-凑合了”。
(巴黎13区的罗马广场,附近为华人居住区)
第二天早晨,用过了简单的早餐,我们乘旅行大巴沿塞纳河边的大道向市中心开进,路上交通十分拥挤。导游说,巴黎几乎天天都是这样。
(巴黎的早晨)
巴黎的市政建设始于路易十三时期,各届法国国王都十分重视巴黎地区的总体规划与布局,使得大巴黎地区的房屋和道路都修整的十分合理与工整。尤其是罗浮宫到凯旋门一线,香榭丽舍大街两旁,古老的宫殿和高档的楼宇都是成形于二三百年前,至今仍然保养和修缮的十分完好。罗浮宫,协和广场,大小皇宫,荣军院及美术馆等一大批古老的建筑,记录着法国及巴黎的历史与辉煌,连接着过去与现代,成为世界瞩目的浏览圣地。
(协和广场北端)
(晨光中远眺荣军院)
今天上午的游览目的地是凯旋门和埃菲尔铁塔,路过协和广场和荣军院时做了短暂停留,眺望了矗立着四个镀金灯柱的亚历山大桥和停放拿破仑父子棺木的荣军院,亚历山大桥北端西侧不远的一段地下通道,则是英国王妃黛安娜车祸丧生的地方,立有一个镀金的火炬雕塑。
(亚历山大桥头石柱)
(回望亚历山大桥)
当我们到达凯旋门的时候,盼望许久的太阳终于露脸了,和煦的阳光照耀在凯旋门上,给我们上午的游览增添了好运气。上一次来这里参观是二十多年前,许多年过去,凯旋门依然是那样的光彩夺目。敬佩设计和建造这座无与伦比的艺术杰作的老一代巴黎人的同时,也感谢精心保护这座举世无双的建筑珍宝的人们。或许拿破仑建造这座石头门的本意是为了纪念随他征战欧洲各地而阵亡和建立功勋的将士,却不料想打造了一座举世闻名的艺术丰碑。可以说,凡来巴黎的人都会来凯旋门;凡来凯旋门的人一定会在这里留下自己与它的合影。如果到网上搜索,描绘凯旋门的照片可谓数不胜数,幅幅都是精品。即便如此,每个人还是要拍下属于自己的那一张。
(无论从哪个角度欣赏凯旋门,它都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不过大煞风景的是凯旋门周围不像从前那么平静了。如今只要你靠近那里,还没端起相机呢,就会有不明身份的男男女女围上来跟你搭话或者试图向你兜售什么玩意儿,吓得你赶紧离开,免得招惹是非。
二十年前本人曾来过巴黎,即使晚上一个人在这周围拍夜景不觉的不安全。而如今呢,面对汹涌的难民,只能一声叹息了!也许,以后巴黎渴望不可及了!)
时近中午,我们来到了塞纳河畔,登上大型游船,游览沿河的景色。塞纳河发源于巴黎东北部250多公里处的山区,以一位高卢人传说中的女神“塞纳”的名字命名,巴黎老城就是在塞纳河城岛及两岸逐步发展起来的。塞纳河经过巴黎市区的区段都经过了仔细的整修,建有石砌的堤坝和码头,有30多座精美的桥梁横跨河上,许多现代和古老的建筑及名胜古迹排列于两岸,影像倒映在水上,船移换景,美不胜收。
(游船船上的雕塑)
(亚历山大桥中间的雕塑)
(从船上观看亚历山大桥)
船往下行,最吸引人景色莫过于巴黎圣母院,它位于塞纳河中间的船形岛上。高耸的塔尖,黑黝黝的教堂,既高雅又充满神秘,把人们带回到中世纪那个宗教压迫的年代。。。。我们的同龄人第一次知道这所教堂的名字多数是观看了《巴黎圣母院》那部电影,大文豪雨果笔下的波西米亚女郎“爱丝美拉达”和敲钟人“伽西莫多”凄美的命运震撼了每一个人的心。可惜的是游船行的过快,来不及仔细端详它的尊容便进入了船岛的拐角,于是我准备下午自己再找机会返回此地。
