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谈天下(204) 我也谈谈特斯拉
有关特斯拉最近发生的多起事件,尤其是在上海车展中的事件,引起的中国全媒体,从中央政府级别开始的讨伐,最后虽然有很多阴谋论,同时车辆数据发布后,也并没有可以证明特斯拉车的质量问题,但是在中国市场上,特斯拉受到不少的影响,这个就如同当年韩国三星等遇到的遭遇一样。
如果说各路的总结都看过之后,我还有点遗憾,那就是还不够全面,现在已经过去了几乎两周,我也来谈谈特斯拉吧。
1. 产业链建设
这个是2019年中国政府批准特斯拉独资设厂的首要因素,要知道中国在加入WTO后,几乎所有的行业都收到跨国企业的威胁,但是在很多的行业都能够在过去的20年之内,实现进口替代(不一定是全面,但是是大部分飞核心部件),唯独汽车行业,中国尽管自己的企业众多,但是真正有比较大销量和影响力的还是合资品牌,就是说汽车行业不但没有实现进口替代,而且长期缺乏核心技术,那种以市场换技术的打法,在汽车行业不灵了。
2018年左右,中国还在选择电动车,氢能源车,油电混合动力车的方向上犹豫不决,但是2019年中国政府已经决定要集中精力,在电动车方向上全面发力,准备弯道超车,而其中一个重要的决定就是引进特斯拉,通过给特斯拉一个短期的市场利好,而换取中国电动车产业链的全面提升和完善,这个就如果当年的鸿海把苹果手机的供应链带到大陆,才是后来中国国产手机品牌的全面爆发,是同样的道理。
2. 品牌打压
特斯拉既有技术,又有品牌,而且有强大市场影响力,现在利用中国的制造业优势,产量上也有优势,本来以为特斯拉不会放下身段,去和中国的国产电动车品牌竞争中端电动车市场,但是人算不如天算,结果发现特斯拉的狼性远比想象的要厉害,到了中国市场,不断降价,结果是特斯拉的价格居然比国产电动车的新秀还要便宜,这个算是一个意外,也是中国多家电动车厂商不得不对特斯拉下黑手的原因。
3. 强制技术转让
如果大家对于中国高铁,中国核电的发展有所了解,就会知道那个都是中国所谓的“逆向开发”的典范,其实就是美国(包括其它发达国家)经常提到的”强制技术转让“,中国号称是”以技术换市场“,但是那些步骤中都是以合资为前提,现在特斯拉的独资身份,给这种中国特色带来了不少麻烦,但是特斯拉的人才培养对于技术的发散肯定是不会断绝的,现在就是在最后如何把关键技术从特斯拉的虎口中拔出来,还是有一定难度。
现在有个不同的风向,大力拔高LIDAR激光雷达技术,贬低特斯拉的摄像头+普通雷达的技术,可能也是为了从另外一个方向来打压特斯拉,并且可能影响特斯拉的技术转移的未来决策。
4. 星链计划,落地中国
如果说SPACEX的火箭技术,尤其是火箭回收技术是中国大陆觊觎已久的,但是无法得到,最近STARLINK星链计划已经开始在美国多地实际落地,并且效果不错,这个对于中国政府是一个巨大的心病,尽管马斯克一再保证星链计划不会对中国大陆地区开放,但是毕竟中国有巨大的市场和需求(民间希望突破信息高墙的需求),不把特斯拉好好收拾一下,以后如何才能管理好那个科技狂人。
5. 国安警告
国安是一张几乎所有国家政府都最容易打的牌,美国以国安为理由,封杀了一大堆的中国公司,包括华为,中兴等等,也让中国很多企业在美国市场无法立足,特斯拉虽然是中国政府邀请去的,但是用国安这个大帽子来压一压,还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这个也会让特斯拉遇到很多的隐形阻力。
6. 碳中和技术,储能技术Megapack,新能源市场
马斯克的特斯拉,不只是电动车,它的大规模电池储能技术也是非常领先的,Megapack“将成为储能业务的一个主要增长点”,储能部署预计将继续快速扩张。2021年的需求将超过预定的供应,生产将继续增长,以满足“到2023年及以后全球范围内前所未有的需求”。特斯拉的订单“到2023年将以数十亿瓦时的规模迅速增加”,而且在“全球许多地方”,大规模的太阳能+储能模式将比传统的化石燃料发电更具成本效益。随着成本继续下降,现有的发电模式和新化石燃料发电将进一步被取代。这个也是中国最近提出的碳中和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目标.
从Tesla电动车技术和市场,延申到SpaceX,StarLink,Megapack,这个是一个全系列的产业,而且在新能源领域和航天领域都已经形成了闭环,中国可以说是从政府到民间都有取而代之的想法,不过不是一时半会能做到的。
我个人对于特斯拉在中国未来2到8年的看法是
从积极建设,到适度打压,强迫技术转让,最后目标是全面中国国产替代。