船往上行,最壮观的景色就是爱菲尔铁塔了,这座建于二百多年前的铁塔如今仍然是巴黎当今最重要的地标之一。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无一不喜欢来看一眼爱菲尔铁塔,或者登上它的顶端,俯瞰一下号称“万城之冠”的巴黎市容。其实,若从艺术角度看,这座高达324米的铁家伙并没有多少美感,无非就是高大呗。可是,巴黎人从不喜欢建造这样一座塔到爱上这座塔,其原因是这座塔满足了法国人的好奇和虚荣心,它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产物,也可以说是自由法国的一个象征。
离开了游船,我们又乘车来到了铁塔附近,就近欣赏铁塔的雄姿。登塔的方式有两种;一是乘电梯,但需要排长队,二是徒步,但要费气力。为了节省时间,大多数人选择徒步登塔。远看时并没有觉得这塔有多可怕,可真的需要用自己的步去丈量时就体会到它的不一般了。在铁塔的东南角有登顶的楼梯,从地面到中间一层,也数不清转了多少个弯,多少级台阶,反正是默念着“伟大领袖的语录”,一步一喘,转一圈歇一歇,终于登上了铁塔的中层。台阶上有一个标记-“668”,这说明我们迈上了这样多的台阶,这里距地面115米。长长地舒一口气,开始俯瞰巴黎的市容。天气雾蒙蒙的,北面的圣心大教堂,荣军院,西北方向的巴黎新区拉德芳斯,塔附近的塞纳河及河上的游船,道路上的车辆等景物历历在目,一个个好象盆景里的物件,伸手可及似的。
为了巴黎市中心众多的名胜古迹的不被后来的建筑物淹没,历届法国政府都严格限制巴黎市中心区建筑物的高度,以凯旋门的高度50米为限,不允许建造超过七层的楼宇,因此,放眼四周基本没有高楼大厦。但是,周边地区已经出现了一些高层建筑,也许,突破这种限制的时代已经开始了。
(从塔上眺望北部的圣心大教堂和西部的巴黎新区)
离开了塞纳河,我们匆匆赶往下一个参观景点-位于市区南部的凡尔赛宫。这座历史悠久的宫殿建筑群是法国艺术的典范,也是世界五大宫殿之一(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林姆林宫),1979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凡尔塞宫的正门金璧辉煌)
凡尔赛宫始于路易十三,建成于路易十四,至今约有340多年的历史。路易十五,十六,拿破仑都曾在这里生活过很长时间。应该特别说明的是凡尔赛宫采取的东西走向,西面是一个巨大的皇家花园,这与中国的宫廷乃至民间的建筑屋多采取“座北朝南”大不相同。从此以后,欧洲各国的皇室纷纷模仿凡尔赛宫的格式,建成了大大小小的多个“小凡尔赛宫”,比如德国慕尼黑的“水仙宫”和奥地利维也纳的“美泉宫”等等。
凡尔赛宫前面是一个很大的广场,地面全部由黑色的花岗岩石块铺就,周围围以镀金的栏杆和镀金的铁门,真正是金光一片,显的气势宏大,不同凡响。广场外面不远处有一尊路易十四骑在马上的雕象,大概表现的是他当年驰骋疆场的姿态,动感很强。
进了凡尔赛就好象进了迷宫一般,一间间装饰华丽的大厅和房间,让人眼光燎乱的精美肖像,油画,还有各个角落里栩栩如生的雕像,天花板上的油画及巨大的水晶灯等,让人叹息这里究竟搜刮了多少财富和艺术品!由于时间的关系,来不及仔细欣赏它们的精彩之处,更没时间阅读那些展品的说明(想看也看不懂,全是法文的),各个地方都是匆匆一过。
不过,最让人过目难忘的就是镜厅。这座路易十四国王的“镇宫之宝”采用了当时欧洲刚刚开始使用的数面巨大的玻璃镜片装潢而成,配以多个从天花板上垂下的巨大水晶吊灯和镀金雕塑的落地灯,彩色的大理石墙壁,巨幅伦勃朗油画,雕花木地板,显的流光溢彩金碧辉煌。透过数面落地大窗向外望去,王宫西面巨大的园林和人工湖尽收眼底。
(宫内巴洛克装饰的大教堂穹顶)
(普法战争德国战胜法国后,德国的威廉二世曾在这里举行了他的德国皇帝加冕仪式)
出了宫殿的主建筑,就来到了西面的皇家园林。也许是命运的安排,与二十多年前来这里一样,又是一个阴沉沉的天,周围看起来都是灰蒙蒙的。比上次更悲惨的是园林正在修整,许多地方都拦起来,看都看不成了,只好在宫殿前不远的地方转转,拍了一些照片留作纪念。
这是一个典型的法式园林,由精心设计的花圃,整齐化一的绿墙,迷宫般的林间小道,多处喷水池和点缀其间的许多雕塑组成。据说这里的喷水池影响了中国园明园的建造,“大水法”即采用了其中的一些设计元素。
11月13日,参观项目安排的极其紧凑。早晨,我们首先来到了位于塞纳河北岸的“协和广场”参观,这里是法国最著名的广场,曾经见证了法国历史上多个重要的事件,路易十六及夫人就是在这里被法国民众送上了断头台。广场上一南一北有两个大喷泉,据说是罗马圣彼得广场喷泉的仿制品。广场中央矗立着的方尖碑是由埃及总督赠送的,由整块的粉红色花岗石雕成,上面刻满了神秘的古埃及文字,记述了埃及法老的故事。它又象一个巨型日晷上的晷针,以协和广场为盘面,每天随着太阳的东升西落,在广场上投下自己的身影,记录着法国的历史。
接下来就是这次旅行最让人期待的项目—游览罗浮宫博物院,它位于“协和广场”的东面,是欧洲乃至全世界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这里曾是法国皇帝的住处和官邸,从查里大帝到路易十六,经过不断改进和扩充,宫殿规模日趋庞大,收藏了几百年来法国从全世界掠夺来的无数财宝,艺术珍品,世界名画,雕塑,考古发现等。其中,达芬奇的油画“蒙娜丽莎”,“胜利女神”和“维娜斯”雕象堪称罗浮宫的“三件镇馆之宝”。其实,这里收藏品件件都是艺术精品,具有无与伦比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不过,奇怪的是在这里看不到任何一件来自中国的艺术品)。
这些展品分别以“绘画”、“雕塑”、“艺术装饰”及“考古发现”等形式,陈列在罗浮宫四层楼的几十个展区内。按照导游的提示,我们从展馆的“Denon”入口开始,比较快带找到了“维纳斯”,“大卫”,“胜利女神”等著名雕塑,然后又很快找到了著名的“蒙娜丽莎”等油画作品,从而凑全了罗浮宫的三件宝贝。接着,快速观看了古希腊、罗马、土耳其及中东地区的考古发现,石雕及艺术品。在“Richellieu”的入口处附近,还看到了许多精美的庭园式雕像,那造型美的让人不忍离去。在罗浮宫的地下层,集中展示了来自古埃及的木乃伊,考古发现及石雕等。不过,在那里看一眼就行了,气氛有点恐怖!实在难以想象,法国人的那些贪婪的祖先是怎样把这些体积巨大,重达上百吨的笨玩意儿运回法国的。
(胜利女神像)
(维纳斯像)
(受难的大卫)
由于展品数量巨大,要想在几个小时内看完全部展馆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即使“走马观花”地走一遭也不可能,因此只能按照路线图挑选一些最重要的项目匆匆看一下,其他的就只好忍痛放弃了。不过,我们比那些蒙头乱撞的参观者还好得多,至少“三件镇馆之宝”都没错过。途中遇到了几位从大陆来的旅行者,由于跟团走散了,连“维纳斯”还没看到呢,时间就来不及了。还见到有中国大妈人站在“维娜斯”前面,要别人帮她跟“胜利女神”来张合影。唉,来一趟巴黎多不容易呀,怎么搞得这么乱呢?很替她们惋惜!
下面是一组这次摄自罗浮宫的照片,与大家分享一下那次巴黎之行的收获:
从罗浮宫出来已经是中午1点钟了,旅行团下午的计划是去著名的“老佛爷”商业区购物。我们对购物不感兴趣,而是计划利用这段时间返回“巴黎圣母院”去。于是,我们转乘了地铁7号线,到圣母院附近下车,步行走过一座古桥,就来到圣母院的后院。也许是老天眷顾我们再次返回的诚心,太阳又难得地露了露脸,让我们又幸抓拍了几张效果不错的照片。
(巴黎圣母院附近的街头艺人)
圣母院是一座造型独特结构严禁的哥特式教堂,始建于1163年,完工于1345年,历时近200年。这里曾经是巴黎市的中心,其地位和历史价值无与伦比,它是法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建筑之一。
(第一次进入到巴黎圣母院内部,气氛十分庄严,沉重)
由于时代的变迁和多次的改建,即使你再仔细地搜寻,也难以找到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里所描绘的地点和物证了。比如小说中说讲的捆绑敲钟人的那口水井,应该是位于圣母院前面的那个广场上,而如今这个广场空无一物,只是游人聚集的地方。但是相信塔楼上咖西莫多敲打的那口大钟应当还在,因为远远就可以听到那洪亮的钟声。
(这是电影《巴黎圣母院》早年的德文版宣传画)
离开了圣母院,看天色尚早,我们又步行来到了市南区的“卢森堡花园”,这里曾经是法国皇帝的行宫,如今是法国参议院所在地。这里有一个巨大的花园,整齐的林荫大道,盛开的菊花花盆,游人如织,看起来是个休闲散步的好地方。园中间还有一个很大的人工水池,一座淡黄色的古堡在水上透下了倒影,据说那里是法皇昂利四世去世后,皇后居住的地方。
(巴黎卢森堡花园)
从地图上看,这里离安放拿破仑父子灵柩的“荣军院”应该很近了,于是想赶到那里碰碰运气。看来我们太贪心了,欧洲的下午很短,还不到5点种呢,这里的天色就无情地暗下来了。待我们急匆匆地赶到了“荣军院”,那里已经闭馆了。不过,门外守卫的军人还是允许游人进入,我们在灰暗的走廊和庭院里走了一圈,瞎拍了几张大炮和坦克的照片,也算是“到此一游”吧。
(作为法国的英雄, 拿破仑的雕像还在暮色中站立在楼上的门洞里)
(这就是法国一战时发明的“雷诺”坦克。上世纪三十年代东北军阀张学良曾购买了许多,但在九一八事变时一炮未放,全部送给了日本鬼子。)
走出“荣军院”的时候,远方的埃菲尔铁塔已经亮起了灯,比白天看起来更加辉煌壮观。
已经接近六点钟了,我们急忙乘地铁赶到了市中心的歌院附近,在那里与下午购物的其他团员汇合,准备赶回旅馆。下午在歌剧院前面的广场上,曾经遇到了一大批从大陆来的游客,他们穿着统一服装,还挥舞着队旗,一派兴高采烈的样子。最受不了的是他们不顾周围人的感受,大声喧哗的状态。其实前一天在凡尔赛宫的时候就遇到过他们,也是同样的表现。唉,真想上前去提醒他们:朋友们,这里是巴黎,不是我们国内的某个广场,国情不一样的,怎样才能让自己的行为更文明一些呢?
歌剧院周围是著名的购物街,大大小小的商店内灯火通明,挤满了前来热情购物的国内朋友。大街上各色行人熙熙攘攘,好一个歌舞升平的世界。
哪里会想到,待我们从这里离开回到旅馆的一个多小时之后,巴黎市的多个地方就响起了枪声和爆炸声,其中一处离这里并不太远,上百条鲜活的生命灰飞烟灭,此是后话,在此不多叙。
原记于 02/12/2015, 01/17/2019 修改于多伦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